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一带一路”上实现梦想

职场   时事   2024-09-10 17:00   北京  


点击 蓝字 关注我们


The Elite Reference


凯撒在卡西姆电站工作。受访者供图。
西蒙(左三)与中国同事在牧牛山项目组合影。受访者供图。
博言(左一)与同事商讨工作。受访者供图。
  中国是全球‌清洁低碳能源与环境建设领域的引领者。多年来,中国在世界各地实施了众多电力项目,其中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本地青年,他们在助力家乡电力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并见证了这些项目给当地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
巴基斯坦青年:为家乡带来光明
  90后青年凯撒出生于巴基斯坦的奥拉克兹地区。“那里是一个与现代通信隔绝的世界。”凯撒说,直到2010年,电力才终于覆盖到他的家乡,但由于电网脆弱,每天的停电时间常常高达十几个小时。
  凯撒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他的学生时代,大部分的阅读时光都伴随着昏暗的油灯。他很早就在心里种下希望:让更多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孩子们拥有光明。
  怀揣着这样的理想,凯撒成功考入了该国一所工程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一家纺织厂和一家132KV的电网担任实习工程师。“这两段经历教会了我如何维护电气面板、测试电力变压器、检测变电站中使用的继电器,为我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凯撒说道。
  2018年,凯撒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有关中巴经济走廊1号工程——卡西姆电站的招聘广告。“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机会,我一定要抓住它。”经过层层选拔,凯撒如愿被卡西姆电站录用。2018年4月24日对他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那天上午11时25分,我们的工厂首次实现了满负荷发电。”凯撒回忆道,这对整个团队而言都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那天,凯撒的主要职责是监督电力系统,确保其在安全参数范围内运行。“当时,由于整个电网的负载需求较低,电压始终在545KV到550KV之间徘徊,而安全值是500KV。”凯撒对那一瞬间记忆犹新,如果电压持续上升,可能会导致重大事故。他当机立断,联系了负责电网运营的巴基斯坦国家电力控制中心,并通过详细的技术解释说服对方将系统电压调整至安全水平。
  “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觉得后怕,但也很庆幸自己当时果断地作了决定。”这次经历让凯撒相信,自己已经是一名合格的电力工程师了。
  2018年4月25日,卡西姆电站正式投入运行,兑现了中国电力对巴基斯坦政府的承诺。该电站通过燃烧煤炭加热水,产生蒸汽来驱动涡轮机发电,并通过输电线将电力输送至国家电网,为巴基斯坦各地供电。截至目前,卡西姆电站已累计发电超400亿千瓦时,满足了当地400万家庭的用电需求,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我家乡的孩子们再也不必像我当年那样,在昏暗的油灯下读书了。”凯撒说,他亲身见证了卡西姆电站为当地带来的改变。“我的一个朋友也在卡西姆电站工作,我和他都通过这份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提高了我们家人的生活质量。”
  目前,卡西姆电站已为当地提供了近千个就业岗位。
  2022年,凯撒的家乡遭受了洪灾,道路被切断,清洁水源短缺,他的家人也受到了直接影响。凯撒表示,在得知灾情后,公司迅速启动了救济机制,向他的家乡运送了必需的物资,并为失去家园的人们设立了临时避难所,直到他们能够重建家园。“这次经历让我对中国同事的感情更深了,因为我知道,他们不仅在顺境里支持我们,更会在最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凯撒说。
  凯撒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卡西姆电站,他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友谊,感受到了使命。“从家乡到卡拉奇,从打零工的实习生到电气工程师,‘中巴经济走廊’是我前行的动力源泉。”凯撒说。
澳大利亚青年:风电,始终的热爱
  西蒙今年37岁,已在电建海投公司澳大利亚牧牛山项目工作了5年。此前,他在风电领域有着超过15年的丰富经验。“中国电建是可再生能源行业的领军企业,而牧牛山项目是澳大利亚首个采用鹰类检测技术的风电场。能加入这样一个团队,我感到非常兴奋。”西蒙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道。
  西蒙的家乡远在珀斯。初加入项目时,他每周都要往返于相距4000多公里的家乡和项目现场。后来,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西蒙决定举家搬迁,从西澳大利亚搬到塔斯马尼亚州。“这是我对工作的责任感驱使我作出的选择。”西蒙解释道。
  牧牛山项目所在的区域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栖息着众多珍稀动植物,其中包括濒危的楔尾鹰和白腹海鹰等珍稀鸟类。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的保护。为了保护当地生态,项目组引入了IDF系统。“IDF系统由17座塔楼组成,每座塔楼配备有10台摄像机,全天候监控天空中的鸟类活动。”西蒙介绍了IDF系统的工作原理:一旦发现鸟类,IDF塔楼就会跟踪其飞行路径并开始拍摄。如果确认发现的是鹰,系统就会向附近的涡轮机发送停止信号,从而避免涡轮叶片与鹰相撞。
  西蒙的职责之一就是审查IDF数据,包括鹰的飞行路线、速度和飞行时间。“目前,我们已经达成了连续超过400天的无鹰撞击事故纪录。”西蒙自豪地表示,这证明了风电场可以在保证正常运行的同时保护野生动物。
  据了解,由中国投资的牧牛山项目是塔斯马尼亚州装机规模最大的风电场,自投运以来已累计安全稳定运行超1720天。项目年均上网电量约4.4亿度,能够为超过6万个家庭提供优质的清洁能源。该项目帮助塔斯马尼亚实现了100%可再生能源供给的目标。
  “我们项目雇用的本地员工比例高达95%,为这里创造了上千个就业机会。”西蒙说,该项目还带动了周边地区商业的发展,如商店和餐馆等小生意。可以说,风电项目的运营让当地居民享受到了很多发展红利。
  在与中国同事共事的过程中,西蒙感受到了一种“跨越大洋的友谊”。“我们项目组经常会为当地有需要的人提供热腾腾的饭菜,还会举办健身课程,关心周边百姓的身心健康。”西蒙说,这些举动让他深受感动,也让他和许多中国同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西蒙说,他现在几乎成了个“中国通”。“牧牛山的冬天太冷了!中国的火锅很适合这里。热辣辣的火锅一端上来,我瞬间就感觉到了暖意。”他笑着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为了能更了解中国,西蒙还自学了中文:“我想带着家人们一起去中国旅游,去看看长城和故宫。有机会一定要与那些已经回到中国的同事们见上一面,我很想念他们。”
  凭借丰富的从业经验和对中国文化的喜爱,西蒙为项目运营作出了突出贡献,也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他曾被《环球人物》杂志授予“丝路友好使者”称号。对于这份工作,西蒙表示:“它不仅让我获得了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也为我的女儿树立了榜样。我希望她长大后,也能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
波黑青年:助力家乡绿色能源发展
  博言来自波黑,是塞尔维亚族人,毕业于东萨拉热窝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他曾参加学校与山东理工大学合作的交换生项目,在山东淄博和陕西西安学习工作,他与中国的缘分也从那时起生根发芽。
  毕业后,博言回到了家乡,再次与中国结缘。“我得知伊沃维克风电项目是由中资企业在波黑投资建设的最大能源项目时,心中备感亲切。我决心一定要加入这个项目。”博言说。经过精心准备和多轮面试,他终于如愿以偿。
  受国家体制变化及内战等影响,波黑许多地区的土地文件存在遗失或缺失等情况。此外,政府地籍办公室信息、法院登记信息和当地私人地主所持信息之间时常还存在不一致。伊沃维克风电项目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土地所有权、征地和送出线路等问题。为尽快厘清商务法律工作的重点,博言成为项目组招募的第一位本地员工。
  入职后,博言和中国同事杨坤霖一起负责征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二人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我们与法院、公证处、律师事务所等当地机构紧密合作,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法院和私人地主开展了持续深入的商务谈判,成功推动了项目用地的土地性质变更及征地等工作。”博言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
  令博言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有一次,他和杨坤霖约见了几个私人地主,一起前往项目现场核对他们土地的具体位置。“那天下了很大的雨,在经过长时间的沟通谈判后,才最终达成共识。我看着坤霖浑身湿透却一脸开心的样子,真的很受触动。”博言说,那一刻他深刻体会到,中国人为何能在近几十年里取得如此迅速的发展——因为他们真的在非常努力地工作和生活。
  看着一台台风机巍峨矗立,风场实现全场物理完工,送出线路也顺利带电投产,博言内心充满了喜悦与自豪。到2023年10月,项目已完成全场施工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我很荣幸能够成为中国与当地交流的纽带,推动项目进行。”博言说。
  伊沃维克风电项目不仅推动了当地绿色能源的发展,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项目所在地的野马群繁衍栖息地。“我们的团队曾奔赴海拔高达1200米的高原,寻觅野马群踪影,并为它们提供所需的食用盐;我们还修缮了场区内天然形成的野马饮水槽,尽可能地改善野马群的生活环境。”博言表示,他所从事的工作实实在在地促进了家乡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对此他感到无比自豪。
  博言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当地政府和人民都迫切期待着项目正式投产。据了解,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2.59亿千瓦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4万吨,将助力波黑优化当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更早实现“碳中和”。该项目已被列入2021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成果清单,并被波黑外国投资促进署(FIPA)授予2022年“最佳外国投资者”奖。

综合编译:李媛媛

责任编辑:贾晓静 

微信制作:王忻媛

中国青年报 · 中国青年网出品

欢迎订阅2024年《青年参考》


邮发代号:1-64

订阅热线:11185  010-64098773

全年订阅价:138元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64

青年参考
《青年参考》微信公众平台,中国青年报旗下,国际资讯类周报,全国发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