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孩子被亲妈们导入歧途?不知道具体数量但能看得清清楚楚
文摘
教育
2024-10-12 08:39
北京
————————————————————
有的事情已经不属于个人私怨而是进入到公众话题,因而不吐不快。明明不懂社会阶层圈子的水有多深,却假装自己活得很快活,还总喜欢要求别人满足自己的条件......
三样都占的例子很少很少,但也有,尤其是从幼升小阶段就在我社区里蹭消息的小升初及小升初后家长且有特别鲜明之处,否则我也感知不到。
我们高中抑郁倾向的检出率已经是40%以上,初中阶段为30%,言外之意,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健康第一道防线不是学校,而是父母,尤其是妈妈自小升初就很重的焦虑情绪,肉眼可见的非常非常不好。抑郁倾向加大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学业压力,尤其是总有人渲染北京的中考普高率将大幅下降,
如果有关系的话,你光说有什么用啊,踏实跟我走就是了,我身边从提120分到提20分的都有,轮到你娃自然更不需要病急乱投医。
跟普高率没关系的家长又被有人恶意渲染高考高分危机,我市高中各985/211院校招生分数线对应高考市排名一直在固化,准确说是在一定范围相互波动,而随着考一代家长们普遍深度干预自己子女的学习以后,考试高手不仅是越来越多而是成倍增长,加之一些周围因素,在留美市场崩塌之后,千军万马又挤回高考,尤其特别拥挤在理工科的道路上。更要命的是越来越多的中产知识阶层的精英家长越来越认清楚我国高校亟待改革的现实,最常见的主动就是死拼高考,因而抑郁倾向在双减之下+疫情之后并没有减少的趋势,有家长留言问我“晚起步,抓有效!”怎样做,有没有专文介绍,我说各家情况不同难以笼统地谈。实际上,晚起步抓有效是个技术活儿,因人而异,因势利导。自闻风热以来,即便是中产知识精英家长也不能免俗而喜欢从众。从众的结果无非是随大流赌概率,类似于股市,有的时候90%都在赚钱,而有的时候80%都在赔钱。升学也同样,残酷竞争之下,顺风顺水家少,寥寥草草者众,严峻的升学现实造成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已有数据可以参考。小升初自以为优秀的家长视而不见,或觉得与自己无关。这几天小升初优秀生的简历汇聚得比较多,这里插句话,简历一定要写上家长情况,一定不要写自己全职,很多家长赶上好时代,一直在象牙塔之中,没有经历过真正的风雨,但别因此影响了自己孩子。回到正题,优秀生简历越来越多,水分如何也很难判断,所以在很多情况之下需要直接沟通。
但随之而来的是我在跟家长们的沟通之中,莫名其妙的帮派味道也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不减反增。
这种淡淡的味道似乎不仅没有被这几年活生生的升学现实所摧毁,反而是在一些家长群体之中顽强地生存下来了。以前我讲的是奥数路线裂解为核心竞赛小圈子及一个个的小圈子,现在的味道则直接是帮派,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其实,这些动作在绝对的人脉或绝对强大的敏感话题A之前,都是都市社会中的几大团浮云。
以前在繁花盛开的年代,女孩学习越好,这个道理对于都市中产家庭来说是至理名言,但男孩不行,男孩不能光是学习好,
很多小学评选三好生现在已成为拉帮结派的重灾区,明明有些孩子很优秀,却连一次也评不上,个中原因对很多家长来说已不是谜团,而是赤裸裸的你再好也没用就是不投你。教育应该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应该听任这种现象恶化。拉帮结派的事情和裙带关系一样上不了台面但在现实中非常有效。
当人们都丧失了公道之心的时候,这个社会的生态环境必然味道不对。反其道而行之的人,通常会被拉帮结派的人视为假清高,甚至乐见其犯傻,这是价值观念的差异,
翻看历史也有无数先例,只是我们的家庭应该站在哪个立场上以教育我们的孩子如何立身、立世,这也是每家都会交出不同的答案。猜心术大放异彩的时代,有人觉得很累,有人觉得很惬意,也有人啥感觉都没有,很多有抑郁倾向的孩子都是因为觉得大人不理解自己而长期思想苦闷造成的,与单纯因学业竞争而造成的抑郁倾向不同。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孩子受到的影响与家庭影响撕裂的时候,是最可怕,我的微信 是13716054355,邮箱是stanwu@126.com无言老师在北京电视台所参与的讲座《认清形势,赢在中考》,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收看全部节目,时长为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