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 · 教育强国巡礼】实施全球中医教育、交流与合作战略,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纵深拓展④

文摘   2025-01-14 18:34   天津  



编者按


喜迎党代会,展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将于2025年1月20日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以来,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发扬“守正创新,追求卓越;勇于担当,善作善成;求真务实,甘于奉献;团结协作,雷厉风行”的天中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就。在全校上下喜迎第三次党代会之际,特推出“喜迎党代会·教育强国巡礼”专栏,全面展示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投身教育强国建设新实践,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激励全校上下以更加奋进的姿态、更加昂扬的斗志,为谱写新时代教育强国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五年,学校坚持以中医药对外教育为特色,开展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留学生教育,引领中医药国际教育发展,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培养“知华、友华、爱华”国际化中医人才,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健康服务,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拓展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


学校与52个国家和地区的176所院校和机构开展合作,受疫情影响,接待交流访问1581人次,签署合作协议100项,承担国家级合作及培训项目16项,因公派出487人次赴国(境)。入选教育部“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卫生健康领域十大中方牵头高校、“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中方高校、“首批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项目学校、中日韩“亚洲校园”第三期项目,连续三年获批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推动教育对外开放深层次合作,高质量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打造多样化国际交流基地


学校依托世中联“一带一路”中医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天津)、教育部“中医药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等,我校中俄医学教育中心、马来西亚中医药培训中心、马来西亚中医孔子学院成立。探索“互联网+中医药”服务贸易新模式入选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示范案例。参加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复审获评优秀等级。


三、助推中医药全球教育发展


学校作为世中联教指委会长单位,推广牵头制定的全球第一个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与核心课程教材,完成核心课程教材视频化录制工作。完成了首次对海外中医院校进行世界中医学专业权威认证。成功召开第六届、第七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通过了“世界中医药高等教育专家巴黎共识”。


四、推广中医药抗“疫”中国经验


学校创新“互联网+中医药”模式,加快建设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开辟远程网络宣传及服务方式,加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经验的海外宣传,助力海外留学人员科学防“疫”,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广度,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智慧。


五、深化中医药国际教育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以学历教育为主体,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及长短期进修生等各个层次,持续推进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蒙古等高校联合培养留学生,新增联合培养项目2项,学历教育来华留学生规模稳定在700-800人,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持续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宣传引导,组织来华留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及文化赛事,积极开展“感知中国”等各项教育实践体验活动、传统文化及文体活动,不断搭建来华留学多元交流平台,促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六、拓展师生国际化视野

依托我校中医孔院等境外教学基地,新增3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举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中日中医科学论坛等,积极组织师生赴国境外访学、夏冬令营、外派志愿者等,为师生赴国境外学习交流提供途径和经费支持,开阔师生国际化视野,提升校园国际化人文氛围。



展望未来,天津中医药大学必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将我校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国际教育和交流中心为目标,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拓展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持续打造多样化国际交流基地,全方位助推中医药全球教育发展,助力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迈出新步伐,奋力谱写高质量中医药国际教育的新篇章。




天津中医药大学新闻中心


源 | 国际教育学院

编辑 | 曹梦瑾

校对 | 曹  亭

审核 | 李  瑞

投稿邮箱 | tjutcmxuanchuan@126.com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