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search李党生:打造国际杰出期刊 | 专访

学术   2024-11-12 18:34   广东  

Cell Resarch主编李党生

导读:

     2024年11月11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拟入选项目公示。当日傍晚,一则题为“国际一流期刊《Cell Research》在国内只能评B档?”的公开信在科学界流传。该公开信称,《Cell Research》目前论文学术水平已接近国际顶尖期刊水平,却落选英文期刊领军项目,这一结果不公。
     创刊于1990年的《Cell Research杂志,创造了国产高水平期刊的一个奇迹,其影响因子在2021年一度达到46.297,居全国期刊之首,在国际细胞生物学领域优秀期刊界亦占据一席之地。
     2016年8月,《赛先生》曾专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时任《Cell Research杂志常务副主编李党生博士,邀请他与读者分享其个人作为职业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经历以及《Cell Research杂志的发展历程。
     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学术期刊?《赛先生》现旧稿重发,供读者思考。


【独家专访】 Cell Research常务副主编李党生(1):从事科学编辑是无比正确的决定

【独家专访】Cell Research:打造国际杰出期刊——访李党生(2)

赛先生 | 采访

李娟 杨璐 | 编辑

SAIXIANSHENG
从事科学编辑是无比正确的决定

《赛先生》:您最早曾加入Cell做科学编辑,当时是什么机会促成这个工作的?后来又为什么离开Cell,选择回国做Cell Research(以下缩写为CR)了?
李党生:当年加入Cell做科学编辑可以说是出于偶然。按照在美留学的“正常轨迹”,Ph.D后是做博后,再之后就是找助理教授的工作,这时一般是在CellNatureScience上看招聘广告。我也是在看招聘广告时偶然看到Cell在招聘科学编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了份简历,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他们的回信和笔试“考题”。笔试答案提交后,很快我又收到了他们的面试邀请,面试后很快就收到了他们的正式录用通知。相对于找助理教授职位漫长的等待过程,他们这个效率之高着实让我有点惊讶。说实在的,当时我也在犹豫是否还要等一等其他工作面试的结果,但Cell那边急着用人,他们催促我必须很快做出决定,最后我一咬牙一跺脚就这么定了。后面看来,真是庆幸这个决定是“无比正确”啊!
我本人一直对生命科学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兴趣,喜欢动脑思考,但做实验的能力只能说是一般,因为动手从来不是我所擅长的,还有就是我一直爱好语言文字,综合起来,科学编辑(Scientific Editor)这个工作对我而言可能是最合适的了。
2005年底,我因为个人原因想回国工作,当时没想到在国内还能有做科学编辑的机会,所以原本按“常理”思维是想找一个课题组长(principal investigator)的职位。那时我已出国十几年了,对国内情况基本一无所知,也不知找工作从哪下手,也是偶然的机遇与裴钢院士有了一个交集。他当时任上海生科院院长,且刚刚接任CR主编的工作,他告知我他们正在招聘一名常务副主编,帮助他负责CR的具体运行。说实话,我之前还不知道CR这本期刊。出于对科学编辑这个工作的热爱,当我听到回国工作还能有继续做科学编辑的机会,那心情真是“喜出望外”啊!后面的事情就不多说了,快进一下,结果就是我在2006年初就回国到位工作了。
SAIXIANSHENG
助力中国科学家发表优秀科研成果

《赛先生》:您在国内工作了好几年,这期间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或者事件想与大家分享?
李党生:转眼间十年过去了,这期间让人感触的事情太多了,就说一说和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相关的一些事情吧。
最初结识张教授是在2008年,当时他在我们期刊发表过一篇对我们那时的标准而言还是很不错的论文,整个过程正常、顺利。不久之后,他有一个非常惊人的发现,即在血液中发现了microRNA,这个是颠覆性的发现!因为之前大家普遍认为RNA分子是很不稳定的,所以他这样的发现在国外知名刊物上投稿遭遇了非常大的阻力。由于之前在我们期刊投稿的愉快经历,张教授在这“关键时刻”想到了CR,于是他这次又把文章投给了我们。当然我们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这篇文章很快地通过评审程序后在线发表,发表后迅速引起超过300家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路透社、美国合众国际新闻社(UPI)、《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美国《技术评论》(Technology Review)、《巴西日报》(Brazil Daily)等都对该研究成果进行了专门报道。检索SCI数据库,你会发现到目前为止,这篇文章仅在ISI/SCI核心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当中就已被引用超过1500次了,这也是CR迄今为止发表的所有文章中单篇引用之冠。坦率地说,对于一个中国本土作者在中国本土刊物上发表的原创论文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奇迹!不仅如此,这篇文章还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细胞外RNA研究领域,真正是一篇我国自主产出的具有高度原始创新性的研究论文。
2011年,张教授又向国外一家顶级期刊投了一篇论文,报道了来源于饮食的microRNA能够进入宿主体系并调控宿主细胞的基因表达,但还是由于研究结果“太新”而不被认可,最终文章被退回。担心“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张教授立刻将论文转投给我们,最终这篇论文走“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在线发表。论文发表后,迅速引起数十家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其中包括美国的American ScientistThe ScientistDiscover Magazine,澳大利亚的Popular Science等,同时还引起众多博客的广泛评论。目前,这篇文章在ISI/SCI核心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中被引用已经接近200次了。
其实中国科学家要把好文章发表在国际牛刊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如果文章新意不是非常强,那么就很难在这些牛刊上发表;另一方面,但如果新意“太强”了,又容易引起质疑,结果也是很难发表。所以,中国科学家们迫切希望国内能有一个被国际科学界广泛认可的高端平台,因为这样的平台能为中国科学家争取话语权提供一个公平的机会。
当然,张教授的这个来源于饮食的microRNA的工作目前在领域内仍存在一些争议。2013年,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一篇社论,背景就是国外miRagen Therapeutics和Monsanto合作的科研人员无法重复张教授于2011年在CR上发表的结果,他们的“负结果”就发表在同期的Nature Biotechnology上;同期也发表了张教授团队针对这一“负结果”的回应和相应的解释。科学研究上的争论本来也很正常,结论的正确与否要由时间来检验,但Nature Biotechnology这篇社论的基调却完全站在不认可张教授的工作这一立场上,同时还顺带“诬蔑”了我们一把。但幸亏有CR,张教授的工作才能有机会及时地展示给大家,展示给科学共同体;而我们期刊也因为发表了这样高度创新性的工作引起世界的关注。创新必然伴随着风险,试想如果连我们自己的期刊都不愿意承担适度的风险,那怎么能为我国科学家在最新的科研领域和国际同行竞争提供话语权的保障呢?
令我们倍感欣慰的是,最近终于有国外的实验室重复出了来源于饮食中的microRNA进入宿主体系这一关键结果,并且将相关的论文也发表在CR上。这无论对于张教授团队还是对我们期刊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张教授也因为这篇论文获得了当年度Sanofi-Cell Research优秀原创论文奖。在颁奖典礼上,张教授对我们给予他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并表示以后有好的工作还会继续支持我们期刊。他没有食言,去年又在我们期刊上发表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即发现金银花中的microRNA能够抗流感病毒。作为期刊编辑,我们也非常感动,正是像张教授这样的广大科学家的支持才是我们期刊发展的动力源泉。
Cell Research杂志2016年7月刊封面,图片来源:Cell Research
《赛先生》:CR最艰难和最有成就感的事件或时期分别是什么?
李党生:对我而言,做CR最艰难的时期应该说是我回国刚接手这本刊物之时。CR创刊于1990年,创刊主编姚錱院士在当时客观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确立了国际化的办刊方向,在国际稿源的组织、论文审阅和质量把关上做了不懈的努力,为期刊在初创时期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02年,CR获得的首个影响因子是2,此后连续数年都保持在2左右,这在当时的中国科技期刊界已经是了不起的成果了。但我们也客观地认识到,这个影响因子在国际分子和细胞生物学领域内只能算是四区期刊,而且同类同质的期刊数量众多。更为不利的因素是期刊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刊物一旦停留在这个区就很难向上突破,因为处在这个区的刊物总体影响力是微弱的!期刊没有影响力,就争取不到好的稿源,争取不到好的稿源,期刊就更加没有影响力,期刊发展就会陷入这种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情况并非CR或我国科技期刊所独有,而是任何一本想从较低水平往上作显著提升的刊物都会面临的问题;这一客观规律的制约也是我国科技期刊多年来寻求突破时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有成就感的事有很多,全都可以归纳为一个带有共性的时刻,那就是:通过我们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成功地帮助我们的科学家把他们的优秀科研成果发表出来的时刻!也正是在体验这些数不清的激动人心的时刻的过程中,CR成功地成长成为国际杰出期刊。过去几年当中,CR的影响因子相继赶超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如EMBO JournalPNASDevelopmental CellPLOS Biology等;2016年,CR更上一层楼,超过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Molecular Cell。这标志着CR已进入国际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领域杰出优秀期刊的行列,实现了我国科学界和期刊界多年的梦想,必将能更好地为中外广大科学家提供优质服务。同时,我们也通过多种渠道,包括会议、论文、研讨活动等,将我们的办刊经验无私地分享给期刊界同行,期望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促进中国科学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
《赛先生》:您帮助过很多中国科学家,给他们的论文提意见、建议,使得他们的论文可以顺利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不知道您对更广大的科学家同仁在撰写论文时有什么建议?
李党生:哇,你们的“情报”工作很厉害啊!这个问题不是几句话就能回答清楚的,就简要说几点吧。这些顶级期刊的论文,一般都要求有显著的概念性进展(conceptual advance),当然重大的技术性进展(technical advance)亦可。若研究工作没有明显的概念性进展,那么即使工作本身很可靠甚至很漂亮,也很难在顶级期刊发表。另外,顶级或高端期刊往往还对机制的发掘有较高的要求,有时还会要求证实你发现的新机制的生理意义(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或病理相关性(pathological relevance)。这些要求都是针对研究工作本身而言的。当然,有了高质量高创新性的工作,把论文写好也会让你工作的发表更为顺利些;反之亦然,即论文写得不好,会影响你的成果的发表。

SAIXIANSHENG
有兴趣且乐于学习才能做好科学编辑

《赛先生》:您对有志做科学编辑的同学们有什么建议? 

李党生:我就只谈生命科学啊!首先,对科学要有浓厚的兴趣,编辑常常是“替人做嫁衣”,如果你对科学本身没有浓厚的兴趣,这个工作做起来可能就会枯燥无味了;其次,要有乐于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心态和对生命科学各个分支领域的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最后,如果要做英文科技期刊的编辑,必须要学好英文,多阅读高水平期刊发表的论文,日积月累地提高英文的写作和表达水平。

《赛先生》:当今国内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发展迅猛,可以看到有多个颇有影响力的科普机构活跃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上,这背后不乏高学历人才或各专业领域知名科学家的支持。您认为这类机构该如何与专业学术期刊更好地合作,如何更好地为科学知识的普及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党生:国内这几年确实有不少科普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有很多会关注国外知名期刊的学术文章,比如CNS上发表的论文。国外一般相当注重向大众普及最新的科研成果,以期得到大众对科研工作的支持。相比而言,国内的科普工作还有待提高,还需要科学家们和媒体朋友们的共同努力。这些活跃的科普公众号起到了向公众传播科学的桥梁作用,希望大家今后也可以更多关注一下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成果。这些年,国内确实有一批期刊成长起来了,它们也发表了相当数量的优秀论文,值得向大众推荐、传播。比如我们自己最近也有文章通过公众号进行推广,是一篇关于降低BRCA突变携带者乳腺癌风险新策略的论文,而且作者还是一位老外大牛。不过,这次公众号推广的阅读量并不高,这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我们期刊的编辑要善于挑选一些容易吸引公众关注的研究工作,并且可以和公众号合作撰写比较引人入胜的科普文稿;另一方面,我们的公众号确实也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自身的科学功底和大众的科学精神。如果我们做更多这样的合作,公众对于科研工作就会有更多的理解,同时对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赛先生》:Cell Research(以下简称CR)创刊于1990年,至今已有26年的出版历史。自从您2006年回国担任该刊常务副主编以来,最近十年间贵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逐步发展为生命科学领域备受瞩目的国际学术期刊。最近汤森路透公布的2016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中,CR的影响因子由十年前的2攀升为近15,此成绩定来之不易,对此您有什么感想?

李党生:CR的影响因子从2006年的2.161上升到今年的14.812,确实是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历程。CR这一路成长上来历尽千辛万苦,影响因子相继越过5、10,在超过了EMBO JournalPNAS之后,今年又超过了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Molecular Cell,不断取得我国科技期刊的历史性突破。在今年SCI收录的国际生化、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领域的423种期刊中,CR目前的影响因子排名为第10位,其学术水平已与Nature子刊、Cell子刊接近或相当,位居世界杰出学术期刊行列,实现了中国学术期刊界及广大科学家们多年的梦想。我们认为CR的成绩对于中国学术界而言,意味着我们终于有了自己掌握学术话语权的高端平台,让中国科学家(包括海外华人科学家)在同国际同行的竞争当中能有一个保证公平公正的机会。同时,CR的成功本身也是期刊发展与中国科学发展互动共赢的一个范例,CR在其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也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 并必将继续在促进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原始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SAIXIANSHENG
专业科学编辑队伍
保证期刊稳步成长

《赛先生》:学术期刊的成长与优秀稿源和传播平台息息相关。2006年开始,CRNature出版集团合作,这是贵刊发展征途中里程碑式的标志。十年间,贵刊是如何调整发展策略以保证期刊影响力稳步上升的?贵刊的管理制度与NatureScience或者您之前就职过的Cell有何异同?
李党生:这些年,期刊的影响力稳步上升,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采用了以人才战略为核心的发展策略。2006年,裴钢院士接任CR主编,我本人也是在2006年回国,担任CR的常务副主编(之前我在Cell任Associate Editor),全面负责期刊的学术工作。我们当时给CR制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要朝国际一流期刊的水平冲击,这意味着必须不断提高刊出文章的学术水平,因此必须采取专业的职业编辑方式。我们采取了类似于CellNature的专业科学编辑负责制的运作方式,首先着手于培养和锻炼一支适应高端期刊发展需求的专业科学编辑队伍。
从2006年至今,我们CR团队已陆续培养了12名专业科学编辑,其中包括4位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博士后,同时我本人也在CR指导科技期刊的博士后工作。目前,CR的在岗科学编辑全部为博士学历,具有较强的生命科学领域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团队中有两位海外留学归国的博士后:一位是2010年引进的胡芳芳博士,她毕业于北京大学,1999年赴美留学,2006年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此后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另一位是2012年加盟的汪劼博士,她2010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博士培养期间通过Ph.D交换学生项目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进行博士论文的部分科研工作,此后继续在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4月,CR还引进了在挪威萨尔斯海洋分子生物学国际研究所从事了8年独立科研(课题组长)工作的江涤研究员(美国公民)加入团队。江涤于1998年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此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做了7年博士后工作。在挪威工作期间,江涤曾作为通讯作者在PNASPLOS Biology等权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并指导博士生和博士后从事科研工作。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专业编辑团队,我们才能为作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而优质服务、追求卓越则是我们一贯秉持的办刊理念。 

Cell Research
专业的职业编辑队伍。(供图:李党生)

为了更好地吸引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我们拓展建立了论文发表的“绿色通道”和“快速通道”,旨在为国内外优秀的原创论文,以及在国外期刊评审时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优秀论文提供快速审理服务。要能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几个重要的基础条件:即专业编辑团队的研究背景和编辑经验,期刊在科学家中间树立起来的良好声誉,以及期刊编辑与科学家之间长期良好互动而赢得的广大科学家的信任、支持与协助。通过这两个通道,近年来CR发表了一批具有高度创新性的原创成果,学术水平相当于NatureCell子刊甚至是NatureCell发表的文章,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科学家的话语权,同时也为推动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这些论文,我们可以提供优质快速的审稿服务,最快72小时就可将审稿意见返回给作者,论文经过一定的修改就可以在CR上快速发表。“绿色通道”是指当作者的文章在国外权威期刊审稿当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或者审稿后要求大修或者退稿时,若作者修改有困难,作者可以将该权威期刊的审稿意见及其稿件一并发给CRCR的专业编辑团队可以根据已有的审稿意见给作者快速答复,或者小修,或者重新送审。“快速通道”是指由于某领域科学研究的竞争太激烈,作者希望能率先发表,但该文章未在其它刊物送审过,这种情况更加考验编辑的独立判断能力。同时一旦决定送审,还要能够请到科学家帮忙快速审稿,难度相当大。由于CR培养了一支优秀的编辑团队,因此这样的文章也发表了不少。比如2013年浙江大学的一名教授投给我们一篇有关中国鳄鱼基因组研究的文章,由于国外有类似的其它鳄鱼基因组研究的文章也在送审过程之中,所以他要求我们能够加快审稿速度,同时他提出了要回避34个审稿专家和32家科研机构,这是非常罕见的要求。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使他的文章比竞争对手提前发表。另一个例子是最近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寨卡病毒研究。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的罗振革研究员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秦成峰研究员,合作完成的关于寨卡病毒的垂直传播以及对子代动物脑发育影响的研究论文于4月24日投到CR,4月27日即审毕返还作者审稿意见,作者的修回稿于5月2日被正式接受,5月13日在线发表;同一星期上网的类似工作发表在NatureCell Stem Cell上,这样快速高效的审稿服务在很多其他刊物是很难做到的。

由于CR提供了这种独特的优质服务,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会主动将文章发给我们,询问是否能够使用这种服务,甚至连牛人老外也主动找到我们。比如我们5月31日在线发表的一篇关于乳腺癌的研究论文发现目前临床上用来治疗骨质疏松的一种抑制RANKL/RANK信号转导的药物,对于因BRCA1基因突变而导致的遗传性乳腺癌具有预防作用,提示了一种避免乳腺切除的新的预防方案。该项研究的通讯作者是奥地利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IMBA)的Josef M Penninger教授以及美国马里兰大学的Laundette P Jones教授,前者是国际著名学者,其以通讯作者身份仅在Cell、 Nature、 Science(CNS)三大期刊上就发表了30篇论文。这篇文章通过“绿色通道”于5月25日接受,因为有激烈的同行竞争,作者强烈要求能尽快发表,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最终文章于5月31日即在线发表,其竞争对手的文章于6月20日才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出来。

如前所述,CNS都采用专业的职业科学编辑模式,而我们的模式应该更接近NatureCell。我们的稿件完全由科学编辑负责,从初审、修回到最后接受,不需要咨询编委会。至于管理制度,很显然NatureCell是纯粹的商业模式,Science则多些“国家”的成分。CR是中国国有刊物,管理体系上肯定不同于CNS。但从小的方面来说,比如编辑部内部的管理,我们还是相当简单的。科学编辑们各司其职,编辑部主任负责刊物的日常运作,工作上对我负责就可以,我则要向主编和主办单位负责。我很高兴我们编辑部的工作氛围非常好,大家在一起工作非常愉快,我想这也是我们能稳定一支卓越编辑团队的重要因素吧!其实现在不少国外刊物已经把编辑部设在中国了,比如离我们不远就有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编辑部。

SAIXIANSHENG
打造“强刊+大刊”
做大做强中国科技期刊

《赛先生》:近十年来,随着国家对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最近提出创新战略政策的大环境下,回国工作的国际顶尖华人科学家越来越多。这些因素肯定对CR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具体来说是怎样的?您的体会如何?您认为未来国内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走向如何?

李党生:你说得没错,近十年随着国家对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大力支持,有大批海外留学的科学家回国寻求发展,这对于国内生命科学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也扩大了我国生命科学共同体的规模。人才的引进同时还带回一些国外科研管理、协作和创新上的比较成熟的经验,对于改变国内的科研环境肯定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些对于CR的发展当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国家加大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投入会产生更多好的研究项目,必然会产出更多的优秀论文,而我们期刊的腾飞离不开这些好的文章。其次,大批回国的科学家很多都曾师从海外一些重量级的科学泰斗,这些科学家在海外科学社团中有很强的影响力,通过这些“海归”的牵线搭桥,可以帮助我们引见这些学界牛人,对于扩大期刊的海外影响力非常有帮助。

未来国内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走向这个话题实在太大,回答起来头绪太多了,简而言之一句话:我们充满期待!

《赛先生》:CR未来五年的目标是什么?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李党生:正如前面提到的,CR已进入国际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领域杰出优秀期刊的行列。对我们而言,这个行列目前主要的竞争刊物有3本,分别是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Molecular Cell和Nature Cell Biology,因为这三本刊物覆盖的范围同CR基本一致。我们未来五年的目标就是要和这三本刊物形成有效竞争的态势,即要真正成为作者心目中可以和它们相比较的刊物甚或是比较之后作者优先选择的刊物。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个有相当难度的目标。众所周知,这三本刊物是NatureCell的子刊,其背后都依托其母刊强大的品牌效应,而且它们在高水平层次上运作的时间远远长于我们,在科学家中已是深入人心了,要想“撼动”它们的地位并非易事。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一年发文约在130篇左右,Molecular Cell一年发文约300篇,类似水平的NatureCell的专业子刊还有很多本;而CR是一本广谱的期刊,因此我们还是有不少稿件可以争取的,但是要从国外科学家那里争取到高质量的稿件还是很困难的,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CR的定位是国际杰出优秀期刊,必须通过我们和广大科学家朋友们的共同努力,逐步赢得国际科学共同体更为广泛的认可,这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赛先生》:作为中国第一本广谱的生命科学类开放获取期刊,CR的姐妹刊Cell Discovery(《细胞发现》)已经于去年开始发行,其定位方向、管理制度以及编审组成员与CR有何异同?创刊伊始,国内外科学家对此的评价如何?

李党生:Cell Discovery于去年4月底正式上线发布文章,到目前为止运行良好,已经被PubMed收录。伴随CR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CR的门槛也相应提高了,有不少被CR退稿的论文实际上也是相当不错的研究工作,因而是值得发表的,因此我们觉得需要有一个平台提供给这些稿件,这也是我们创办Cell Discovery的初衷。我们创办Cell Discovery,其定位就是要打造一个范围与CR类似甚至更为广泛,但学术水平要求比CR略低一点的期刊平台,通过开放获取(Open access ,OA)的方式以增加其传播的便利度,最大程度地传播科研成果。当然我们并不想步某些低端OA期刊的后尘,因此我们设定Cell Discovery接受标准的下线是不低于其发表文章所在领域国际权威学会杂志的水平。我们将借助我们打造CR所积累的经验、品牌和人脉,并秉持优质服务、追求卓越的办刊理念来打造Cell Discovery。其编委在CR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一些适当的调整,运作模式依然采用职业科学编辑的方式。我们希望CRCell Discovery能够形成“一本强刊+一本大刊”的创新发展模式,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真正将我们的科技期刊出版做大做强;同时这种模式若可以复制到其他各个学科,就能有望形成强大的科技期刊集群,规避我们在科技期刊出版上的后发弱势,实现我国科技期刊的弯道超车。

创刊伊始,科学家们对于Cell Discovery的评价相当不错,他们对于这本新刊的支持也让我们感到莫大的鼓舞!我们当初设定的接受标准是不低于其发表文章所在领域国际权威学会杂志的水平,实际上Cell Discovery发表的文章质量要明显好于这个标准,其中有不少接近于PNAS的水平。而且文章的开放获取费用是由作者支付的,这在国内新创刊物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通常,国内的新创刊物在还没有被数据库收录之前,前几年的OA费用都由刊物的主办单位支付,一般要等到被数据库收录有了影响因子之后,才转换成作者付费。Cell Discovery之所以能做到开门大吉,正是因为我们已经成功打造了CR,因此科学家们相信我们也能做好Cell Discovery。这从Cell Discovery目前发文作者的构成也可见一斑:大约80%来自中国和美国,而这其中中国作者占到一半。在Cell Discovery还处在“一穷二白”的状况下,能有这么多中国作者捧场,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们的科学家并不是唯影响因子论,他们其实是看中刊物的品牌和内涵的。只要我们能做出好的期刊,好的文章会“回归”的。


Cell Research杂志20168月刊封面(图片来源:Cell Research
SAIXIANSHENG
PrePrint不经同行评议
体系仍不成熟

《赛先生》:最近SCI易主,ASM(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宣布旗下期刊不再支持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SCI在中国也是经历了从默默无闻到成为科研评价的主要标准的变迁。您从期刊主编的角度对于SCI以及科研评价有什么想法?

李党生:SCI易主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本来SCI也是几年前才易主到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所以其易主只是正常的商业活动和商业行为,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ASM宣布旗下期刊不再支持影响因子,这是他们的权利,也很正常。本身进入SCI需要申请,同时SCI所收录的期刊也只占全部期刊的一小部分。影响因子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一项客观的期刊评价指标,它是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同时,SCI也增加了5年影响因子等一些指标用以完善期刊评价。总体来说,影响因子在用于评价同一或相近领域的期刊时还是比较有用的一个客观指标。虽有不少机构试图推出新的指标来替代影响因子,但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比影响因子更为广泛接受的评价指标。

我们认为对于中国科技期刊来说,或者说对于那些想追求卓越的后发期刊来说,有影响因子比没有影响因子要更好一些,否则整个国际科技期刊界就被那些先发的“权威期刊”把持了,换句话说,这个学术话语权恐怕就一直被他们掌控了。任何规则都有缺陷,但没规则肯定更为混乱。如同现行高考制度,一直都被人诟病,但取消高考可行吗?至于科研评价,影响因子本来的目的就不是用来评价科研工作的,因此科研评价中滥用影响因子当然是不当的。这个过错应该不在影响因子本身,而在科研评价者自身。理想地说,科研评价应该看且只应该看科研工作本身,看它的创新性、严谨性、系统性、对领域的贡献、及对对我们人类知识增长的贡献等等。那么如何组织这样的评价,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赛先生》:最近,以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Ron Vale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在力推生物学的PrePrint体系,您对此有何评论?这是否会对传统期刊造成影响?CR或者NPG(Nature Publishing Group)是否有应对措施?CR是否支持preprint?

李党生:arXiv是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能源部的资助下,由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于1991年8月建立的电子预印本文献库。它是一个涉及物理、数学、非线性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e-print服务平台,其内容遵循康奈尔大学的学科标准。物理学家、数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经常在论文正式出版之前就在arXiv.org等预印本网站上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2013年11月,非营利机构美国冷泉港实验室(The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启动了BioRxiv,旨在将BioRxiv打造成为生物学家专有的预印本文献库。Ron Vale教授力推的就是这个。这些PrePrint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速研究成果的传播,并让科学家在论文的正式同行评审开始之前,通过PrePrint这一渠道获得其他人对于论文的反馈。

从这里可以发现,PrePrint体系和学术期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没有经过同行评议(论文发表时间上的拖沓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同行评审而产生的,包括审稿本身的时间,对于生命科学的论文来说更为主要是的修改文章增补实验的时间)。这个区别应该说是与学术期刊相比较而言的,而不仅仅是与传统期刊相比较(传统期刊通常指纸版印刷的期刊)。学术期刊,不论是传统的纸版期刊,还是现在兴起的电子网刊,都是要经过同行评审的。同行评审也是一个饱受诟病的过程,但我们认为它是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质量控制环节。通过同行评审可以发现实验数据链和论文逻辑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对于研究成果的发表起到了筛选过滤和质量控制的作用,正如我们常说的“玉不琢不成器”!CR采用的是专业的职业科学编辑体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校正同行评审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比如过度要求增加实验、拖延时间等。而PrePrint体系发表的文章由于未经同行评审,其可靠度值得商榷,而且现今网络极度发达,不通过评审发表文章就如同发微信一样,虽然很方便但真假难辩,会不会造成信息“太滥”的情形?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体系并不会对学术期刊产生什么大的影响。

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那就是研究论文如果通过PrePrint平台预先发表,会得到一个doi号,其目的是方便大家引用;如果这篇论文最终通过同行评审在某一本学术期刊上发表,还会获得该刊的一个doi号。这样会产生一定的问题:首先,由于PrePrint的文章预先发表,会分流掉部分引用;其次,待两篇文章都可以引用之后,到底引用哪一篇才对呢?如果承认PrePrint也是正式发表,那岂不是一稿两发?如果不承认其为正式发表,引用又有何价值?诸如此类的问题,目前尚不清楚该如何妥善解决。

我们认为就目前而言,没有哪一家出版社会出台什么应对措施,更多的是持一种开放的态度。首先,PrePrint体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速研究成果的传播,并让科学家在论文的正式同行评审开始之前,通过PrePrint这一渠道获得其他人对于论文的反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并非是正式发表,既然并非正式发表,期刊就没有权力干涉,更谈不上应对。就CR来说,我们也不干涉,这是作者的自由。我们不是很清楚arXiv的运行体系,但对于生命科学许多竞争激烈的领域来说,有一个客观存在的风险是,如果作者把论文在PrePrint上“贴出来”之后,没有尽快正式投稿发表,那么有可能促使其竞争对手作出抢先投稿的决定,最后造成研究成果被竞争对手抢先正式发表的后果。这种情况如何应对,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此时此刻,我们想到的更多是感谢。感谢一直以来给予我们支持的各级主管、主办、承办单位,也感谢给予我们期刊项目资助的各级单位;我们还要感谢CR的历届编委及热心帮助过我们的科学家朋友们,尤其是近十年来对于CR学术水平的提升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最后我们也要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自然出版集团。

在此也呼吁广大科学家朋友们,请您支持我们,在您的学术朋友圈特别是国际学术朋友圈中帮助宣传我们期刊,因为CR的事也就是您自己的事!

李党生简介:李党生,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95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4年在纽约大学医学中心做博士后;2004年至2006年任Cell杂志Associate Editor。2006年初,作为海外期刊引进人才回国工作, 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Cell Research常务副主编;2015年Cell Research的姐妹刊Cell Discovery创刊,同时也担任该刊的执行主编。目前兼任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期刊社总编,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副主任。

职业生涯中获得的荣誉有:2007年入选上海浦江人才计划;2008年入选首批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009年至2010年获中科院文献情报与出版行业引进人才择优支持;2011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2年获“上海出版人奖”;2012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1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获中国出版政府奖。
星标《赛先生》公众号,
不要错过我们每日为您精心准备的高质量文章!


欢迎关注我们,投稿、授权等请联系

saixiansheng@zhishifenzi.com

合作请添加微信SxsLive2022

赛先生
赛先生由非营利公益组织北京市海淀区智识前沿科技促进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任总编辑,定位于中国领先的权威性、专业性科学文化品牌,内容强调系统性、解读性和教育性,旨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