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剧节首登北京艺术中心:不著一字,尽得精彩

文化   2024-09-05 18:06   北京  



金秋九月,
将有两台享誉世界的默剧
登上北京艺术中心的舞台
——英国再·剧团的音乐肢体剧《笑忘书》
以及瑞士巴卡拉小丑剧团的《欢喜冤家》。
《笑忘书》自2017年在伦敦国际默剧节首演至今,
已在全世界演出了150多场;
《欢喜冤家》更是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
进行了700多场演出,
赢得了14个国际奖项,
包括太阳剧团奖,广受好评。
一个下午的时间,
不出剧院,便可连看两部。
有欢笑,有感动,
一起感受默剧跨越语言的精彩。






2017年,英国再·剧团的《笑忘书》在伦敦国际默剧节首演,同年于纬度艺术节以及爱丁堡艺穗节演出,迄今已在全球范围内巡演150多场


《笑忘书》是一部充满能量和欢声笑语的作品,探讨了当记忆消失后还会剩下什么。故事发生在主人公汤姆55岁生日那天,生日派对前,他在更衣时,逐渐黯淡的记忆片段交织在了一起,让他重新焕发活力,由此展开了一段关于友谊、爱情和愧疚的感人故事。


《笑忘书》剧照


《笑忘书》的创作灵感源于一个问题:“当记忆消失后,还剩下什么?”该剧在历时16月的创作过程中,与阿尔茨海默症协会以及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教授凯特·杰弗里合作,深入研究了记忆和失忆症,这也成为了该剧的创作基础。虽然通过表演艺术呈现神经科学的这种主题并不常见,但这为阐述“记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导演纪尧姆·皮格,也是再·剧团的创建者,深入研究了法国现代默剧大师艾蒂安·德克鲁的形体哑剧,他评论道:“《笑忘书》讲述的并非痴呆症本身,而是生命的脆弱,以及当记忆消失后所有人都拥有的那种永恒的东西。我们与凯特·杰弗里教授合作,访谈痴呆症患者及其照看者,最终完成了一段令人振奋的旅程,走近了一颗衰弱的心灵,但在这段旅程中,破碎并不意味着溃败。”
该剧由英国艺术委员会资助,由伦敦国际默剧节、伊斯特利焦点剧场、南山公园艺术中心共同委约创作,由肖尔迪奇市政厅、林肯排演厅和哈林盖地方议会共同支持。



默剧《欢喜冤家》的编剧卡米拉·佩西和西莫内·法萨里相识于瑞士迪米特里戏剧学院(Accademia Teatro Dimitri)。毕业后,他们各奔东西,在异国的不同马戏团和歌舞团演出。2004年一个偶然机会下,二人合作完成了一场杂技表演,此后各自从马戏团离职,一起合作创办了瑞士巴卡拉小丑剧团,并携手创作了该剧团的首部长篇作品——默剧《欢喜冤家》,合作至今。


《欢喜冤家》剧照 ©Pieve Calletti


《欢喜冤家》的创作灵感来自于默片时代的电影。两位现代滑稽演员登上空旷的舞台,用迷人的肢体语言和恰到好处的幽默演绎出令人捧腹的永恒经典。这是一场非凡的肢体表演,融合了当代小丑表演、戏剧和马戏元素;这是一场精彩、温情而巧妙,且充满诗意的演出,没有只言片语却将我们带回到童年的严肃认真和无邪烂漫之中,让您在离开剧院后还能笑个不停。有媒体评论道:“一部一定要看的剧目,他们从基顿、费里尼和卓别林那里汲取的灵感,永恒的搞笑故事和出色的杂技表演令人深深着迷。


默剧《欢喜冤家》是2011年、2013年、2015年

阿维尼翁戏剧节售罄之作 ©Pieve Calletti






众话默剧


2024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首次推出“默剧节”,打造以“无台词、多学科的当代视觉戏剧艺术”为定位的节中节,为观众呈现包括肢体剧、木偶/动画、面具戏、小丑戏、物件剧等多元特色默剧作品。


默剧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以及各种戏剧元素的运用,巧妙地构建出一个没有常规语言的表演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观众被引导进入演员所创造的独特空间,体验到其他艺术形式难以传达的深刻情感和氛围。默剧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聆听专家们的解读


《笑忘书》剧照



古月(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副教授、偶剧教研室主任):

默剧是戏剧中有着独特魅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的高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依赖语言推进戏剧呈现;二是表演中一些静默的时刻,体现着对生活和人性至深的观察、理解和表达。默剧丰富的戏剧行动语言,帮助观众通过整体的戏剧氛围和演员的形体、相互动作,看懂人物和剧情,“润物细无声”地体验和感触角色的内心世界。此外,生活中一些特定的静默时刻也会被艺术家发现并呈现到舞台上。


在不依赖语言方面,偶剧有其独有的优势——偶形象的象征性和直观性将创作者想叙述的内容以特定的形象直接呈现。这些不需要语言的高级时刻均促使创作者付出更多心血去创造。西方戏剧中的偶实际经由东方传统木偶传入。相较而言,它们的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制作与表演方面,中国传统偶制作精良,机关设计巧妙,操控表演的技能系统化、规范化,代代相传。而西方偶则在制作和表演方式上灵活多变,学习者易操作,同时能给予观众极大的遐想空间;二是在舞台呈现方面,中国传统偶根植于中国传统戏曲,而西方偶剧以西方戏剧为依托。中国传统的木偶技艺古为今用,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演员操控偶的能力和水平,也能给中国现当代戏剧以及戏剧人才培养贡献力量、给予创作启发。


默剧节将精彩演出凝聚一堂,不仅为观众带来绝佳的戏剧享受,还能够加强创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为未来创作激发出更多的灵感。


《笑忘书》剧照



郗望(青年导演):


默剧是视觉的相对于其他需要文字“解码”的艺术来说更直接、轻松。在我的母校法国贾克·乐寇国际戏剧学校中,有大量来自默剧的动作分析和表演课程,最精髓的点在于——“模仿”(法语mime的词根就是模仿的意思),演员模仿现实在观众脑中创造幻象,从而进入戏剧情境,是可看可感的,而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我认为戏剧表演中肢体和语言都非常重要,戏剧的呈现不是回避或夸张(肢体/语言)某一元素风格,而是通过演员的各种身心技能综合呈现,来调动观众的所有感官感受。
肢体在叙事表达中并非要超越语言,最好的状态是身心合一。“声台形表”不可分割,强行分割是反人性的。在某些时候,相较于被语言和头脑困住从而显得不可信、不打动人的表演方式,表演中欠缺的可能正是身体的本能和感受。


《欢喜冤家》剧照



武六七(默剧演员):


当你沉浸在默剧的表演中时,就会发现自己与创作者之间产生了一种默契。这种无声的交流超越了语言,通过细微的动作和表情传递着丰富的情感。观众不仅是被动的观察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填补表演中未言明的部分,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观剧体验


小丑戏是一种与观众时刻保持紧密联系的表演形式。在这种表演中,舞台与观众席之间的界限被完全打破,演员始终感受并回应观众的存在,赋予表演极强的临场感和即兴发挥的元素。小丑戏的核心在于小丑会放大自己的情绪和缺点,并将这些缺点转化为故事发展的动力——通过展示不完美和失败来打动观众,运用夸张的表现放大那些人们日常生活中可能羞于面对的缺点和错误,让观众在欢笑中看到人性的真诚和勇敢,感受到深刻的共鸣。


温馨提示
1、北京艺术中心购票方式

北京艺术中心的演出票有线上、线下、电话三种购买方式。

(1)线上购票:登录国家大剧院或北京艺术中心官网电脑端、手机端,或国家大剧院智慧管家微信号在线购票。购买成功后,有上门自取和快递配送两种取票方式。上门自取的地点有两个:一是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国家大剧院北门售票大厅;二是北京艺术中心售票处。开放参观和演出期间,无晚场演出安排日10:00-17:00;有晚场演出安排日10:00至当日演出开始。

观众也可以通过国家大剧院官方授权票务代理机构(大麦网、猫眼演出、大眼睛票务、保利票务)进行购买。

(2)线下购票:您也可以选择到现场购票。现场购票地点有两个:一是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国家大剧院北门售票大厅,二是北京艺术中心售票处,售票处开放时间为:无晚场演出安排日10:00-17:00;有晚场演出安排日10:00至当日演出开始。

(3)电话购票:订票热线:010-66550000,电话预定时间为:每日09:00-20:00。

2、2024北京艺术中心专享新客优惠

新客购票专享福利,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详情。


3、北京艺术中心公共交通信息

(1)地铁一号线八通线通州北苑站A口(东北口)出,通州北苑路口南公交站换乘317路到小圣庙桥东公交站。

(2)地铁六号线北运河西站B口(东北口)出,地铁北运河西站南公交站换乘317路到小圣庙桥东公交站。

(3)市郊铁路S1线(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乔庄东站出,京东运乔建材城公交站换乘317路到小圣庙桥东公交站。

(4)周末及节假日,通游专线1和通游专线2服务三大建筑(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接驳地铁1-八通线、6号线、7号线,进一步方便乘客往返于三大建筑的出行。

(5)摆渡线路:周末及节假日服务于三大建筑

沿途设站:上码头路南站-上码头路(大运河博物馆)-上码头路北站(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艺术中心)
  运营时间:上码头路南站 节假日9:30-19:00,平日停驶

票制票价:执行常规公交票制票价

(6)接驳车:2024年4月20日起,根据演出排期,为观演观众提供自地铁6号线东夏园站至北京艺术中心的接驳车服务。接驳时间为演出开演前1小时至结束后半小时,观众可凭演出票或购票信息免费乘车。




点击“阅读原文”,官网购票~


图片提供:英国再·剧团、瑞士巴卡拉小丑剧团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官方微信,与您一起艺术改变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