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我们的一生
—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心理学观点
作者:李鸣
注:本文采用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心理学观点来更好地阐述本能学说,是因为该理论综合了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理论,性心理发育阶段理论和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诸多观点。 从某种程度上补充、完善了原先学说上的不足。
人的生长发育应包含个体的生理、心理的成熟以及个体的社会化过程。精神分析理论以心理发生假说为基础,提出了儿童期的基本经历,内心冲突和精神创伤是成人神经症、心身疾病甚至精神病发生的原因。
精神分析理论指出:人类的心理发育可分为数个可观察阶段,这些阶段的发展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每阶段能否顺利渡过却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
每一发展阶段均有特定的丞待解决的课题,具体可表现为亲子间的冲突,解决了这些冲突,使人能顺利经历心理和社会的成熟,并且,前一阶段冲突的解决会扩大后一阶段冲突解决的可能性,而如果上述冲突未能解决或冲突逐渐内化,被压抑进入潜意识,那么到成年期未解决的冲突可能会再度显化,成为行为或躯体功能障碍的原因。
导致冲突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妥的因素常常与儿童外部创伤性经历有关,但也常常可以通过儿童的“内在精神现实(intropsychical processing of reality)”,即通过幻想性内部加工,而导致精神创伤。
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心理学观点即是根据个体的内驱力(drives)发展(力必多,攻击性),客体关系建立和自我的形成(自恋,自我认同)来阐述人的心理发育过程。
三者又互相联系:内驱力促使个体发生交互作用而建立关系,个体依赖于哪种客体,常常是由内驱力所决定的。建立客体关系的目的又在于得到一种自恋性的内在平衡,籍此塑铸个体的自我认同。下面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分别叙述个体这三方面的成长过程。
1、出生前期
生命并非始于分娩,对宫内胎儿的研究证明:胎儿知觉的出现比我们想象得更早,如:胎儿能识别母亲的声音,能对母体外的声、视觉刺激作出反应。同时,母亲除躯体怀孕外,也还有精神性怀孕,即母孕期对孩子的各种幻想、期待、焦虑及愿望等。从这一意义上说,亲—子之间的精神交往应先于胎儿的出生,而分娩使母婴合一(monads)的状况变成母—婴二元(Dyads )状态,Portmann(1950)就曾指出“人类是生理成熟的早产儿”。之后,家庭继续作为心理社会性“子宫”取代了母亲的身体。
2、口欲期(0-1岁)
这一阶段对婴儿来说,口腔是满足欲望和与外界交流的重要身体部位。此期,母婴处于共生状态(Symbioses),儿童分不清自己和他人的区别, 母亲常常被看作是自己的一部分。母亲识别出婴儿的要求并给予满足,形成了婴儿最初的信任感,即婴儿内部记忆中的可以预感到的感觉和想象,与外部可以预测的人和事密切符合。婴儿满足吸吮的欲望可缓解紧张,同时也满足了婴儿对外界的探究。
母亲这一客体所提供的持续、恒定的安全联系,是婴儿顺利发展进入下一阶段的必要条件。否则,可表现为客体丧失。口欲期的特点是,婴儿要某样东西,就会抓住放进嘴里,咬嚼是口腔攻击性的表达,随着月龄的增长,婴儿从被动,自我中心转变为更多地表现出交流的需要和主动能力。
3、肛欲期(1-3岁)
此期母—婴二元关系进一步解体,孩子的运动灵巧性进一步完善,并用词语交流。籍此,他们开始体会自主性。此期儿童主要形成概念:什么是有价值的,该保留的;什么是无价值的,应该放弃。父母则按社会要求训练儿童,儿童与父母之间展开了一场“意愿”拉锯战,此时儿童开始对环境进行观察,寻找能取代母亲的客体,即过渡性客体(如绒动物、枕头或手指头),过渡性客体能在母亲不在时给予安慰。
肛欲期后期是一个易感期,尽管此时儿童有独立的愿望,但对母婴分离有着深深的恐惧,这种对母亲若即若离的感觉称为儿童的重复接近期(2岁左右)。因为此时,儿童将外界客体关系内化成客体的内部成像这一过程,尚未成熟到足以抵御分离性恐惧。
儿童的重复接近期特性也表现在对“好”和“坏”的判别上。此时,儿童很难判定事物的好坏,因为,“好”和“坏”的内部成像尚未健全,此时又可称为“两难前期(pre-ambivalent)”,到肛欲期中期,儿童才进入两难期,即好和坏的情感可混合体现在同一客体,这种冲突可具体表现为对所爱客体的攻击冲突,儿童此期常会对父母发脾气,违拗或直接表达施虐冲动,此期,口欲期的特征退居其次。
在肛欲期中期,儿童也喜欢玩“获得”和“给予”的游戏,这种游戏促进了儿童辨/别自己和他人的界线,在确立界线的同时,儿童也必然发展自恋的特性:由于自恋特性,儿童为满足自我就会企望同时获得许多东西,但同时他也必然体验到愿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经过不断地内化,使更多的客体(如父、母、兄弟姐妹等)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内部表象)。
对他人的需要和认同常充满艰辛和失望,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冲突,因为儿童过分的要求从来都不可能完全满足。因此,与重要人物的关系最终都成为爱和恨的混合物。
同时,儿童对外部人物对自己的反应十分敏感。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儿童最初的自尊形成关系密切。如发展不顺利,成年后可表现为缺乏主见,缺乏自信,过份整洁,过度节俭和做事刻板,或通过反向形成,表现为喜好挑衅,作对或喜欢控制一切。
这一时期,孩子也已经能区分性别,女儿可能会很公开地表达对母亲的攻击,这种攻击倾向可以是女儿的独立愿望,也可称作Oedipus前期的母—女竞争,此期女孩对性别差异的体验逐渐增强,如果此时她又是有了一个小弟弟,就很可能可以观察到强烈的嫉妒,这种嫉妒可以是潜意识水平的阴茎羡慕,这种阴茎羡慕常伴有内心不恰当的自卑感——一种不恰当的生理缺陷感。
4、Oedipus期(3-5岁)
Freud以希腊神话中的Oedipus王命名这一时期。肛欲期儿童与父母的权力之争开始偃旗息鼓,孩子逐渐解除了与母亲的二元关系,开始把父亲作为第三个客体,家庭关系出现三角性,男孩首次把父亲作为最感兴趣和爱的对象(负性Oedipus情结),男孩开始模仿母亲,被动服从,想籍此赢得父亲,如果这种潜意识的愿望未能实现,随之而起的沮丧感能唤起对父亲客体的攻击冲动,男孩在三角关系中再次靠近母亲,由此形成与父亲再度竞争抗衡(正性Oedipus情结),例如:此阶段的男孩经常公开说,若爸爸在车祸中死去,他便与妈妈结婚。针对父亲的主动攻击还可表现在玩具的偏好(如手枪)和模仿凶悍角色的游戏方面。如果这种儿童性蕾期的攻击性遭到父母方的呵斥和惩罚,潜意识中便可能形成较强的阉割恐惧。
女孩通常在肛欲期即与母亲有较大距离,将父亲视为最理想的客体,母亲则被视为其竞争对象。一方面女孩更容易直接地把力必多投注给父亲,另一方面把攻击冲动投注给母亲。例如,两个五岁的孪生姐妹告诉他们的父亲,她们决定今后双双嫁给父亲并生孩子,父亲问道:“那妈妈怎么办呢?”女儿答道:“她不就成了奶奶了吗!”在这一阶段,孩子还会试图将父母间的亲密分开,比如晚上跑到父母的床上来。
女孩子的这种冲突的转化有赖于此期心理的顺利发育,而这种顺利发育也基于前面提到的Oedipus前期,母—女竞争的顺利解决。以后发展顺利的话,亲—子之间的界线,包括潜意识中对乱伦的禁忌,使得孩子逐渐与同性父母认同,俄狄浦斯情结将逐渐消退,压抑进入潜意识,以后可偶尔显露于意识。儿童的这种认同既放弃情结中的仇视和神经症性冲突,与同性父母认同,特别是与同性父母的道德观,禁忌认同,即超我认同。这种认同有助于抵御Oedipus期的退行,而这种退行是导致自恋性疾患的根源。
如发育不良,这种情结会持续出现在儿童的意识范围内,对思维活动的各方面都产生影响。成年后可影响到成人对性,创造力,艺术欣赏和志趣修养。也包括对性格形成,神经症症状的发生产生影响。
此期,内驱力的发展有三大特点:
1)自体性爱(Autoerotism):当某种满足不能实现时,儿童常常可能通过刺激身体某部并伴幻想来满足自己,这种状况可能进化为儿童手淫。儿童对惩罚的幻想常常幻想为对身体的伤害,特别是对生殖器的伤害(阉割恐惧)。到成人期,外部的禁止和惩罚的内化,使阉割恐惧转化为良心恐惧(Fear of conscience).上述恐惧都可激起焦虑。
2)固着(Fixation):当个体性心理发育阶段进展时,以前阶段的满足方式还部分被保留下来,如果这种保留部份过份地强烈和持久,就称作固着。固着常常是潜意识的,也常常是成人神经症症状形成的核心。
3)退行(Regression):反向或退行到前一阶段的满足方式称作退行,退行十分常见,并不都是病理性的。通常能反映出儿童性心理发育某阶段的固着。
尽管儿童此期仍然是自我中心的,但他们与外界人物的联系日益广泛。他们爱并且想拥有所爱的人或者希望成为象自己所赞赏的人那样。他们憎恶并且想除掉那些伤害和妨碍他们的人。他们对自己过份理想化,并且也愿意与他们理想中的人物在一起,来感到自己的存在。
5、潜伏期(5-9岁)
潜伏期即指,儿童在经过口欲期、肛欲期和Oedipus期后(保留部分施虐/受虐倾向、恋物倾向和偷窥/暴露癖倾向)进入一段安静的阶段。此期儿童主要进行社会化,兴趣进一步扩展。学习,受教育成为此期的主要活动。此时,孩子对父母、兄弟姐妹的兴趣减少,而对动物、体育运动、自然界的好奇心徒增,爸爸、妈妈的形象为米老鼠或孙悟空所替代。
6、青春期(9-20岁)
随着个体生理成熟,认知功能的不断发展,个体逐渐与家庭客体疏远,开始确立个体角色,形成个性,并且开始对社会、文化价值产生认同(成人认同)。此时期个体心理的发育可出现退行现象。以前曾出现在Oedipus期的性发育,在青春期可再次萌芽,口欲期、肛欲期和Oedipus期未解决的冲突可重新暴发,来自于躯体的性冲动再度强烈,儿童期代表内驱力的各种潜意识幻想可浮现为青春期的有意识行为(如:手淫),以致于自我和已建立的客体关系退居其次。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但同时也是重新解决这些以前未能很好解决的冲突的机会,另外,我们也应认识到,青春期也是青年发展社会文化、科学技术、创造性和改革性能力的关键期,如果一个社会不能理解青年的这种特性,而代之以压抑的方式对待青年,这个社会必将陷入停滞状态。
Blos将青春期作了如下的分类:
⑴10-12岁,青春前期
此期向肛欲期退行,表现为嗜好寻衅滋事,人称“刺头的年龄”。此期,男孩愿与男孩在一起,女孩则与女孩为伍。
⑵12-14岁,青春早期
女孩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则出现遗精,这些躯体的成熟,使少男少女们突然意识到儿童期的终结,由于精神准备不足,也使个体进入了“青春易激惹期”,此时肉体的性与心理的性的含义差别显著,青年可出现自恋性退行,即把兴趣从童年期的父母客体转移到自我和自己躯体上来,此期,个体开始在家庭以外寻找新的理想客体。如趋向于对歌星、运动员、音乐、特别的服饰或发式等的认同,通过对这些客体对象的认同,青年将自己与父母或父母所期待的形象区分开来。
⑶14-17岁,青春中期
此期个体逐渐从自恋退行中走出,内驱力的压力推动青年男女们寻找异性新客体,这种新客体关系使自恋的欲望通过外界客体而满足,青少年常为这种客体关系而痴迷,同时又对伴随这种新客体关系而来的性兴奋感到恐慌不已。这是一生中最易受伤害的时期。因为儿童期未解决的潜意识冲突再度浮现,常使青年们不知所措,稍受挫折即会表现出认同危机,即表现为角色混乱、颓废、吸毒、酗酒、攻击和反社会行为等。
同时此期年青人具有的退行这一动力学特点,又使他们非常敏感和容易受暗示,特别表现为容易受权威人士和同龄群体的煽动。这期青年的自我是嬴弱的,超我尚未成熟,而内驱力却是如此强烈。
⑷17-20岁,青春后期
进一步巩固中期的特征,但趋向于将自己的欲望与客体的希望结合起来,此时,社会文化及权威人士对青年的影响逐渐减弱,社会通过教育、就业提供给青年进一步发展的机会,青年在此期必须对自己的今后作出抉择,必须经历与自己的过去分离。通过对事业的追求,青年人逐渐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并形成自己的身份。
7、20-35岁,成年早期
此期力必多和攻击冲动特别强烈,按古代行为生物学的观点,这种强烈的欲望是生物寻找配偶、生殖繁衍所必须的。从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看,此期是个体努力寻找一个稳定满意客体关系的过程,只有建立这种满意的客体关系,个体才能形成健康的自恋,进而形成稳定牢固的自我意象和自信心,也只有具有牢固自我意识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我认同与和他人的认同融合一体,这其中有自我牺牲,是一种永远抑制内在分裂的互相献身。
同时此期年青男女也会经历角色的转换,如初为人父或初为人母或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一席之地,这种角色的转换本身就是一种冲击和挑战。此时的青年男女经历着自己童年期心理发育过程的重现,同时又进入成年,成为自己孩子的客体。此时,年轻的父母们常会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童年的客体关系延伸到自己的子女身上或重演自身儿童期未能解决的冲突(强迫性重复repetitive compulsion),这种心理遗传性可数代相传,从而形成一种家族的系统模式。
8、35-50岁,成年中期
继续发展和巩固成年早期的特征,但进入此期,个体与他人的界限越来越清楚,如果再加上疾病的体验、亲人的丧失、孩子对自己越来越少的依赖或离家等,中年人的自恋性危机就会越来越明显。同时,生活中的理想目标只能部分或根本不能实现,使中年人产生“理想自我”的危机,如果此期个体不能重新将自己的生活集中在一套新的价值上,即精神价值上。如果先前用于适应外部环境的能量不能转向对自己内心存在的适应,那么就会逐渐对生活丧失兴趣,生命仿佛空虚而无意义,这种价值的丧失产生人格中的真空。此期躯体化的抑郁障碍最多见,精神上的困扰是中年人心身疾病的重要原因。
9、50-65岁,成年后期
由于自己或配偶患病,或由于职业能力的下降,而且这些危机又不能通过自己的兴趣、家庭、社会支持来解决的话,常常会导致个体的自恋性攻击,这种攻击可以指向他人,也可以指向自己(自我关注)。
10、65-,老年期
随着年龄增大,生活困扰越来越多,躯体疾病,经济条件下降,精神性和社会性隔离,使老年人越来越趋向孤独,此期,老年人完全可能在躯体和精神上退行进入第二个“童年”,可以出现对客体的强烈依赖。
表现在心理发育各阶段的冲突是正常发育过程所无法回避的。
内驱力能否自由表达或表达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个体的道德观和社会规范。
本能冲动如果无法控制,易使个体产生挫折感。更多的是由超我激起的负疚感和自我惩罚影响个体的心理。这一点对抑郁病人尤为重要。
精神动力学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必然会把我们引向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如果不探究患者躯体的、心理的发展过程和所处社会的演变,那么,医学、心身医学、心理治疗就变得如同兽医一般。了解病人心理成长过程,能在治疗中使我们更好地把握移情、反移情,更好地理解病人症状的意义。
2025-2026年李鸣·精神分析
初阶、中阶、高阶、专题课
持续火爆招生中!
课程链接:
召唤全国“鸣粉”|【2年制】李鸣精神分析临床技能连续培训项目
2025-2026年
李鸣·精神分析临床技能连续培训项目课表
👇👇👇
❤如需咨询和报名❤
老学员请联系瀚思熟悉老师
新学员请扫码添加客服老师
↓↓↓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