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普:步兵战车发展简史
文化
军事
2025-01-23 18:01
北京
1954年,法国利用AMX-13轻型坦克底盘研制出一种装甲输送车,载员舱两侧及尾门上开设有射击孔,步兵可在车内进行射击,从而实现了步兵乘车作战的思想。这种名为AMX-VCI的装甲车,成为后来全世界步兵战车的雏形。
20世纪60年代,苏联及西方一些国家相继开始研制步兵战车。1967年,苏军首先展示了BMP-1步兵战车。该车战斗全重轻,火力较强,并具有三防和水陆两用功能,是当时设计得比较完善的一种步兵战车。70年代初,联邦德国和法国军队分别装备了“黄鼠狼”步兵战车和步兵战车。“黄鼠狼”步兵战车在火力、机动性和防护方面有许多独特的考虑,可以有效地与主战坦克配合作战;AMX-10P 步兵战车上虽然安有车载机关炮,但车体两侧没有射击孔和观察装置,仍以输送步兵为主,步兵乘车作战能力较差。80年代,步兵战车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多种步兵战车。如苏联BMP-2步兵战车、美国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英国“武士”步兵战车以及日本89式步兵战车等。进入90年代,一些国家在发展履带式步兵战车的同时,还发展了轮式步兵战车,步兵战车的火力、机动力和防护性能都有较大提高。例如,苏联BMP-3步兵战车,其主要武器为1门100毫米两用线膛炮,既可发射常规炮弹,又可发射反坦克导弹,火力性能较以前步兵战车有较大改变。再如,瑞典研制的CV90步兵战车,主要武器为1门40毫米机关炮,在车体和炮塔上还安装了附加装甲,防护性能有了很大改进。中国生产的第一种步兵战车是86式步兵战车。步兵战车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加强火力和生存力,提高使用维修性能,增大车载火炮口径,提高反坦克能力,装备性能更加先进的反坦克导弹,并能对付来自空中目标的威胁。可以预见,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步兵战车的整体性能将有更大的提高。![]()
![]()
![]()
![]()
[广告]《现代兵器》2024年合订本已出版,欢迎购买!装订精美,具有收藏价值,售价360元(详情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现代兵器”小程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