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学者:如何提出好的研究问题——选题最直击心灵

文摘   2025-01-06 23:59   北京  


当你的研究计划被导师打回来大修的时候,
当你的论文投稿被拒的至暗时刻,
你是否陷入对“问题意识”的自我怀疑?

好的学术研究应当从提出好的问题开始,通过定性或定量的好的方法开展研究,最后得到好的数据。万事开头难,提出好的问题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01



选择研究领域:蓝海战略

    蓝海战略是什么

研究领域和选题不一样,选题是我们写一篇论文或一本书时所提出的一个研究问题,而在进入选题阶段之前,我们先要选择一个研究领域。这里可以借用商学院上的一个术语——“蓝海战略”:如果某个领域研究者相当多,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就称之为“红海”;如果某个领域相对较新,你是拓荒者,竞争者很少,那么我们就称之为“蓝海”。一般来说,“蓝海”比“红海”的投入产出比更高,因为之前的研究者相对较少,可供我们深挖的潜力可能更大。


    怎样发现蓝海

当我们感觉一个领域非常有研究价值,那么在搜索文献的时候,通常一定会发现该领域之前已经有人研究过,如果侥幸在中文世界没有发现同类的竞争者,那么在英文世界里也往往会找到同类的竞争者。如果发现之前没有人研究,有可能是文献搜索使用的关键词不对,也可能是该领域暂时没有研究可行性。发现“蓝海”是不容易的,不要轻言填补国内外研究空白。


    红海能转化为蓝海吗

当然,除了“蓝海”,“红海”也有开发的价值,我们可以通过细分的策略,把“红海”中的某一个区域开发成一个类似于“蓝海”的领域。“红海”一旦获得成功,影响力会更大,因为它的读者群更大,引用率也更高。总体上,对于青年学者来说,选择“蓝海”是一个比较好的战略。


02



问题意识

选定一个研究领域之后,我们就需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问题,明确自己的问题意识。学术问题通常都是一个“为什么”的问题,并且现有的理论没有办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所以它能够引起我们的好奇心。检验一个学者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用一个“为什么”来表述自己的研究问题:“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问题意识在研究或者写作开始的阶段未必明确,它是一个逐渐聚焦的过程。特别是对于质性研究来说,我们的研究问题有可能是在研究的收尾阶段才包装完毕。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论文各个组成部分的顺序和我们写作的顺序是一样的。我们的摘要和导言往往是最后才写好的,先写实证部分,再写文献综述,再写结论部分,最后才写导言。为什么最后写导言,因为导言要把论文的全部“卖点”呈现出来,不到最后阶段,我们往往不知道论文的“卖点”或亮点在哪里。



论文的问题类型大致可以分为研究问题、现实问题和政策问题。研究问题通常用“为什么”的句式来表示,常常表现为悖论——需要一个让悖论变得合理的理论。譬如,既然人是理性的,为什么不选择搭便车而愿意参加革命?现实问题一般用“是什么”的句式来表达,常常表现为困境——需要一个包含价值判断的事实陈述。譬如,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政策问题通常用“怎么办”来表述,常常表现为策论——需要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譬如,在邻避运动盛行的情况下,如何解决邻避型公共设施的选址问题?在写文章之前,要考虑清楚是要解决一个研究问题、现实问题还是政策问题,定位准确才能把论文写好。


03



如何提出好的问题

    好的研究问题有一些固定的特征

一是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盲目地跟随政策导向进行研究,很可能无法形成真正的问题意识。举个例子,十几年前有很多学术研究会跟着“和谐社会”、“社会管理”等关键词来构建研究问题。但过去十年里几乎没有学者再讨论这些特定词汇了。请记住,我们进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真正的学术问题,而不是为了回应或服务于某些特定的政策文件。好的研究应超越政策波动,寻找那些具有长期价值和深远影响的问题。


二是不能过于套用理论。当我们的思维被某种理论深深影响时,无论这个理论是不是一个好理论,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将这个理论应用于一切现实问题。



为了培养属于自己独特的问题意识,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现象本身,关注如何从观察到的现象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如何提出好的研究问题

大体上有四种途径:


第一,通过对社会事实的观察,发现有趣的和重要的政治事实,进而寻找其背后的缘由。大家既要关心关注国家大事,譬如媒体的深度报道,为我们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很多线索;同时也要留心身边那些不起眼的小事,譬如城市更新导致很多社区小商业消失了,这会给城市社区的社会资本、邻里关系造成什么影响。


第二,用案例类比法,换个情境提问。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理论。这些理论为我们的问题提供了方向,这种做法是完全合理的。但我们要理解:每个理论都是基于实际案例构建的。在分析案例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案例与理论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性或差异,而这些相似性或差异就会激发我们的困惑。这种基于现实与理论的比较产生的疑问,往往能够引导我们提出真正的问题,去寻找新的解释。


以皮埃尔·布迪厄的著作《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为例,这部书籍深入探讨了法国社会各阶层的划分方式,他认为阶级划分不仅仅基于经济资本,也基于人的文化资本。这是他在对比美国实证主义社会分层的研究理论,与他在法国观察到的现象非常不一样的基础上提出的。同样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通过从西方到东方的情境切换,提出了“差序格局”(即中国人喜欢以人情远近来界定自己的圈子),但该观点应被视为江南近代农村的一个代表观点。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将自己置于不同的环境之中,并将理论视为对特定案例的概述。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通过类比,有效地应用理论于不同的情境,还能激发我们更加创造性的思考和提问。总结来说,所有的理论都可以变成案例。所有的案例都可以变成我们的类比。所有的类比都可以变成我们的问题。
第三,找Gap和理论对话。可以通过对过往文献的研究,发现其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缺陷的,而自己的研究将能够推进它;或者批判先前的文献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而这个观点有可能进一步促进对该主题的理解;或认为现有的文献不仅忽视了某些观点,而且还误导了有关主题的知识生产方式,那么可以提供一个更优越的视角,纠正现有文献的错误。找Gap的模式可以分为忽略类和应用类。忽略类Gap是发现现有文献中被忽视的东西,找出一个没有被(良好)研究过的主题或领域,有三种具体的方式即发现被忽视的领域、研究不足的领域和缺乏实证支持的领域。应用类Gap是发现现有文献中的新应用,研究任务是提供另一种观点,以进一步了解有关的特定主题。



此外,面对不同的理论流派,我们是否有可能建立一个新的理论范式,从而调和这些看似有冲突的理论,这也是一种发现问题的途径。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献,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寻找现有理论的软肋,在理论争辩中找到自己的学术立场,或将原本对立的或不相关的理论范式整合起来,譬如,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取向与文化研究取向,结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冲突范式与和谐范式,这些看似针锋相对的理论传统是否可以调和乃至于整合成一个新的理论范式。
第四,看身份交叉性,换个角度提问。我们在研究中遇到的每个对象,无论是外卖小哥还是中年女性,都拥有多重身份。每个人的多重身份都在不断地相互作用和影响,创造出丰富多变的生活场景。正是这种复杂性,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深度和广度。


以美国法学界的领军人物Mari Matsuda为例。她认为当我们开始深入探讨身份的交叉性时,我们就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提出问题。例如,我们可能将某人简单地看作是“996”打工人,但实际上她还可能是一位母亲;我们可能将另一个人看作是外卖小哥,但实际上他也是农村进城的务工者。这样对多身份的视角转换,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深刻、更新颖的提问方式。


04



小建议

无论是问题的发掘,还是意义的建构,都需要借助社会科学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不是天马行空的,而是基于我们既有的理论,基于我们之前的知识沉淀。我们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知识增量的意义,能够刷新学术界的认知。


怎样去培养这种想象力、创造力?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研究方法的训练,理论的积累,阅读和模仿;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来自于训练,通过研究方法的训练,通过对现有知识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提升我们的想象力。每一门学科看待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这可以通过训练来部分地达成。具体包括:


要有保留地、批判性地读书,一定不要迷信任何经典。所有的作品都有漏洞,要么是事实层面的,要么是逻辑层面的,甚至有可能提问的方式就已经错了。

要关注大事和身边的事。观察的能力非常重要,一个对理论敏感的人,应该对生活足够敏感。如果你对各种各样的事情都熟视无睹,非常迟钝,是不太可能做出非常好的研究的。发现问题的起点是观察。

要多思考,善于联想。读书的强度不要太大,要有一定的时间用于思考。如果阅读不能激发你的思考,要么这不是一本好书或好文章,要么你根本没有读懂。

要建立学术档案。学者要养成一个好习惯,把不同的文献分门别类地储存在电脑里,自己有任何的想法、灵感,也一定要把它们记录在案。





学术课程


——助力学术成长

点击图片-(长按)识别二维码-前往小程序-购买课程





普刊论文








文献阅读








高职核心








国社科申报








国社科评审经验








SSCI








实证论文








文献综述








核心论文框架








传播研究方法







更多学术讲座、学术辅导、论文干货、写作技巧
敬请关注“学术进修课堂”公众号
设个星标





学术进修课堂
聚焦学术提升,赋能科研成长。小助手V:xsjxkt00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