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儀促檢討“噪音法”,加強打擊生活噪音滋擾

文摘   2024-11-25 19:00   中国澳门  

點撃上方“工聯議員”關注哦



書面

質詢

促檢討《預防和控制環境噪音》法律加強打擊生活噪音滋擾

立法議員李靜儀|2024.11.8

《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23》顯示,自《預防和控制環境噪音》法律生效後,噪音投訴個案總體呈上升趨勢,疫情期間更顯著升高。雖然報告指出,近兩年相關投訴已逐年回落,但2023年的投訴數字仍然與疫情前各個年份相比要高。2023年,整體投訴個案總數達10,538宗,比2022年減幅5.2%,室內裝修和工程的投訴都有所減少,但當中,「談話及喧嘩」達4,256,比2022年上升20.3%,情況值得關注。


按環保局統計數字顯示,長年以來,噪音檢控數字佔整體投訴數字約1%,比例偏低,儘管當局強調「檢控率與鄰近地區的情況相若」,但噪音對居民生活作息影響甚深,其中,社會生活噪音的檢控率於2023年更只得0.9%,故此有必要打強打擊生活噪音滋擾。


夜間生活噪音尤其影響居民,已有不少居民反映,在靠近民居的休憩區,經常聚集不同人群飲酒、喧嘩,警員到場處理後,雖然情況有所收斂,但個別情況很快又死灰復燃,期望當局進行具有阻嚇性的跟進和執罰。


《預防和控制環境噪音》法律生效將近十年,雖然政府曾經作出一次修改,但隨著不同生活習慣的人士在澳門工作或旅遊的情況有所增加,生活噪音問題仍然滋擾著居民,當局應適時檢討相關法律,持續優化執法流程及方式,完善及統一投訴處理機制,對不同類型噪音源制定相應的措施,對噪音黑點加強法律的普法宣傳及巡查工作,預防和減低噪音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維護居民的休息權益。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2023年本澳錄得整體噪音投訴數字相比疫情前任何一年仍然較高,檢控率仍然偏低,尤其社會生活噪音的檢控率處於近年較低水平,原因為何?對於偶然或短暫發出噪音的個案,不排除執法上存在客觀困難,又或會以勸喻的方式處理,但對於經常重覆出現噪音投訴的個案或地點,當局會如何有效跟進?

二、一些靠近民居的休憩區,在夜間經常聚集不同人群飲酒、喧嘩,即使警員到場作出勸喻,當局曾表示不少情況都因未能發現噪音或未能接觸投訴者而歸檔,相關情況很快又死灰復燃,目前當局經常接獲噪音投訴的黑點有哪些?當局會否加強在這些地點主動巡查,避免有關人士影響居民?

三、《預防和控制環境噪音》法律生效將近十年,因應社會發展實施經驗,例如對於測量噪音的標準、低頻噪音規管以及其他待完善之處,當局會否就《預防和控制環境噪音》法律作出全面檢討,以研究修訂的必要?










關注

工聯議員

工聯議員
工聯議員辦事處是議員和市民溝通的重要橋樑,當市民遇到民生問題,可以向議員反映求助, 我們會提供諮詢和協助個案處理服務,為市民排難解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