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出海四小龙电商平台的全托管模式蓬勃发展,每日产生上万吨的跨境电商空运出口包裹。这一巨大的电商包裹空运需求,极大地影响了航空货运市场。
电商平台的需求使航空公司对市场涨价充满预期。一架 747 或 777 远程宽体货机包机费用五六十万美金起步,还需签订至少 1 年以上合约,部分航司甚至要求 3 - 5 年长期合约。
同时,航空公司提高货代包板包仓合约价格的准入门槛,2025 年大部分货运航司给到货代的欧美航线包板签约全年固定价格超 40 元人民币每公斤。这意味着货代要拿出更多资金交押金,且只有全年航空运费不低于此价格才能保本。
然而,自 2024 年 12 月中旬起,航空运价急剧下跌。欧美航线已跌到 20 元人民币每公斤左右,相比 12 月初跌幅达 50%。包机商损失惨重,单个航班亏损超百万,一个月亏损超千万。若没有内地地方政府包机补贴,亏损数字大概率翻倍。
当前,航司的高预期和高运价抬高了包机商和包板商的门槛。包机商需资金体量过亿才有资格入场,航司押金和运费需预付,客户放账至少 1 个月,电商平台帐期更久。货代背靠背与航司签约,承受巨大垫资压力,却只能赚取几毛钱一公斤的包机代理操作费,成为电商平台的垫资工具,投入与回报严重失衡。
不少包机商和货代运用各种金融手段加杠杆。若运价持续低位徘徊超 3 个月,众多包机商可能撕毁合约,畸形的航空运价定价机制将难以为继。届时,航空公司飞机利用率和资产回报率降低,且未来几年还有新飞机交付,货运航司的高利润也将难以维持。
综上,跨境电商空运市场目前看似繁荣,实则危机四伏。电商平台、航空公司、货代、包机商等各方利益交织,市场亟需建立更合理的定价机制和合作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在市场波动面前,各方都将面临巨大风险 。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