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辽宁省委常委,晚年说:我从没整过任何人,也没向任何人伸手要过

文化   历史   2024-09-03 20:07   江西  

尉凤英籍贯在辽宁,生于1933年的抚顺,原本一家五口过着幸福而简单的生活,家境贫寒,但胜在父母勤劳,尤其是父亲,就是家中的顶梁柱与经济来源,所有的开销都是他每日劳作于煤矿之上换来的。

然而谁也想不到,在她三岁的时候,一个噩耗传入家中,父亲去世了。没有了他在的日子里,家里少了许多欢声笑语,多了许多忧愁,尤其是母亲

在那个年代,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实在艰难,再小的花销也成了家中的一大笔支出,为谋生计,她每日都极尽辛劳,可仍旧抵不过现实的残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即便后来自己出人头地了,她也忘不了曾经那段艰苦生存的岁月,饥一顿饱一顿已成了日常。解放后,压榨百姓的各股势力已被压制甚至是消灭,再也没有谁能欺压老百姓

阻止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个人价值,并将收入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尉凤英一家人也受到国家各项利民惠民政策带来的福利,生活在一点点发生改变。

20岁的时候,尉凤英已经是一个大姑娘,她感恩于祖国给人民创造利于生活与工作的安稳环境,也希望自己能紧握机会,让自己在职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后于1953年,带着拼搏精神进入到沈阳东北机器制造厂工作。当时的她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可过了一段时间后,同事和领导就发现了她的与众不同之处。

在整个单位里,她的冲劲迅猛,丝毫不输于男子,而且她本人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她不仅牢记每一项工作流程与工作内容,也知道以提高效率为目的

以保证质量为前提,积极思索改进现有生产技术的办法,通过她的不断研究,她终于找到了解决之法,并让单位里出现了第一个自动卡具,那时距离她入厂才不过5个月的时间而已。

这仅是一个开始,此后的尉凤英继续发扬自己的革新精神,除了查找资料,自行实践外,她还会找到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以谦卑的态度赢得对方的认可,愿意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倾囊相授

由此为尉凤英在接下来的七年时间里屡次顺利完成多项技术革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单位整体的生产效率也因她的一次次进步和科研技术的出现而得到更多的提高。她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工作人员,更是一个可被钦佩与宣扬的劳模典范。

在那段令人头疼的动荡时期里,有些干部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尉凤英也没有被幸运女神眷顾。

虽然她不是从一开始就进入到政坛工作的,但其本人具备百折不挠的精神,面对与此前工作的多种不同与环境的不适,她迅速调整状态,让自己在一次次的处理事务中变成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

其政绩大家都看在眼中,组织也期待着她能继续努力,并于1968年,提拔她为辽宁省革委会的副主任,官至副省级。

一个女性,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坐到这个位置上,可见其能力之强,意志之坚定,不过,这还不是她职场的最高峰,1971年,尉凤英在众人的一致推举下,升任为辽宁省委常委。

在为辽宁的发展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后,又担任起全国妇联筹备组副组长等职务,面对女性在当时各项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一事,她颇为关注,并积极发挥自己的个人优势,在这一领域勤勤恳恳,让更多的妇女摆脱旧社会封建思想的桎梏,活出真正的自我。

1977年,尉凤英再次回到生活多年且工作了多年的辽宁,这一次她的身份是辽宁省总工会副主席。

工农是我国大多数民众的职业身份,她就曾是其中的一员,这一事实她不曾忘记,即便自己坐上了高位,她仍认为自己和这个团体密不可分,为尽可能为广大的工人群体送去温暖

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影响,提高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她曾出台不少政策,为工人争取应有的福利。

1993年,在政坛勤勉努力多年的尉凤英任届期满后,从容淡定地离开了热爱的工作岗位,将国家发展的重担安心地交给了继任者

她本可以过着轻轻松松的退休生活,然而心系祖国与人民的她却认为即便自己年事已高,但可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余热,虽然比不上年轻一辈,但有这份心已足矣。

对于别人好奇她对自己在任职期内的工作评价,她自觉无愧于党,不仅是因为自己遵守国法党纪,认真工作,还因为她洁身自好,只收国家发放的工资,享受的待遇,不曾向任何人伸手要过。此外,她也曾经历过特殊时期,据她自称,不管再难,她都没有自己整过或帮别人整过任何人。

程哥读史
专注更新历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