初中语文中考记叙文考点及答题技巧
记叙文:
下载链接:https://pan.quark.cn/s/a205dd29df90
考点一 理解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常见题型:
1. 给文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 文章拟题是否合理?说明理由。(文章标题“××”能否改为“××”,请简述理由。)
3. 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4. 结合全文,说说标题的作用(妙处)。
方法点拨
一般来说,标题是对文章内容、主题、描写对象以及作者思想情感等的高度概括与提炼。
1. 拟写文章标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寻找文章线索;②明确主旨和思想感情;③反复研读开头和结尾;④注意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⑤抓住核心人物;⑥抓住核心事物;⑦抓住核心事件;⑧把握作者情感。
【注】:所拟标题要简洁、凝练、概括、鲜明,要能吸引读者注意或触动人心。
2. 判断文章标题是否合理或标题能否替换。这类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与把握能力,因此,答题时可结合所给标题的含义从中心思想、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具体分析。同时还应注意标题的生动性、凝练性和概括性等特点。
3. 理解标题的含义:①联系文章主题;②联系作者或文章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③结合文章内容从标题的表层含义和内在深层含义两方面分析;④从主要人物形象或描写对象的特点等方面分析;⑤从标题本身的特点及其与文章内容的联系入手分析。
4. 标题的作用(妙处):①概括文章所述的中心事件;②交代文章行文线索;③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④吸引读者注意;⑤含蓄隽永,一语双关,具有象征意义。另外还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标题特点及其表达效果等。
考点二 概括文章内容
常见题型
1. 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所讲述的故事。
2. 本文写了××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3. 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4.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点拨:
该考点主要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与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这类题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1. 审清题干要求,即正确理解题意,看清题干是要求概括全文内容,概括某(几)段内容,概括某个特定条件的故事,还是按一定要求(如先后顺序)概括几个故事或情节等。
2. 锁定答题区间。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相应的文段,确定与故事或情节相关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
3. 用逻辑清晰的语言组织答案。注意要联系上下文以及文章主题、人物感情等综合考虑。
针对文章(文段)的不同特点,答题时可灵活运用如下技巧:
1. 故事情节或内容有明显的概括性语言的:
(1)补充拓展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高度概括了文章内容,答题时对照记叙文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补充增添,就可得到文章的主要内容。
(2)摘录中心句段:对于文章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答题时可以直接引用或对其加以补充、整理。
2. 故事情节或内容无明显的概括性语言的:
(1)归纳要素:如果所选文章或文段整体在讲一件事,可以找出文中对应的六要素,用逻辑清晰的语言组织起来即可。
(2)合并段意:对于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可逐段分析出段意,再把主要段落的段意结合起来,即可从中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注:对于写了几件事的文章,要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抓住主要事件来概括。值得提醒的是,有的记叙文所设置的问题之间是有关联的,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其他题干设置或关键问题的答案中得出,答题时注意灵活运用
考点三 分析重点段落作用
常见题型
1. 首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
3. 分析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4. 某段内容似乎和故事内容关系不大,能否去掉?为什么?
方法点拨
该考点主要考查对重点文段内容与文章整体内容之间关系的分析及对结构安排的把握能力。总的来说,常考的重点段落有:首段、尾段、过渡段、环境或景物描写语段以及其他与文章主要内容形成呼应、对比或补充说明文章内容的段落等。
分析重点段落的作用,一般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内容上:
1. 分析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
2. 分析其如何起到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或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的作用。(注:语段的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的思想意义等,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简要说明。)
结构上:
1. 首段:(1)开门见山,开篇点题;(2)统摄全篇,领起下文;(3)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或思考;(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4)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等。
2. 尾段:(1)总结全文,深化、升华主旨,含蓄深刻;(2)呼应前文或文章标题,使结构严谨;(3)卒章显志(篇末点题),画龙点睛;(4)承接上文,启发联想,暗示、点明或揭示主旨等;(5)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给人启迪,发人深思等。
3. 过渡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 环境或景物描写语段:(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烘托或渲染××的气氛(营造××的氛围),奠定××的基调;(2)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3)表现(烘托)人物××的心情、性格;(4)暗示社会环境;(5)设置××的背景,烘托人物形象;(6)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7)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8)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5. 其他段落:(1)承接上文;(2)总结上文,引起下文;(3)为后文作铺垫、埋伏笔等。
答题格式:
1. 首尾段作用:①结构上的作用+联系文章内容;②内容上的作用+联系文章内容。
2. 过渡段作用: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上承××,下启××。
3. 写景段落作用:①语段描写了××/交代了××;②暗示/烘托/渲染/营造了××的气氛;③为下文××作铺垫/表现了(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性格/品质/形象。
4. 段落能否删去:
(1)①不能。②理由:该段在结构上与上下文的关系是××,在内容上与上下文有着××的联系。③所以不能删去。(视具体情况也可加上“如果删去,则××”)
(2)①能。②理由:文章内容写的是××,本段内容写的是××,与文章内容联系不大(无关)/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情感)是××,而本段体现的是××;③去掉后行文更简洁,内容更集中/本段内容表达的主题与文章主题思想(情感)无关(相悖);④所以可以/应该删去。
考点四 理解、赏析重点语句
题型展示
1. 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某一个句子)?
2. 从文章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3. 品读文章指定段落,从某一角度(如词语运用、修辞方法、人物描写等)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方法点拨
对重点语句的考查主要是要求理解特定语句的含义,分析特定语句的表达效果,或从特定角度(或选择角度)赏析特定段落语句。
解答理解语句含义类的题,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进行分析,还要注意联系文章中心思想。
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可从以下角度着手:
1. 修辞方法的角度:要先点出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再结合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对句子本身的效果和对表现文章中心、人物情感等的作用等)。
2. 描写方法的角度:要先点出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如感觉:听、视、嗅、味、触;又如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再结合句子分析其描写效果,如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故事情节更丰满,等等。
3. 表达方式的角度:①议论:重点分析其蕴含的哲理,点明其对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②抒情:重点剖析其抒发的感情,分析其对表现文章中心、主题等的作用。③描写:重点分析其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其创设的意境,再分析其对表现文章内容、中心思想、人物形象或情感等的作用等。
4. (特殊)句式的角度:要先点明句子运用的句式,再联系文章主要内容及中心,分析其表达效果(作用)。如: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引出内容)、反问句(加强语气,增强情感表达及感染力)、感叹句(抒情强烈,增强感召力)等。
5. 用词的角度:抓住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关键性词语,理解句子所表现的作者的情感,如好恶、褒贬等。
6. 其他:如中心句或点睛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画龙点睛;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给人以启迪)、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却寄寓了作者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引用句(增加文章的诗情画意以及表达的深刻性)等。
答题格式:
1. 理解特定语句的含义:①表层含义(句子本身的含义);②深层含义(联系文章中心、思想感情等分析)。
2. 分析特定语句的表达效果或作用:根据语句特点可从句子本身或结构上的作用、对文章故事情节或内容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3. 从特定角度(或选择角度)赏析特定段落语句:①点明具体的角度(修辞方法、描写方法、表达方式、句式特点等);②作用(注意结合语句或文段内容分析;切记作用既有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描写方法等本身带给句子的表达效果,还有句子对体现、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感情的作用)。
考点五 理解、赏析重点词语
常见题型:
1. 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2. 加点词××用得很传神,请作具体说明。
3. 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 某个词语能否换成另一个词语?说明理由。
方法点拨:
对词语的理解与赏析的考查主要有三种形式: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重点词语表达效果(作用)的分析;词语的替换及理由等。解答此类题,要始终牢记一句话,即“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1. 对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抓住词语的特点,先分析词语本身的含义(表层含义),再联系词语所在句子分析词语的深层表达含义。
2. 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种:
(1)形象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写人、叙事、绘景中具有鲜明、具体、生动传神等作用。
(2)结构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全篇(全段)中的地位以及在照应、过渡、埋伏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3)精确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表达概念上的准确性、恰当性,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在表意上的精确性、严密性。
(4)情感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表达喜欢、热爱、赞美或厌恶、贬损、批判等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方面的作用,如程度深、鲜明、明确等。
答题格式:
1. 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①词语本身的含义;②词语的深层含义(联系其所在的句子或段落等分析)。
2. 特定词语表达效果(作用)的分析:
(1)①××一词(等词),生动形象地/准确地/具体地/……写出了××的特点,②强烈地/鲜明地/……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2)①××一词(等词),对应前文××词语,②在结构上起××作用。
3. 词语的替换及理由:①能替换。/不能替换。②理由:句子(或作者等)意在表现(表达)××,原词作用及表达效果;词语换后的表达效果。③二者的表达效果相同/不同,所以能替换。/不能替换。
考点六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常见题型
1. 文中的××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 文中××的形象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他(她)是个怎样的人。
3. 请概括××的形象(特点)。
4. 文中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方法点拨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主要有两种考查形式:
第一种:概括某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第二种: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某一人物形象。
针对第一种考查形式,在作答时可从三方面来组织提炼答案:
1. 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
2. 从他人的相关言行以及人物自身的言行中提炼出体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
3. 联系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进行综合提炼概括。
对于第二种考查形式,答题时需要结合具体内容来逐条分析,可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1. 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某一方面性格或品质的语句(如描写人物语言、动作、行为、心理的句子或细节描写的句子)进行分析;
2. 抓住对人物的直接评论性语言或侧面烘托性语言进行分析。注意分析的条理性。
考点七 辨析写作手法及作用
常见题型
1. 某一故事情节如此安排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2. 本文表现了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思考。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某段为例进行分析。
3. 某一人物安排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具体内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4. 分析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记叙线索/人称作用/详略安排/表现手法及作用等。
方法点拨
写作手法包含的内容比较多,答题形式各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万变不离其宗,抓住以下三点即可在答题时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1. 紧扣文章主题。分析其是如何体现文章主旨、中心思想等的。
2. 题干中明确点出写作手法的(如某种表现手法的运用、人称、记叙顺序等),可结合具体内容,联系其相应的作用进行分析(详见“文体特征”部分)。
3. 答题时要逻辑清晰,有条理。
考点八 内容理解与拓展探究
常见题型
1. 从全文看,作者(文中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说)?
2. 文章(某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针对文章中的某一现象/某一内容,说说你的理解或看法?
3. 依据本文的主题和意境,写几句描写景物的话作为本文的
结尾。/结合上下文,补全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物对话)。
4. 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是××。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方法点拨
内容理解与拓展探究这类题主要考查对全文的内容、主旨的理解与把握能力及知识迁移拓展能力。主要有四种考查形式:理解文章内容或分析原因;谈启示、看法、做法等;补写或续写内容;主题探究等。
1. 理解文章内容或分析原因:解答此类题可从两方面入手:①联系上下文内容;②联系文章中心思想或作者情感表达的落脚点。
2. 谈启示、看法、做法等:此类题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对于只要求说出启示的,只需紧扣文章中心写出感受即可;对于联系实际谈看法或做法的,要围绕文章中心,明确自己的观点,写出自身体会,并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回答看法或做法。(此类题最基本的要求:观点鲜明、积极、健康、向上,言之有理。)
3. 补写或续写内容:补写题一般要求补写人物心理、语言或景物等。补写时要善于从上下文中寻找解题线索,所写内容要与文段风格(如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句式句型等)相协调。续写一般要求为文章续写结尾(或结局),续写时同样要注意题干要求,在把握文章整体语言风格及其所营造的氛围的基础上进行续写,续写内容要与上文衔接自然,要能够很好地体现或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或符合故事发展的趋势。
4. 主题探究:对文章主题的探究一般分为两种:对主题的概括;对主题争议的评判。答题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抓住抒情、议论段(它们往往起着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②抓住中心句(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写”或分条总结,进而概括主旨);③抓住关键词(便于概括文段内容、弄清文段所揭示的主旨);④注意联系文章题目。
答题格式:
1. 理解文章内容或分析原因:①结合相关内容分析;②联系文章主旨阐述。
2. 谈启示、看法、做法等:①结合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析;②点明感悟、启示或看法(鲜明、积极、健康、向上);③联系生活中典型事例或材料进行说明,阐述理由;④紧扣主旨,总结观点。
3. 补写或续写内容:①语言风格及形式与原文相协调;②内容与文(段)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相契合。
4. 主题探究:(1)①文章通过××的叙述(本文通过写××),运用了××的手法,②表现了/揭示了/批判了/赞美了/告诫(警示)××(某种思想道理)。 (2)①表明观点(我赞同主旨是×× )。②理由:从文章内容上分析;从文章结构(如详略安排)上分析。(视具体情况可从一个最主要的方面阐述理由,也可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作答。)
人生最美的风景是一场倾心的相遇!感谢关注部编本中学语文课!
回复 记叙文 领取记叙文资料
回复 说明文 领取说明文资料
回复 议论文 领取议论文资料
回复 作文 领取作文教学视频
回复 名著 领取中考名著资料
回复 班会 领取班级班会课件
回复 模板 领取教学模板课件
回复 语法 领取语法知识课件
回复 中考 领取中考复习课件
回复 试卷 领取中考真题试卷
回复 书法 领取书法专题教学
回复 打印 领取网自助云打印
回复 朗诵 领取所有朗诵音频
回复 七上、七下、八上、八下、九上、九下领取相应语文教学课件!
回复 七上语文、七下语文、八上语文、八下语文、九上语文、九下语文领取相应学段的语文教学设计!
资源整理不易,诚邀您把本公众号推荐给自己身边的好友,让更多的好友能够体验分享资源的快乐!
往期回顾
◀初中语文7-9年级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经典题汇编(打印版)
◀初中语文作文27种开头+结尾写作技巧一文讲清!附超典型范例解读
◀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古诗文),期末考必背!
◀40秒改一篇作文!阅卷老师在看什么?把这些地方写好,你离满分作文就不远了!
(声明:“部编版中学语文课”旨在帮助更多的老师、家长和孩子,分享更多教育资讯,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将立即更正和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