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撃上方“工聯議員”關注哦
書面
質詢
加強建築業安全管理科技應用支援
立法議員梁孫旭|2025.1.10
第2/2023號法律《建築業職業安全健康法》自2023年11月正式實施以來,對建築業的安全管理人員設置、准照制度及處罰措施等方面進行了規範,有關從業員肯定政府多年來推動建築業安全的工作。該法律至今已實施逾一年,安全管理人員在實際執行工作中面臨諸多困難,甚至擔心被吊銷執照。為此,期望政府能根據實際工作情況,針對工地安全適時提供支援,以確保安全管理人員能更有效地履行職責。
本人近期接獲前線安全管理人員的反映,指出雖然他們在工地上擔當著安全管理的推動者角色,但在實際工作情況上,工地有多個位置會同時施工,施工人員流動性高,亦有部分人員心存僥倖心理,不配合安管人員安排施工;此外,亦未有向安全管理人員提供清晰指引,安全管理人員往往處於較為被動的地位,這也使得他們在現場執行工作時倍感無力。再者,一旦發生意外,安全管理人員或會面對註銷執照的情況。對此,工地的安全運作實際上需要各崗位人員的共同協作,建議有關職權部門細化相關責任清單並出台相關指引,以多層級人員管理推動職安健的有效落實。
另外,根據《建築業職業安全健康法》第四條的規定,承造商及分判商除需監督安全管理人員執行其職責外,還需向其提供妥善執行職責所需的一切協助、設備、設施及資料。值得參考的是,目前內地“智慧工地”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建築工地,包括智能安全帽人員定位系統,該系統可查詢工人活動軌跡並進行靜止通報;以及塔吊、卸料平台、升降機等設備的實時監測系統,這些系統能隨時記錄設備運行數據,並在出現異常情況時發出預警訊息,從而有效減少安全隱患和事故發生的風險,這些科技手段的應用,無疑為建築業的安全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亦能為安管人員工作提供協助。
而根據鄰近地區經驗,近年香港特區政府先是要求總額超過港幣3,000萬元的公共工程合約必須採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隨後又向私人工程項目提供相關資助,涵蓋系統採購、維護人員增聘、技術支援及採購支援等方面。這些措施的有效實施,為提升建築工地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援。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針對建築業安全管理人員在執行工作中面臨的諸多困難,政府如何檢視現行的實施情况及從業員的困難,並出台更具體的支援措施,以保障他們的就業權利,確保他們能更有效地履行職責?
二、近年特區政府與團體合辦的“建築業安全施工獎勵計劃”有新設“智慧工地與科技創新應用”組別,可見以創新科技模式管理工程職安的概念已逐步在社會擴散。鑒於內地及香港特區“智慧工地”技術在提升建築工地安全管理方面的成功應用,請問現時本澳“智慧工地”技術在建築業的應用現狀如何?對於加強建築業的安全管理,特區政府未來會否有具體的政策措施作支援,尤其是科技應用方面?
延伸閱讀
請
關
注
關注
工聯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