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衢报小记者新春非遗奇遇记!剪纸、叶画、捏糖人精彩回顾

文摘   2025-01-23 15:47   浙江  

学非遗 过大年

HAPPY  NEW  YEAR









     春节申遗成功,让全球瞩目中国年,人们开启了非遗深度游。在衢州,非遗文化同样丰富多彩。为丰富衢报小记者寒假生活,深切感受衢州非遗文化魅力,1月21日至2月12日,衢州市文化馆联合衢州传媒集团共同推出的“麻饼香飘话非遗,传承路上共喝彩”非遗迎新春系列活动启动,小记者们走进市非遗馆,感受非遗文化魅力,上手体验非遗之美。

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衢州市非遗馆是目前周边地区最新颖的市级非遗馆。展陈面积3000平方米,采用多种现代化手段,集中展示了衢州300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相关信息。展陈内容共分为四个篇章,分别是:鸿蒙初开、神境同游;田园农耕、曙色家园;东南阙里、南孔圣地;安居乐业、衢州人家。接下来跟着衢报小记者的脚步,一起来逛逛这座神秘的非遗馆吧。


九华立春祭

      走进市非遗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九华立春祭展示厅。祭祀春神,鞭牛开耕。每到立春之时,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都要举行隆重的“立春祭”仪式,以迎接春天的到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座鞭春牛雕塑趣意十足,小记者们从牛头摸到牛尾,希望来年牛气冲天。

烂柯山的传说


西安高腔、戏曲、婚嫁

      在市非遗馆五楼“盘龙兽舞”展区,小记者们见到了开化香火草龙、全旺板龙还有龙游貔貅舞和硬头狮子,丰富的色彩和新奇的造型让小记者们久久驻足。

邵永丰麻饼

      邵永丰麻饼的最大特色是其吊炉烘烤技艺和双面上麻技艺。上麻时,三十多只麻饼在麻匾中旋转、翻面,而始终成正六边形排列,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是麻饼制作过程中最难但也最精彩的环节,每次展示都会深深吸引大量观众驻足围观。

      可以通过触摸屏来了解邵永丰麻饼的制作过程,领略非遗传承人的高超技艺。

衢州竹编

      最灵匠人心,最巧匠人手。各类竹编、棕编制品是以前人们的日常用具,大量使用,匠人手艺非常精湛。

      这些制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竹筐、竹篮、竹篓、竹席、蓑衣、各种食盒等日用器具;一类是装饰用品,包括有动物、灯具、花瓶、竹编画等摆件和工艺品。在非遗馆中,可以近距离感受这些编制技艺的精妙。

衢州古琴制作

      古琴可能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也是最具文化感的乐器,堪称中国文人文化和精神的代表之一。

      衢州也有制作古琴的传承人。衢州沈氏古琴一般以老桐木、梓木为材料制成,需要100多道工序,1年多的时间。一把好的古琴如果保养的好,可以使用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在逛非遗馆的时候,也可以坐下来弹上一曲,感受一番古琴雅韵,体验一下当地的制琴技艺!

古 琴




      鲜辣衢州,美名正在远扬。但你知道吗?三头一掌、双桥粉干、常山贡面、衢州烤饼、腌萝卜等等衢州美食都承载着非遗文化哦,他们被称为“衢州非遗美食”。面对各类日常可见的仿真美食,小记者们更感受到了非遗文化早已融入衢州人的生活。




非遗迎新春

jian zhi



衢州市非遗馆研学实践小课堂——剪纸

非遗故事:用剪刀与艺术对话









上手体验非遗之美

jian zhi

     “福”是春节的符号,祝福、祈福、接福、纳福……一个“福”字,承载着中国人最朴素的生活理想。在“非遗剪纸迎新春”课堂上,郑志辉从“福”字的寓意说起,说到了贴“福”的习俗,让小记者们深刻理解了这一习俗的内涵。在让小记者们正式上手前,郑志辉拿起红纸,三两下就剪出了一个造型可爱的“福”字,引得小记者们赞叹不已。先剪一个元宝,再剪一双筷子,然后剪一面小红旗……一个个红彤彤的“福”在小记者的剪刀下渐渐成型。“我的福耳朵圆圆的,像小熊猫。”“我的耳朵尖尖的,像小狗。”“我的福像兔子。”小记者们兴奋地讨论着。







非遗迎新春


ye hua


衢州市非遗馆研学实践小课堂——叶画

非遗故事:用艺术形式延续落叶的生命









上手体验非遗之美

ye hua

      叶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利用树叶作为画纸,通过丹青妙手的创作,将高山流水、京剧脸谱、花卉花鸟等生动元素凝聚于方寸之间。在非遗叶画迎新年课堂上,杨远锋老师围绕一片树叶,通过叶艺动画故事、树叶画作品展示,生动诠释了叶画的深刻含义。小记者们在杨远锋老师的指导下,拿起笔,在树叶上给蛇的图形点上眼睛,并用叶脉制作出美丽的花束,扎出对新年愿景和美好祝福。

非遗迎新春



衢州市非遗馆研学实践小课堂——捏糖人

非遗故事:“捏”出大千世界“吹”出百态人生









上手体验非遗之美

tang hua


       糖画有着近500年的发展历史,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课堂中,祝介月用小炉熬糖,以铜勺为笔,以糖液作墨,创作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糖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有平面的,还有立体的,通过糖的粘合性拼接组合,让糖画更加饱满生动,颇具雕塑之美。祝介月老师现场给孩子们展示了捏糖人的技艺,有水母、天鹅、海豚造型生动有趣,栩栩如生。还带着小记者们亲身体验糖画制作,与糖画“零距离”接触,在甜蜜的味道中,感受生活的甜美。


      接下来,2月2日衢报小记者还将参加立春祭喝彩非遗小课堂,高颂《鞭春牛喝彩歌谣》,鞭打“春牛”耕作,开启新春第一耕;12日走进邵永丰麻饼‌非遗小课堂,了解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并亲手制作美味的麻饼。‌



文化共传承


非遗润童心


关注衢报传媒小记者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活动信息





衢报传媒小记者
“衢报小记者”隶属于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历经多年发展,小记者团已成为衢州市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社会实践团体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