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抵达日本后,一边进行语言学校的学习(基本都是上半天的课,上午半天或者下午半天),剩余时间就需要专业备考了。因此私塾对于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间好的塾真的能让考学流程一步简化,毕竟无论古今,成功方法之一就是信息差。尤其是像我一样,对日本考学制度一知半解,考学风格也不甚了解的同学们。
这篇就给大家一些私塾选择上的建议
由于自己的专业特性,根据对大学搜集的报考信息来看,我一定需要的两样东西是:研究计划书,作品集,面试能力。其他加分项则有:语言成绩,竞赛作品,实习经历等。所以决定先把能把握的把握住。
针对研究计划书,面试能力和作品集,我分别报了两个不同的塾。
一家是专门做作品集的塾,其实主要针对的是欧美方向院校的,但当时我报名的时候还没遇到第二家塾,已经交了钱了就既来之则安之了。不过我也完全不后悔,因为这家塾也是我精挑细选过的,也是专业的,只不过相对比综合性大学,他们的学生更多进的是武藏野美术大学和多摩大学等美术类大学,因此在他们指导下做的作品集更具有艺术性。
另一家则是在日本本土开设的艺术方向辅导的塾,主要负责建筑,景观,媒体,设计,艺术相关的报考。所以除了研究计划书,面试,也辅导快题,小论文,大课等等等。这是我最最最感激和喜欢的塾,不仅专业且有温度,我真的很看重温度这个东西,可能小时候总看热血漫,对于公会呀,团队呀,羁绊之类的,有着莫名的向往。
私塾老师给自己制定的初步备考规划
当时边聊他边涂鸦~
大塾vs小塾?
个人感觉是,名气大的综合性的塾(比如总是贴在高田马场车站大牌子上的那几个),总体已经相当系统化了,也就会比较流水线,但资源也是真的丰富,老师水准参差不齐但总的来说不会太差,但因为教的专业很多,学生很多,需要自己更加自律,因为不会有老师来一直盯着你的。身边有考学部的朋友是在这样的塾里面,管理制度其实很方便,因为他们是会有一个自己的账号,塾有自己的网站,大家直接在网站里面选课,以及可以查其他大学的中文信息。
而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小众的塾,比如只针对经济专业的,传媒专业的,大家需要切实了解清楚,因为它们可能会存在的问题有,师资不稳定(教着教着换老师了),可能会跑路(学校没了),收费参差不齐。
但如果这些问题都调查清楚,不存在了的话,它们的优势也很明显,会更具针对性(更能对自己想去的学校有针对性的打法),老师和学生1v1(避免大课摸鱼),能因材施教(快慢自己调节),时间更自由,氛围更热烈。我自己就是进的这样的塾,因为我需要更有针对性,希望老师能对我进行的是查漏补缺和锦上添花。
当然也有朋友遇到了不好的小塾,因此一定要擦亮眼睛,多问问塾里的前辈,以及了解清楚第一节课试课的老师到底是不是之后指导自己的老师。
所以具体选择什么样的塾,取决于你有多了解自己。需要被管还是喜欢自己掌控进度。喜欢制度分明的流程化教学,还是能和老师成为朋友但需要更能自我规划的方式。
往期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