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文献引用的六种情景与无需引用文献的四种情况
关于文献引用,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问题,比如有些作者引用的文献数量严重不足,存在“抄袭”嫌疑;而有些作者则引用了过多文献,不符合期刊对参考文献数量的要求。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作者不清楚何时需要引用文献,而何时不需要引用文献。柯林·内维尔在其著作《学术引注规范指南》中,给出了论文需要引用文献的六大情景和不需要引用文献的四种情况,供写作者参考。
需要引用文献的六大情景
什么时候需要做引注?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而延伸出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是“常识”?哪些“常识”类的观点不需要引注?很多专家对这个问题各执己见,甚至同一领域的专家对“什么是常识”这个问题都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此处,我们列举了六种需要做引注的情景:
1
告知读者你的论文中出现的表格、图表、数据、图片和其他资料的信息出处。比如:气象学家一致认为,自20世纪末起,1995年到2005年是全球气温最高的十年。(Hansen,2005)
2
当描述或讨论某个作者的理论、模型、实践或案例的时候,或者当你用他们的文章来证明你论文中某个案例的时候。比如,梅泽尔(Maizels,1970)对英国离校就业生开展了一项研究调查,研究发现父母对学生的就业选择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后来另外一项研究(Ashton & Field,1976)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并且认为父母经济地位与学生工作态度存在某种联系。
3
用文献来支持和加强你的论证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比如,关于权利,汉迪(Handy,1995)认为“权威必须建立在获取民众认可度之上”。因此,管理者不能仅凭官职高低获得期望的尊敬,尊敬必须是努力经营的结果。
4
当你要强调某个在评论界受到一定程度认可和支持的理论、模型或实践的时候。比如,沟通理解的肢体回答是为了避免或减少与其他人的交流,因此,我们并不奇怪沟通理解与孤独、自闭、自卑、无法倾诉等情感问题相关。(Daly&Stafford,1984;Mc Croskey et al,1977;Richmond,1984)在这个例子中,作者引用了三条文献,说的基本上是同一个观点,这就是为了强调论文中某个结论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引用多个文献能够增加结论的分量,尤其当你的论点具有争议性时,更是如此。另外,为了证明一个论点,建议最多引用六条文献,一般的做法是引用两到三条。
5
告知读者论文中的引文或定义的第一出处。比如,卡布尔(Cable,2001)曾说,弗里曼十分痛恨出版商对待他的态度。他感觉自己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教育经历应该让他得到更多同辈人尊敬。如果这段引文的作者非常知名,引用他只是为了增加论文色彩,吸引读者兴趣的话,那么你不必写完整的文献出处。但如果你对引文作者不能肯定,那么这种类型的引文最好还是写出完整的文献出处。
6
当转述某个你认为非常重要,或者有可能成为辩论焦点的作者的论文时,而且这时转述内容是超出常识的范围的。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世界的,每个人认识世界的角度不同、方式不同,因此对于真理的“建构”也不同(Kelly,1955)。在这个例子中,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Kelly在1955年发表的一个观点。句中“建构”这个词是加了引号的,说明这个词特别重要,是Kelly用来表达核心概念的一个词。通过这个引号,作者实际上就表达了“这是Kelly的想法,我只是在转述而已。”
不必引用文献的四种情况
然而,在下列四种情况下,我们是不必做引注的:
呈现历史观点。当你梳理了大量相关文献,自己对某一时期的学术进展做出总结时,你的总结一般不会引起争议或质疑,那么这时你可以不必做引注。
描述自己的经历和观察。你不必对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所得进行引注,但是你必须表明这是你自己的经历。比如,你要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来进行描述。如果有的期刊不喜欢论文中这种个人风格的语言,明确表明“避免在论文中使用第一人称”,那么你可以这样说,“作者(本文作者)的经历是……”如果你的论文在学术期刊、专著或其他地方发表了,那么你也可以引用自己的出版作品来支持你的个人经历。。
总结或结论。总结部分一般会对论文中介绍或引用过的一些重要观点进行概括,这时不必再做引注。除非出现了新的文献,或者从用过的文献中又得出了新的观点。
常识。这是四种情况中最具争议性的一种,因为学术界对于“什么知识是常识”这个问题颇有争议。常识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公共领域的常识、某个专业领域的常识。在公共领域,常识是人们可以随便分享谈论的一些一般的、无争议的、公开的、无版权限制的事实,这种事实信息一般不会引起重大争议。常识还包括对公共领域的民间传说和传统风俗的概述,但是引用他人对这些常识的评价是需要做文献引注的。当然,每个学科领域也会存在一些常识,这些公认的知识不需要定义、解释或引注。对于这种常识范围的理解,起初会模糊不清,但是后来会变得清晰。而我们在写论文时最好尽可能多做细致全面的文献引注,从而慢慢了解某一学科常识的“游戏规则”。
往期回顾
新书速递
征稿信息
美编:雷思羽
责编:王天姿
来源:科研写作研究所
如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wangtianzi0402@ruc.edu.cn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