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迎党代会,展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将于2025年1月20日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以来,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发扬“守正创新,追求卓越;勇于担当,善作善成;求真务实,甘于奉献;团结协作,雷厉风行”的天中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就。在全校上下喜迎第三次党代会之际,特推出“喜迎党代会·教育强国巡礼”专栏,全面展示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投身教育强国建设新实践,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激励全校上下以更加奋进的姿态、更加昂扬的斗志,为谱写新时代教育强国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自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党委统战部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发挥统一战线独特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推动学校统战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布“棋局”,充分发挥大统战工作格局效能。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不断提升统战工作能力和水平。落“棋子”,持续完善大统战工作制度建设。印发工作制度、方案11项,将统战工作纳入对二级党组织巡察、考核内容,全面提升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增“棋力”,持续推动大统战工作重心下移。注重发挥二级党组织在统战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指导推动统战各领域工作落实落地。
固守圆心,依托阵地增共识。建强社会主义学院,引导民主党派、党外人士同心同向同行,不断增进大团结大联合共识。2022年第3次(总第29次)市党外知识分子议政建言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延伸半径,建好团体搭桥梁。推进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留学归国人员联谊会和归国华侨联合会建设,使统战团体成为思想引领、联络感情、建言献策、服务社会重要平台。
厚积磁场,关心关爱聚人心。走访慰问党外代表人士168人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支持参加社会工作活动,为我市及学校事业发展聚情、聚智、聚力。
搭建成长助推平台。深入实施“同心”“发现”“托举”“聚力”“律德”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五项工程,培养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现有区级及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0人,民主党派区级及以上任职13人。校长高秀梅教授在新老代表委员话履职传帮带活动中向新任代表委员传授宝贵经验
搭建建言献策平台。邀请、推荐党外人士参与天津市、静海区议政建言工作及学校重大工作决策。搭建服务社会舞台。组建党外专家义诊团开展义诊健康服务9场,服务940余人。推荐20位党外人才入选静海区 “静英汇”智库,积极投身天津市“十项行动”和静海区“五地建设”。农工党中央社会服务基地揭牌仪式在我校天津中药植物园举行
民盟市委会文化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和民盟天津中医药大学支部开展联合调研活动
行“有形”之举。制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将宣传教育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每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2024年集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101场,受众达11680人次。汇“有感”之法。吸纳师生组建“天中红石榴宣讲团”,结合自身经历讲述真实故事,生动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场景。用“有效”之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教育纳入形势政策课,融入16场主题实践活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今后,党委统战部将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团结带领学校统一战线成员,围绕学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凝心聚力、勇担使命,共绘团结奋进的“同心圆”。
![]()
天津中医药大学新闻中心
来源 | 党委统战部
编辑 | 张 楠
校对 | 曹 亭
审核 | 李 瑞
投稿邮箱 | tjutcmxuanchuan@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