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 · 教育强国巡礼】聚焦“三全育人” ,奋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⑦

文摘   2025-01-17 20:08   天津  



编者按


喜迎党代会,展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将于2025年1月下旬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以来,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发扬“守正创新,追求卓越;勇于担当,善作善成;求真务实,甘于奉献;团结协作,雷厉风行”的天中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就。在全校上下喜迎第三次党代会之际,特推出“喜迎党代会·教育强国巡礼”专栏,全面展示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投身教育强国建设新实践,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激励全校上下以更加奋进的姿态、更加昂扬的斗志,为谱写新时代教育强国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多年来,校党委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生命线,不断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持续提升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品牌的影响和效果,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助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夯实工作机制,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统筹做好顶层设计,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作用,制定关于深入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实施“思想政治工作品牌打造计划”,设立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经费,多措并举,统筹推进,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协作、全员广泛参与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打造红色育人基地,校党委建立“三全育人”重点实践教育基地——“人民英雄”张伯礼抗疫事迹展室,充分发挥展室作为天津市高校首批红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育人载体作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接待学习参观9000余人次。


二、用好教学主渠道,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大力加强思政课建设。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建设市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思政课重点实验室,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2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思政课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16项,发表理论阐释性文章9篇。举办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经验暨第十届教学协作会。

打造课程思政筑梦班。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同向同行,2020年,张伯礼院士创建“课程思政筑梦班”,亲自担任班主任,以“四炼”模式培育立德树人的“大先生”,累计培养119名学员。筑梦班学员先后荣获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全国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团队、国家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建设成果。


三、聚焦“五育并举”,着力增强第二课堂育人实效


打造德育品牌。深化勇搏励志班建班内涵建设,实施科学家精神育苗先锋营计划,成立中医药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举办建班15周年主题展览,开展历届毕业生调研,用人满意度100%。发挥学生党员骨干“头雁班”“青马工程”等示范引领作用,涌现大批先进典型,3名同学入选全国青马工程,5名同学获评天津市大学生年度人物。成立5期“身边的榜样”优秀学生宣讲团,广泛开展思政宣讲等活动230余场次,参与学生12000余人次。

打造双创品牌。依托“天中科技杯”学术节、团泊湖科创训练营、“岐黄雏鹰”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平行论坛、“探知求真”科创论坛等科创实践载体,持续推进“岐黄雏鹰翱翔计划”。五年来,我校获批立项国家级、市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30余项。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10余项。学校连续三年获天津市“挑战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

打造体育品牌。实施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工作方案,突出“体医融合”特色,加强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和常态化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建设。举办学校田径运动会,组织足球、篮球、排球等阳光体育节系列品牌赛事。参加全国、天津市比赛累计获得150余项体育竞赛前三名的优异成绩。举办全国中医药院校第十五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我校代表队取得10金3银2铜和B组单位团体总分第一名,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打造美育品牌。实施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的工作方案和“杏林浸润计划”,成立美育工作中心,举办“涵雅尚美”美育文化节,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国爱乐乐团进校演出等美育活动170余场,覆盖20000余人次。学校合唱团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合唱节荣获金奖,原创舞蹈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学校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获天津市学校文艺展演一等奖10项、二等奖51项、三等奖36项。

打造劳动和实践育人品牌。实施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工作方案,建设“杏林青圃”劳动教育基地和“幸福农场”校级劳动工坊,开展大面积的中草药和农作物的种植、养护等工作。举办“劳动创青春 共祝祖国好”丰收节系列活动,参与学生7420余人次。“中药植物园”获批天津市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教育特色活动获评市级思政精品项目1项。1140余人次参加大学生“返家乡”实践活动,1760余名志愿者服务各类大型赛会。67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分赴基层一线,融入社会“大课堂”开展志愿服务。学校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3项,全国志愿项目服务大赛铜奖4项,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示范项目1项。

四、凝聚育人合力,推进育人队伍共融共促

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关于开展师德集中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开设“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双月印发“学习论理”大纲,实施“弘扬教育家精神,赋能教师发展”专题项目。举办专家讲座等活动100余次,覆盖 5000 余人次。推进“崇德育人引领工作站”品牌项目建设,遴选和培养学员161人,深度建设6个“崇德育人工作坊(室)”。学校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8项个人和集体荣誉。

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制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师德规范”,举办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专题”系列讲座。现有天津市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人才2人,天津市“131”人才2人。1位教师获得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

紧抓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学生工作队伍专题培训、辅导员沙龙、素质拓展等活动,举办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辅导员“精彩一课”选拔赛。学校1个工作室获评第二批天津市高校辅导员工作室,2个项目获批天津市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天津市思政教育“精彩一课”视频公开课大赛二等奖,思政疑难问题征集二等奖等市级奖项22项,学校获评天津市“精彩一课”优秀组织单位。


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聚焦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教育体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贡献天中之为。




天津中医药大学新闻中心


源 | 党委宣传部

编辑 | 曹梦瑾

校对 | 曹  亭

审核 | 李  瑞

投稿邮箱 | tjutcmxuanchuan@126.com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