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学霸还要不要管学习?
这是一个知乎的热门问题,被浏览超过556万次。
其中,网友@凡人一个 分享儿子去年考上了清华,他总结了自家的教育方法,收获超6000次收藏,近3000点赞。
本文转载自知乎网友 @凡人一个
这位爸爸说,娃并不是天生的学霸,但掌握适当的方法,普娃也能开花结果。我家儿子去年考上清华,上了一个学期的大学,前两天第一学期的积点出来了,3.95分(总分4分),在班上排第二。我们的求学过程大致是:二流小学,准一流的初中,一流的高中,超一流的大学。一步一步走上来,孩子的努力是最主要的因素,但要说家长完全不管,那也不符合事实。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天才或者生而知之者是有的,但那是少数,大多数孩子都是普通孩子,需要一点点的培养。家长的管,我们家主要就是起一个引路人的角色,确保孩子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不要走歪。像小树苗一样,只要确保他在向上长,就不愁他长不高。早晚都会成才,不用太急。一路走过来,我认识的好几个孩子,家长用力过猛,树长岔头了,挺可惜,都是很聪明的孩子。我们这个年龄,只能生一个孩子。一个样本的成功,不能代表方法论正确,因为偶然因素太多。但是近二十年走下来,还是有一些因素在反复起作用的。为人父母是人生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也是少有的不需要任何培训就可以上岗的角色。下面跟大家分享我家重点抓的五件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和借鉴。孩子认字很早,上小学前读一般的儿童读物就不需要拼音了。一开始想法很简单,不管什么学科,本质上还是在理解它在说什么。题目都看不懂,还做什么题?早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将来上学有帮助。再加上我们有个好保姆,每天能用手指着字给他讲故事,不知不觉孩子就认识很多字了。记得有一次开车在路上,孩子指着路牌说这是某某路,吓了我们一跳,因为这几个字我们没教过。后来分析应该是保姆指着读时他自己记住的。后来发现认字早还有一个隐含的好处,就是他读书多。认字早,就会翻书,有意无意我们还会向别人炫耀一下,搞得有段时间就爱看书,其他事情都不感兴趣。孩子考上大学后,跟他闲聊,说大学没高中那么紧张,应该抽空读些书。令我们惊奇的是,我提到的书他大多都读过。他妈妈感叹原来以前他说忙都是假的,否则他哪有时间读那么多书。读书多,知道的道理就多。不管认同不认同,至少知道有这么个道理。因此在孩子最逆反的年龄,我们还是能讲通道理的。即使当时他不同意,过一段时间会跟你讲,什么时候你说过什么话,现在看,是对的。有些话我是很多年前跟他讲的,他竟然还记得。我们家从初中开始,经常会讲这样的话:“我现在来讲个道理,你不一定要认同,但是要记住。以后大了,遇到类似的情况的时候,至少知道有这么个说法”。很多孩子油盐不进,那是因为他知道得少。小脑瓜里就那么三瓜两枣,连个选择都没有,只剩下认死理了。孩子成长总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的作用就是这种时候能帮一把。
我们六年级的时候,算术一塌糊涂,主要就是计算错误。老师和周边朋友都说小男孩就这样,爱粗心。小孩子自己有时解释也是“粗心了”。我们总是不自觉的给自己和孩子戴一顶帽子,帽子一旦戴上去,可能一辈子都脱不掉。我跟他说,这世界上没有粗心一说,有的只有训练不足。我们弄了500道题,一开始一天做10道,错两道以上就要再做10道。后来变成只允许错一道, 再后来不能错。半个学期之后,计算就再也不错了。我后来和孩子多次谈论过这件事,共识是:不管什么事,没有天生的不行,只要想办法,肯行动,总能行。有好几次孩子是主动谈起这件事,应该对他触动很大。高中学习遇到很大困难时,孩子能够一板一眼的往下走,应该和这个经历有关。作业有老师看着,不用天天盯,自己烦,孩子也烦。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帮他梳理,想办法解决,不能指望老师。老师一个班有几十个孩子,不可能一个个分析到位。而父母只有一个孩子,是最有可能给孩子找到最佳方案的。我家英语一直不好,总给他讲英语是最好拿分的,就那么多知识点,一类类梳理清楚,搞清楚自己哪里不行,多练习就可以了。但是效果总不好,到初一的时候都开始有点厌烦英语了。
其实大人也是一样,那时工作上刚开始接手一个新业务,同事们总跟我说:老大,你那套不灵,我们以前都试过。方法不灵,都是细节没做到位。那段时间一有闲就帮他把英语所有的错题整理到一起,然后把他分析哪些地方错得多,需要怎么去搞。几轮下来,英语成绩就慢慢上来了。这也是最后一次帮孩子弄具体的知识了,后面都是他跟我们说,这次考得不好,主要是哪些知识点有问题。后面会找老师补补或者做什么练习。不管大人还是孩子,只要自己用一个方法论成功一次,就会一直坚持下去的。父母就是要带着孩子成功一次,让他建立信心。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对孩子来说,成功才是成功之母。那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成功的孩子,都不是普通娃。我们一直认为自己孩子就是一普通娃,做什么事,就要做成。每做成一次,孩子的自信就会增加一分。孩子考钢琴十级在初二,十级的练习曲很难,练很长时间都没进展,功课又多,孩子提出来要放弃。我跟他讲什么事都是差最后那么一咬牙,如果这件事放弃,前面那么多年的努力都白费了,你总不能跟人家吹牛你钢琴过了八级吧?还不如把学习放一下,拼一把冲过去。孩子同意了,记得他练得最狠的时候,手腕都肿了,最终十级顺利通过,学习似乎也没拉下。钢琴十级本身没啥用,但孩子从中学到的的东西应该是终身受用的。后面很多次,我都跟他说,你当时过十级挺牛逼的,咱们总结总结有什么做得好的地方,以后坚持。再后来考上高中之后,我又让他总结过去的学习经验,进初中时200多名,毕业时能到前几,一定是哪儿做得很好,记下来,以后坚持。考上大学后,我又跟他说,进高中时200多名,出来时又是前几,人生前二十年应该是逆袭的二十年,值得好好总结。这些总结我们都没看过,也不知他总结出什么东西。去年元旦晚上,他突然跟我们说,自己要去写总结。说自己每半年写一次总结,已经成习惯了。做父母的,这一刻,真的非常欣慰。孩子总要离开自己,我们不可能一辈子盯着他,小时候一直看作业,长大怎么办,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想辙。我们从小就规定晚上9点就必须睡觉,这个规定一直坚持到高中才改成10点。因为这个规定,我们家从小就想尽办法把作业早点做完,虽然字写得龙飞凤舞,只有他自己才认识,但至始至终我们没有为完成作业烦过。作业拿过来签字,我们都不检查,错就错了,平时错总比考试错强。上大学了,偶尔联系一下,大部分回复都是在做作业,把作业尽早赶完已经深入骨髓了。手机也是一样道理,孩子总归要离开我们,在我们还能帮他形成习惯时不让他用,离开我们后报复性成瘾如何解决?我们家从初中就一直用手机,只是我们规定睡觉必须把手机放在父母身边,另外如果成绩大幅下降,手机要停用到成绩恢复。到高三最紧张的时候,他妈一直建议控制手机,也没有停过。大学一个学期下来,成绩远超我们希望,说明离开了我们的控制,他也没有沉迷于手机。在这一层应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小就应该让孩子有每周两次的体育锻炼。足球,游泳或者其他什么,孩子喜欢就行。纠正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晚睡。在这一层应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能够遵守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在这一层应引导孩子阅读相应的读物,并在日常生活中对错误的行为进行纠正,比如撒谎。在这一层应该帮助孩子锻炼持之以恒,专注于做一件事的能力。比如小时候无论多难的积木都要把它搭成,比如自己想学的爱好一定要坚持。一个人只要能够坚持年复一年的专注于一件事,总会有所成就。这一层要培养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某种意义上就是所谓的成绩。但是能力和成绩还是不一样。这两者就像物理上的功率和功的区别。小时候要注意引导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注重把更多知识点学到85分的能力而不是把少量知识点学到99分的能力。
瞎总结的。窃以为很多家长最底层的建设一点没做,上来就朝着最高目标努力,结果事倍而功半。正如评论区所说,所有的总结可能都不对,孩子自己好才是最根本的。但做父母的,不往自己脸上贴点金,岂不是锦衣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