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萎缩性丘疹病——一种罕见的疾病

学术   2024-10-16 17:04   河南  

几个罕见疾病,分享给大家,让更多的人少踩坑。


先说一个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陈芬荣教授分享的病例吧。一位45岁男性,因“腹痛、腹胀9月,加重10天”入院。

现病史:9月余前间断出现腹胀、腹痛,位于左上腹,进食后明显加重,数小时可自行缓解,伴乏力。当地医院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炎。肠镜检查考虑感染,给予药物治疗, 未见明显缓解。10天前加重,不排便,排气减少。

实验室检查:血沉 16mm/h,C反应蛋白:31.53ng/L,凝血:纤维蛋白原5.77g/L,D-D 1308ng/ml。血、尿、粪常规、生化、T-SPOT、甲功、肿瘤(-)。

(以下图片均来自陈芬荣教授所分享病例)

胃窦体交界处糜烂,慢性胃炎。活检病理:黏膜慢性浅表性炎。
结直肠黏膜病变,感染?活检病理:黏膜慢性炎(活动性)
小肠CTE:右下腹局部小肠肠管结构杂乱,局部肠腔变窄,升结肠及脾曲肠壁稍增厚。

腹平片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查体:营养不良,左下腹压痛,肠鸣音稍活跃。

实验室检查:HB106g/L,ALB 30.8g/L,血沉 82mm/h,C反应蛋白:21.40ng/L,凝血:纤维蛋白原584mg/dL,D-D 1140ng/ml。

微量元素、肝炎、HIV、TP、自身抗体、Ig、TORCH、ANCA、心电图、心脏彩超、腹部血管彩超等均正常。

四肢及躯干见多发3-7mm淡红色丘疹,多数丘疹中央凹陷、溃疡、坏死,皮损中央见瓷白色斑块。追问病史,皮损与腹痛同时出现。


治疗方案:加强营养,对症治疗。

???到底是肠道疾病皮肤表现,还是皮肤疾病肠道表现?

皮肤科会诊后建议皮肤活检。


活检病理:皮损处表皮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形,真皮全层胶原均质化,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可见少量血管机化闭塞,真皮中深层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

与此同时,皮疹增多,腹胀加重,肠鸣音减弱。给予胃肠减压、灌肠。

晚间腹痛突然加重,无排便排气。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阳性。

急诊手术:术中打开腹膜可见大量气体逸出,腹腔黄色粪水3000ml,胃肠、大网膜粘连成团,腹腔脏器脏面可见大量脓苔,小肠浆膜面多发缺血区,小肠多发穿孔,约7处,范围自距屈氏韧带3cm至距回盲部100cm处,胃结肠未见穿孔征象。

术中予以抑酸、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治疗。术后第二天腹腔引流液呈墨绿色,不能除外肠瘘。家属拒绝手术自行出院。电话随访证实病人死亡。


最终诊断为:恶性萎缩性丘疹病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又称 Dego 病,致死性皮肤和胃肠道细动脉血栓形成。是一种罕见的血管阻塞性疾病。Degos 等人于1942年首报,多为个案。多见于中青年白种人,男:女约3:1,平均年龄20-40岁。

可能的发病机制:遗传、免疫、病毒感染或凝血异常。

有确切证据的发现有:1、皮肤、胃肠道和脑血管系统中发现了显著的C5b-9沉积;2、干扰素基因标记的高表达。

临床表现

皮肤:最常见,多为首发症状;

胃肠道:近半数累计胃肠道,可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穿孔、梗阻等

神经系统:20%

少见:可累及眼、心、肾和膀胱等。

病理特点:

中小血管的血管炎性改变,血管内皮增殖引起血管狭窄、管腔闭塞,导致组织缺血、变性、血栓栓塞性改变。

治疗方法

无有效办法。可采用抗凝、抗血小板、NSAIDs 药物治疗;或者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者外科手术。

一种靶向药物——依库里单抗——对多系统病变的临床效果,鼓舞人心。

预后情况

皮肤型:15%可长期生存

系统型:2~3年内死亡,一旦出现肠道病变通常在几个月内就可死亡。

死亡的主要原因:腹膜炎(61%);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18%);胸膜炎和/或心包炎(16%)


来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消化内镜科


推荐阅读:

科普大赛获奖动画展示,一站式搞定科普动画长图制作!

上术消化
上术医学消化科,学术资讯、专业知识、指南解读、医考题库、好书推荐尽在上术医学消化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