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美娟:五看《茶馆》

文摘   2024-11-07 22:12   安徽  

北京人艺的《茶馆》标志了戏剧舞台上经典艺术的回归,证明了经典艺术形象通过艺术传承而完成的第二代品牌的确立。

经典艺术形象一再生发其独有魅力,这是今年10月14日我观看了北京人艺的《茶馆》后的强烈感受。
作为一名观众,我对一个文艺院团长期关注,吸引力无非来自以下几点:一是其有具体鲜明的院团管理理念;二是其有经典佳作,代代相传;三是其有拿得出手的专业艺术人才队伍。依我看,目前北京人艺大致都做到了。观众想看戏的目的也很简单很具体,有时甚至就是冲着某部戏某些演员的演出而去的。这一点,《茶馆》也基本做到了。

《茶馆》这出戏最初是在1958年首演的。根据老舍先生反复修改的剧本,经由焦菊隐和夏淳创造性的导演。这个版本的演出成就了北京人艺一批顶顶有名的好演员,于是之、郑榕、蓝天野、黄宗洛、英若诚、童超、胡宗温等。他们创造的舞台角色,有的贯穿全剧,有的仅仅出现于一幕,但都成为《茶馆》演出史上不可取代的经典形象。1979年我刚从上戏毕业没几年,曾在电视上看到过转播这版舞台剧。当年虽是小小的一台黑白电视机,但留下深刻记忆的全是演员们的精彩表现:于是之扮演的王利发开场时满台生辉,职业性的两只手臂微微上抬,一副忠厚、勤劳的做派;黄宗洛扮演满人松二爷,见到人不断地用满族礼仪互相问好的动作;胡宗温扮演的穷家女儿被卖给太监为妾,出场时,观众先见到一只年轻小姑娘的手紧攥住门框不愿意进去,被拉得无奈才慢慢让观众见到了真人……这些人物出场时的艺术处理,细腻入微,曾在同行口碑中广为流传,至今难忘。其实,观众记得住的都是艺术细节。

1958年演出版《茶馆》 北京人艺图
1988年,由上海文汇报社牵头,北京人艺携五台大戏来沪,《茶馆》压台,真是轰动沪上。我得以亲眼瞻仰前辈艺术家们的风采。郑榕老师在第三幕中那句“现在有了花生仁,可牙又没了……”的台词,英若诚的那一声“我办的那是一个大托拉斯”,“大、托、拉、斯”那几个英译汉字,讲得又夸張又土鳖的腔调,活脱脱是“这一个”人物说出来的。记得当年看戏回来,一段时间内我们剧团里大家都在学着模仿,既觉好玩又很崇拜前辈艺术家塑造人物的高超能力。
1999年后,我在京参加影视拍摄工作期间,慕名而去观看了林兆华导演的《茶馆》那一版。剧本与焦、夏本不同,采用了老舍先生的全本。从那个版本开始,由我的同辈演员们开始登场担纲主演,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冯远征、何冰等,他们既有传承又有这代演员们的全新气质,舞美设计上斜歪的屋顶体现时局的摇摇欲坠,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这一版后,前辈艺术家们的演技依然在人们口中传颂,仿佛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神话传说;北京人艺的第二代演员于前辈艺术传承中,有学有创渐成气候,也让观众充满期待。

林兆华版《茶馆》 北京人艺图
一晃25年过去。今年,北京人艺又是携五台大戏南下,参加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茶馆》打头。我看的是首演。这一回,《茶馆》的艺术处理和剧本又遵循回到了焦菊隐导演当初的修订版,原汁原味地再现了焦、夏版的舞台魅力。也许是同行的缘故,观看的过程中,我心里一直涌动着感动与感慨。北京人艺的同行们,也是我的同辈艺术家们,他们从上世纪90年代末接手主演《茶馆》开始,延续不断地传承着北京人艺的艺术精神和血脉,到如今,他们已然进入了艺术形象创造的自由王国。欣赏一出戏,不仅仅在戏的内容上有教育意义和感染力,同时,或者说更重要的,能够让观众有一种艺术表演上的享受,才称得上顶流的戏剧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就如我们行内经常说的:看得见表演的戏。梁冠华和于是之,濮存昕与郑榕,杨立新和蓝天野,何冰与英若诚,冯远征和黄宗洛。两代演员同一个角色,在我的眼前与内心里交替浮现。这也是我自己的观剧史上一次有意思的丰富感受。

记得还有一个版本的《茶馆》,我是在乌镇戏剧节上观看的,孟京辉导演,文章担任主演,那年乌镇戏剧节的开幕大戏。超现实的舞台美术设计,演员需在一个随时可以滚动的超大金属圆球上表演,爬上爬下。同时还边说着台词边表演,有明显的形体动作难度和表演技巧难度。这是形式感极强的一出当代《茶馆》解读。导演别出心裁,在某些场次还加进了一些当代艺术元素。观众坐在剧场里,时而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这到底是不是《茶馆》?可喜的是,在令人目眩神迷的形式中,我依然看到了演员的表演功力,见识了演员文章对戏剧的理解。他的表演状态是全情投入的,从他在舞台上那个硕大的金属圆环上奔波时的专注神情,他在舞台上的形体撑控能力,让我觉得他不是来舞台票戏的影视人,那个瞬间,他是一位戏剧人,他在舞台上让观众看到了眼睛里的泪花,看到了表演的实力,而不只是摆一副人形状态的模样。

孟京辉版《茶馆》 孙竞尧 摄
一段时间以来,话剧舞台上百花齐放,良莠不齐。有些戏剧舞台中看不到演员的表演功力,见到的只是活报剧式的块状形态,话赶话的急躁而缺失细腻深刻的表演内涵。这次北京人艺的《茶馆》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标志了戏剧舞台上经典艺术的回归,证明了经典艺术形象通过艺术传承而完成的第二代品牌的确立。
时代在发展,风起云涌,时起时伏。文化现象与风格流派的相互促成,当然也不会躲进小楼自成一统。艺术创造与社会时尚风潮会互溶互惠,互为影响,但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留得下来的,当然是经过艰难攀登到达险峰峻岭的艺术经典。

作者:奚美娟

图片:王凯、网络图

编辑:沈毓烨

约稿编辑:殷健灵

责任编辑:华心怡

栏目主编:朱 光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新民艺评高不冷 低有格

《新民晚报》的新民艺评,是上海首创力推青年文艺家和评论家的平台,同时兼具艺术导赏与普及的社会责任。


禾言电影往事
让文字在指尖跳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