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遇到过一位琴童妈妈,在孩子学不到半年的时候就暂停了钢琴学习。
我问她原因,这位妈妈说:当初给孩子报名是因为喜欢,现在孩子不喜欢了,不指望她成为钢琴家,也不打算让她以后为生,就不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相信有相似观点的琴童家长不在少数。
无论是抱着让孩子成为钢琴家的期待还是为了让孩子有一技之长,都是为了让孩子学钢琴表面的目的而已。
我们因为什么而坚持呢?
得到的创始人罗振宇老师曾经在他的《逻辑思维》的节目中给出了答案,当时罗振宇老师的意见是:
“我将来不会逼我家孩子学琴,我要让他们过幸福的童年生活”
严伯钧当场反对:“不对,如果有条件,还是要培养孩子弹钢琴,你罗胖的孩子成不了钢琴家,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事情,但是练琴的目标不是为了这个,而是为了赠送给孩子两个礼物:自律和敏感度”
1.自律
无论是对大人或者小孩来说,自律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精神,也是比情商和智商都更为重要的自我约束。
对比进入社会的成年人来说,自律从小培养会更容易些;而学钢琴恰恰能让孩子养成这个习惯。
因为雷打不动的钢琴课时间,反复地读谱、背谱,弹奏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和每天的练习。
刚开始学琴凭一己之力也许很难,所以在前期,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父母的监督,用“他律”引导我们的小孩坚持下来,通过“他律”培养出自信后,会开始试着约束自己,逐渐养成自律的习惯。
2.敏感度
学琴不仅要学会眼、手、耳、脑并用,肢体协调能力、反应能力还有观察理解能力。
在曲子中,力度的变化、音色的变化还有曲子的处理,这些对弹琴者的敏感度有极高的要求;要能辨别出音色中的细微差别;更要对自己弹琴时的力度,把握的恰到好处。
这份敏感度还能用于学习和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扩展到诸如色彩、味道等其他领域,更重要的是,情商也与之息息相关。
根据敏感度“调节”自己与钢琴和音乐的关系。
与人交往时,我们可以用这份敏感度观察别人的情绪和感受,懂得理解他人和感受他人的人,总是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学琴的过程 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或多或少碰到一些问题;要解决它们,就需要有清晰的大脑,凭借以往的经验和敏锐的感知能力;
同时,敏感度还可以增加孩子们思考和分析所遇到的问题。久而久之,就能拥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胡适给的人生药方,放在这里同样适用:
一点点的努力往往就有十倍百倍的奖励。社会上的奖励只有远超过我们所应得的,绝没有真正的努力而得不到社会承认的。
是啊。每一分努力,即使不能得到你想要的回报,但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琴过程中的风景,学琴技能赋予琴童们万事万物都能观察入微的敏感度,让他懂得坚持和自律的意义。
这些都比学琴本身更有意义
推荐阅读:
写在最后
你好,我是佳欣,我是一名95后的钢琴教师。通过音乐教育帮助上百名的学生喜欢音乐,通过钢琴教学帮助上百名学生提升他们的钢琴技能,实现他们的音乐梦想。
希望能引领我的学生走进音乐大门,点燃学生心中热爱音乐的火苗。
如果你刚好刷到我,那很高兴,我是以这种方式跟你相识,你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是夹心嘛”我准备了一份资料与你共享。
如果你刚好也会弹琴《9首轻音乐超好听》这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些曲谱,可以扫下方二维码购买和练习。
让我们一起活在音乐里,感受音乐心流划过的时刻……
如果你也想在心情烦闷的时候弹弹琴,感受音乐的美好,那你可以选择学习一门乐器。体验学琴过程,提升审美能力,你可以读读我的这封信《给琴童家长的一封信》。
同时我也给大家分享一段不断激励我跳出舒适圈的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这句话的注脚还有一种解读,只要你喜欢,看到了心目中想要活成的样子,不管自己落不落后,上了牌桌再说。
时间不语,它隐藏着成长的秘密,在人生途中我们都有一个“永远”的好朋友。
我会继续深耕音乐教育赛道,帮助有音乐梦想的你,通过学习钢琴技能,喜欢上音乐。做美好音乐的传播者,做有爱有温度的钢琴教育。
期待我们在课堂上相遇。
关注【是夹心嘛】,学习更多钢琴知识
私信后台,我为你准备了资料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