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世界级禁书!最后都成了神作

文化   2024-11-25 06:00   河南  

禁书的历史几乎与书籍的历史一样悠久,从古至今,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禁书现象。

禁书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或敏感话题,有的是因为违背了主流价值观或道德标准,有的是因为涉及了国家机密或社会秩序。

本期书单关键词:禁书书单,10部曾经被禁最后却成为经典的神作。

1《1984》

《1984》以惊人的洞察力描绘了一个被极权统治的未来世界。书中描写了一个叫做“大洋国”的极权统治社会,在那里,人性遭到扼杀,自由遭到剥夺。

思想受到钳制,生活极度贫乏、单调。

乔治·奥威尔在书中对权力的警惕、对思想控制的批判,在当时看来太过超前,让一些人感到不安甚至恐惧,于是被封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它的价值,它让我们时刻保持对权力滥用的警觉,推动着社会不断朝着更加民主自由的方向发展。

历史每天都在被伪造,所有不利于统治的历史记录都将被毁掉,记忆不再可靠,人们每天在仇恨中生活。

人性也堕落到不分是非善恶的程度。

2《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曾经也是一本争议极大的小说。

它大胆地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度挖掘,在当时的文学传统中可谓是独树一帜。

这种创新的写作方式超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接受范围,被视为离经叛道而遭禁。

《尤利西斯》在杂志上连载的时候,就饱受争议。

出版后,又仿佛是洪水猛兽,遭到了各个国家的抵制,甚至英美各地邮局“一见就烧”。

法官给的判定是:“这本小说晦涩难懂,作者神经错乱。”

整本书用了700多页的长度,却只是记述了普通人一天内发生的故事,滴水不漏地将人们每一分、每一秒的心理活动转化为了文字。

当我们的目光越来越多地倾注在外部事物时,这本书就用最极端的形式,让我们关注自己的内心。

3《愤怒的葡萄》

《愤怒的葡萄》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美国的恐慌,许多州把它列为禁书。

还有人专门写了本《快乐的葡萄》,编造了不少生活很幸福的谎言,就为了掩盖这本书中揭露的黑暗真相。

故事讲述的主人公一家生活在美国大萧条时期,他们和大批农民一样,被剥夺土地,没有收入来源,只能被迫开始流亡。

等待他们的是工资低到畸形,拼命工作,才能不至于被饿死的葡萄园工作。

但葡萄一旦被摘完,他们就会立刻被辞退。
但可怜的农民们没有因为苦难而走向寂灭,反而不断抗争、不断求生。

当生活毫无指望,那唯一的希望就是两手空空却内心坚韧的自己。

4《日瓦戈医生》

全世界作家们都梦寐以求的诺贝尔文学奖,对于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来说,却是他噩梦的开始。

1958年,他辗转寄到意大利出版的小说《日瓦戈医生》获得了诺奖,但随着而来的是国家层面对他的封禁和批判。

他只能宣布放弃领奖,最终在狼狈中病死收场,妻儿也被判监禁。

在这本书中,帕斯捷尔纳克的经历竟然与主角日瓦戈一模一样,前半卷充满激情和理想,后半卷命运却突然翻转,充斥着暴行与鲜血。

因为对苏联社会的真实描写,让当时的政权感到威胁而被禁。

但它却让后人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引发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把握现在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5《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当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因情色描写,被英国封禁了整整30年。

本书的主人公康妮,也就是查泰莱夫人,丈夫在战场受伤,下半身瘫痪。

她本可以依赖丈夫的贵族身份,过一个无聊却体面的人生。

但是,这个23岁的妙龄女子康妮选择了偷情。

情欲当然不等于爱情,但是情和欲,帮她重新点燃心中隐秘角落里的灰烬,让她在罪恶中感觉自己还是一个真正完整的人。

6《五号屠场》

《五号屠场》,曾经位居世界禁书榜首。

这本书曾因为语言粗鲁,以及对战争过于真实的描述,
被美国长期封禁。

但是,这本书却影响了美国整整一代年轻人对战争的看法。

在某种程度上,还直接影响了美国对越南战争的决策。
在“反战”的外衣下,这本书写的是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中,曾被无辜中伤的每一个普通人。

哪怕身处最绝望的时刻,也要超脱、清醒、勇敢地活着。

7《洛丽塔》

《洛丽塔》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创作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中年男子亨伯特与12岁少女洛丽塔之间的不伦之恋。

这个违背伦理的爱情故事,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争议的漩涡中。

纳博科夫的文笔细腻而富有诗意,他通过亨伯特的第一人称叙述,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扭曲情感和道德模糊的世界。亨伯特爱上了12岁的洛丽塔,为此他不惜娶了洛丽塔的母亲,还想尽办法勾引女孩。 

洛丽塔这个角色虽然年轻,却也展现了她自己的复杂性。她既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又是一个早熟、善于操纵人心的少女。

人性之恶在这一刻体现得如此精准与深刻,而最终亨伯特也就在爱情痛苦的折磨中走上了难以挽回的悲剧之路。

8《最蓝的眼睛》

《最蓝的眼睛》这本书的文字极美,却因为大胆揭露美国的种族不平等而长期被封禁。

黑人女孩佩科拉在学校遭受老师同学的歧视,在家里受母亲的冷落,父亲还对她进行了卑鄙的性侵犯。

噩运没有让她恨世界,却让她开始痛恨自己。

她觉得自己丑,不配拥有好东西,而她以为的美,是一双象征着高贵的白人的蓝眼睛。

这种情绪在她心里疯狂发酵,她终于疯了。
一个不被承认和看见的人,如何找到生存的价值?

书中没有答案,但向社会提出的这个问题已经足够振聋发聩。

9《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因为太过直白的性描写而被封禁。

在历经50多场审判之后,美国最高法院最终在1964年裁定这本书“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予以解禁。

这本书的原型就是作者亨利·米勒在巴黎的真实生活经历——一个落魄艺术家肉体沉沦和精神崩溃的过程。

表面上看,这本书中只是描写性爱、赞美酒精、甚至歌颂妓女。

实质上,当纵情享乐达到极点,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的时候,人生才重新开始。

10《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个懦弱逃避蜕变为勇敢担当的成长记录。

但却因为主人公辍学、抽烟、酗酒、召嫖等诸多不良行为,比如,被先后被封禁5次审查高达76次。

如果将成长简化为一道选择题,大概就是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正是因为主人公霍尔顿选择了直面现实。

17岁的霍尔顿打架、酗酒、被学校开除,他用各种方式去逃避现实、麻痹自我。

直到一次出走前,他想起了自己纯真无暇、年仅10岁的妹妹。

于是,他决定像“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守护自己的至亲至爱。

成长,总是在一瞬之间。

尽管没有明确的路径、固定的经验,但对于始终心怀真诚的人而言,霍尔顿这种直面现实、勇敢担当的选择,就剩成长。

禁书书单电子书下载链接,点击文章末尾左下方阅读原文自动跳转。

(特别声明:所有电子书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chui-770删除)

小书呆读书纪
海量电子书免费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