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上世纪,轮式战车已经崭露头角,法军等都有不少装备,尤其南非还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道路,机动性火力兼顾。但新一代重型轮式装甲战车江湖,首个最成功和规模最大的可能要数瑞士公司莫瓦格Mowag 的Piranha III,食人鱼轮式战车/装甲运兵车,重量高达25吨。
后来,该车被美国海军陆战队相中,成就了LAV-25步兵战车,继续打造则由加拿大通用汽车防务公司和美国通用动力公司操刀完成,成就了斯崔克装甲车,当然这轮式战车相对主战坦克而言,不大引起军迷过多关注,就连翻译也是五花八门,史瑞克,斯瑞克,斯崔克,斯莱克斯,斯赖克斯啥都由。本文文字约1520字,附图90多图,欢迎转载转发。
相对来说,Stryker轮式战车较LAV-25防护力有较大的提升,LAV 防护能力仅能够抵御来自正面的7.62毫米穿甲弹,以及来自其他方向的7.62毫米普通子弹。而Stryker战车在加装了陶瓷装甲后,能够实现全方位防御14.5毫米口径的子弹。
岔开一下,美国陆军轮式战车五花八门,品种繁多,绝对比坦克要来得丰富,加上各军种需求不一,又催生了很多小批量战车,还有加拿大陆军等也有需求,有时候又有所小差别,就Strykers系而言,完全一清二楚能识别的,估计坦克装甲车辆这方面功力绝对不会浅。因为其自身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战车家族。
太多规格型号了,这里就着重分享一些M1296“龙骑兵”步战车的美图,基于标准版的M1126型基础之上,大幅度增强火力改进而来,2016年交付测试和评估,大量服役,在各斯特瑞克旅效力,是美国陆军新机械化旅的基础。
美军多年治安战表明,原先的M1126 Strykers上的12.7mm机枪是不错,但碰到小型工事装甲目标就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呼叫空中支援,美国陆军爱干的事情,地面部队有时也觉得自己火力不足往往会失去战机,而对应的空中力量有些疲于奔命。
怎么办,那就加大火力呗!于是在2015年,重火力的需求应运而生。30mm Mk.44 大毒蛇II型 30毫米无人炮塔版步战车也就这么出生了,整车也多了2吨,悬挂系统也做了相应升级。
配350马力卡特彼勒3126柴油发动机,艾利森自动变速器,6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动力包可以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拆卸和重新安装。驱动配置可以在8X4与8X8之间切换,如果有需要,当遇到崎岖地形道路。车组2人,可携带9名大兵,差不多是全副武装的步兵完整小队,他们可通过电动尾门上下车。
新车被命名为XM1296,代号“龙骑兵”,炮塔为Kongsberg MCT-30型,后改名叫RT40。这新玩意能有效地攻击3000米范围内的轻型装甲目标,可发射空爆弹,可攻击躲在战壕和墙后的对手。空爆弹对低空小型无人机也有一定的杀伤效果。
火炮具有双向供弹系统,可快速切换弹药类型,每侧供弹系统有78发炮弹,总共备弹156发。炮塔上有一挺M240同轴7.62毫米机枪,备弹400发。火力在一般情况下是够用了,如果不用它冲锋陷阵的话,防护力也有所加强,车辆内部衬有凯夫拉纤维衬里,对路边炸弹等也有一定的防护力。
整体来说,机动性、兼容性、快速部署、生存能力和杀伤力方面都有不错且出色表现,不过,原先可以直接由C-130大力神运输机空运。美军也号称,装备“斯崔克”的高机动装甲旅可以在96小时之内运抵世界任一角落,并马上投入战斗。但改造后,更高了,塞进大力神运输机好像不大可能,只能通过更大的载具C-17全球霸王运输机等运输。
前些日子,美国陆军宣布对“斯瑞克龙骑兵”装甲车进行现代化升级。作为升级的一部分,将换装新型 ICVVA1-30 毫米炮。该型号配备 30 毫米自动炮和火控系统 (MCWS),可确保高精度和更大的打击范围。
斯崔克装甲车族,还有斯瑞克A1机动近程防空(M-SHORAD)火力系统车辆也很出名。后续慢慢分享,部分图片就是它们,当然还有该车族其它车辆。 最后说一句,关注外军,了解外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时东方大国也有类似的八大轮。啰嗦一句,附图不仅仅是“龙骑兵”,还带有其它车族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