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HMUers们,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安全问题也愈发凸显。在这个特殊的季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业科研,更要提高安全意识,保护好自己。
今天,跟着研小编一起来聊聊冬季防溺水、交通安全和人身意外安全那些事儿吧。
冬季防溺水,警惕冰面陷阱
“
冬季天气变冷,温度偏低,河道、沟渠、湖泊等处水面结冰,极易发生坠冰溺水事故。
1
冰面危险知多少?
1.冰面光滑、易碎,冰水寒冷,一旦不小心落入冰窟中,施救难度非常大。
2. 冰面的承重能力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在你伸出脚试试冰面结不结实时,实际上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3. 如果冰面被积雪覆盖,则无法判断冰面情况。
4. 在流动河道上结冰的冰面,由于河水水位会随着水量的大小发生变化,冰面下会形成2—3厘米的“真空”。岸边水草和冰混杂在一起,看似坚固的冰面其实隐藏着危险。
2
牢记防溺水“六不”
1.自我约束,安全第一:切勿私自进行滑冰、滑雪、下水游泳或冰钓活动,避免因缺乏监管而陷入危险境地,让每一次户外探险都充满安全保障。
2.结伴需谨慎,同行要合规:不要随意与陌生人或未经同意的朋友结伴滑冰、游泳,确保每次出行都有可信赖的伙伴,共同遵守安全规则。
3.家长监护,安全护航:在没有家长或成年人的陪同下,坚决不滑冰、不游泳,让成人的经验和判断为你的户外活动保驾护航。
4.安全设施,救援保障:坚决不去那些没有安全设施和救援人员的水域进行滑冰、游泳,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有人能够及时施以援手。
5.熟悉环境,规避风险:不要冒险前往不熟悉的水域,未知的环境可能隐藏着无法预知的危险,熟悉的环境是安全活动的前提。
6.救援有方,理智先行:若遇他人溺水,不要盲目擅自下水施救,应立即寻求专业救援,理智行动,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
冰面落水防范与自救指南
交通安全,从我做起
“
冬季道路结冰,交通事故频发。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大家遵守以下交通规则:
1
行走篇
1.雪天出行时,应戴手套并穿着保暖的衣物;路面湿滑,记得换上有凹凸深纹的防滑鞋。高跟鞋接地面积小、硬平底鞋摩擦系数小,都不是好选择。
2.注意小步慢走别奔跑,最好学企鹅走路,身体微微前倾,走路时两脚分开,重心下沉,手在两侧保持平衡,不要插在口袋里。
2
骑行篇
1.戴好头盔,保持注意力集中,减速慢行;骑车过程中不要猛捏车闸,不急转弯。
2.给车胎放点气,增加轮胎与地面摩擦力。
3.尽量选择有干雪、湿雪的路面骑行,冰面千万别轻易尝试。
3
驾车篇
1.慢行车 缓刹车:冰雪路面车轮容易打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速要慢,避免猛加速或猛刹车,油门要缓缓踏下或松开,制动以点刹为主,轻踩轻抬。尽量走有车辙的路线,不要轻易尝试走被冰雪覆盖、路况不明的路段。
2.保持车距:冰雪地面阻力很小,跟车距离太近很难在短距离内刹住车,容易造成追尾事故。如果路途中正在下雪,视线会受阻,一定要提前给出汽车信号灯,确保周围车辆能有充足时间反应,自己也要注意观察前、后车辆的信号灯状态,及时保持安全车距。
人身意外安全,防范于未然
“
随着冬季的来临,家庭用电、用火、用气的频率和风险也随之增加。为了确保我们的安全,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用电、用火和用气安全指南,让我们共同守护温馨家园,安全过冬。
1
用电篇
1.使用电暖器、电热毯等取暖设备时,不要覆盖物品,防止过热引发火灾。
2.插头、插座要完好无损,不要随意拉接电线,避免短路引发火灾。
3.用电设备使用完毕后,记得拔掉插头,避免长时间待机引发安全隐患。
4.定期检查家中电线、开关,如有老化、破损,要及时更换,确保用电安全。
2
用火篇
1.使用火炉、煤炉取暖时,要保持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2.烤火时,火源附近不要放置易燃物品,以免引发火灾。
3.熄灭炉火时,要确保火星完全熄灭,避免复燃。
4.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保持室内通风,防止燃气泄漏引发爆炸。
3
用气篇
1.使用燃气时,要保持室内通风,防止燃气泄漏。
2.定期检查燃气管道、阀门,如有泄漏,要及时报修。
3.燃气灶具使用完毕后,要关闭阀门,防止意外发生。
4.不要在燃气设备周围堆放杂物,以免影响通风,造成安全隐患。
快乐过寒假,安全不“放假”
希望通过研小编的分享
能为大家敲响安全的警钟
也为假期的生活增添一份安心与保障
安全在心,假期开心!
END
制作:研究生学院新媒体中心
编辑:刘晓飞、任月蓉
校对:周席、左金石
来源: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