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书香三八”读书活动征文获奖作品展播|第128期
点亮读书灯,铺就书香路。以“阅读新时代·铸就新辉煌”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书香三八”读书活动圆满结束。本届活动,全国有2万多家单位、1000多万女性参加,组委会收到征文作品5万多篇、家书作品3万多篇。经初评、复评、终评,1240篇征文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30篇、二等奖80篇、三等奖180篇、优秀奖950篇;770篇家书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20篇、二等奖50篇、三等奖100篇、优秀奖600篇。
一篇篇美文,犹如春日下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一封封家书,犹如冬日里的暖阳,播撒着温馨的柔光。
赏美文之秀,感家书之暖。让我们静下心来,品读这篇篇佳作,聆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者的深情……
奖项:三等奖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许多年未曾翻开课本,天高云淡时又不自觉想起这一句《赤壁赋》来。我向来习惯在文章中窥见前人的种种豁达潇洒,又时而揣摩金粉世家的富丽堂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只有各路文字历经时间纷纷褪色后才发现,最直白的文字作成最朴实的信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怀着这样的心态再去看林语堂先生著的《苏东坡传》,比起许多年前的天真烂漫,更多的是感到全然的自然与真诚,不由得真心叹一声:“人生缘何少欢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本书将苏东坡的人生分为了四段,童年与青年、壮年、老练和流放岁月。在苏东坡六十多年的岁月中,我们可以逐步了解苏东坡为何“元气淋漓”,做人为何“秉直不阿”,为官为何会“黄州惠州儋州”,他又为何会是词人、散文家、画家、书法家。 苏轼出生于宋仁宗时期,待长成参加科考时,正是文坛领袖崛起的时期,当时的文坛权威欧阳修对苏轼的评价是:“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正因此苏东坡年纪轻轻便被世人所知,声名大噪。彼时他意气风发,“辩才无碍,口舌之争,决不甘拜下风”,可谓是元气淋漓,生机勃勃。
壮年的苏东坡入朝为官,由于他秉直不阿的性情,又恰逢拗相公王安石强硬变法,苏轼在诗词中反讽新政而遭遇乌台诗案。这是他政治生涯的第一次挫折,可以看出当时的苏轼也会惶恐不安,不知所措。 然而这份惶恐和茫然并没有使苏轼就此消极,反而开始慢慢变得老练。由于新政官员当权,直到老年,苏东坡大部分时间都在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就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辗转流放的途中,苏轼游山水、种田地、搭房屋、酿酒、做菜,他的心态慢慢变得平和,虽远离京都,但每到一个地方,都尽心为民谋利。 苏轼之自然真诚有二,一方面在于文章上,他清清楚楚地表达了对写作和文体的意见:“大略如行云流水。”只要能忠实、诚恳、妥当表达,文章自然简洁、轻灵,不虚浮空洞。另一方面则在人格——李白写“云想衣裳花想容”令人惊艳之余又不乏热情浪漫的洒脱;徐霞客写“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虽瑰丽磅礴却并不“接地气”;而苏却写“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他生来便以纯真目光打量生活,因此他的文章如行云流水,纹理自然,姿态横生,有一种发自肺腑的纯真。也因此,他的文章诗词历久弥新,未被淹没在短暂的文学风尚之中。 苏轼是一个讲求民主精神的人,他上可对话君王,下可为乞儿作诗。他喜爱做官,但百姓不认识他,才使他最高兴。他为杭州和广州建立良好的供水系统,建立孤儿院和医院,设置狱医,对抗恶劣风俗。在社会改革的余波中,他不顾官僚制度的巨大阻力,一个人热心赈灾,关心饥荒和流浪的灾民。他始终为穷人争取债务免还的仁德政策,最后终于成功。他始终维持住自己的本色,故而我们今天可以说,他真是一个富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数百年前连绵的萋萋芳草为苏轼荡起历史的涟漪,踏碎一地月光铺成无愧天地的笔墨——跨过历史的长河,苏轼这一种坦率自然、乐观对待的态度依旧值得我们学习,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却也有如意一二。再遇挫折时不妨回想那大名鼎鼎的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书香坊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