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书不仅很实用,还特别有趣,让孩子游刃于诗词和科学之间,特别适合小学生阅读。
每一首古诗都精挑细选而来,其中以中小学生常见古诗词为主,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牧的《赤壁》、白居易的《卖炭翁》、王维的《鹿柴》等,都在书中有详细的介绍。
全书共有6册,分别是《物理篇》《化学篇》《地理篇》《生物篇》《气象篇》《其他篇》。
书中共精选了64首诗词,分别讲述了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气象6个科目的64个重点知识。
本书为大家展示了64个科学知识点,如月相、月与潮汐、牛郎织女星、北斗七星、中国地势、分子的运动、声音的传播、浮力、城市热岛效应、煤炭的燃烧、焰色反应等。而且,这些知识点各自对应着一首古诗词。
比如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这首诗: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第一部分是这首诗的原文。全诗注音哦!
随后带来的则是诗词的创作背景:
『傍晚,苏轼在蒙蒙的细雨中来到了清泉寺游玩。寺外有一条小溪,大概在几场连绵的春雨过后,水面稍稍上涨,没过了溪边刚刚抽芽的兰草。松林下的沙路本来就没有泥土,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越发洁净了。』
紧接着,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这首词进行了一番赏析,然后自然地过渡到科学知识:为什么“松间沙路净无泥”呢?答案揭晓了:
『原来,苏轼所到的蕲水,也就是今天的湖北浠水,到处都是平缓起伏的砂岩丘陵。砂岩风化后只能形成沙子,自然就不会有泥啦!砂岩是马尾松生长的温床,因此苏轼笔下的沙路才会穿梭于成片的松林间。』
普及了砂岩的概念以后,接下来作者又为我们讲述了土壤的分类和作用。
其中的土壤内部结构图还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有趣、神秘的“地下世界”。
讲到这里,孩子不但了解了土壤的相关知识,也记住了《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这首词及其相关的事件和地点。
而且,书本的讲解方法非常独特,它将诗词赏析与科学解析融为一体,同时用图解的形式解释了每一个科学知识,简单易懂、趣味盎然。
比如对梅雨的赏析,就像是在聆听一个动人的故事,欣赏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
『梅雨并非总是那么讨喜,它也让无孔不入的空气携带着水分到处飘荡:钻进被子里,被子就发潮了;钻进衣柜中,衣服好端端的就长霉了……于是人们又给它取了一个别名,叫作“霉雨”。梅雨不停地下着,它羁绊了多少行人的脚步啊!南宋的一位古人或许就因此爽约,让赵师秀在雨声和蛙声中开始了一夜漫长的等待。』
科学部分的文字也毫不逊色,趣味性、故事性应有尽有。
比如写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日出日落,潮涨潮平,川流入海,候鸟南飞……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人类也不例外。』
不同风格的语言在这里变换自如,不管是诗词赏析还是科学讲解,都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非常贴合孩子的阅读习惯。
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书中还设置了丰富的趣味小实验,比如制作“无字天书”、制作汽水、测量降雨量等。
有了它们,孩子就可以暂时摆脱手机的“控制”了。
为了让孩子进一步巩固学到的内容,编者们还根据历年中考试卷,整理了单套真题试卷,以文理综合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套《诗词中的科学》,既是一套很好的科普书,也是一套别出心裁的诗词选本:
喜欢诗词的孩子,可以在诗词中学到科学;喜欢科学的孩子,也能在科学知识中领略到美妙的诗意,通过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衔接不感兴趣的领域,做一个知识全面的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