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灵魂总会相遇
【厨房是我的治愈之地】,这是gap year期间,在即将进入30岁的最大发现。早上8点多醒来,有时候是9点,冰箱里常备着面包和餐包,盒马不到7块钱8颗的鸡蛋,冷藏区常备培根和火腿,冷冻区常备牛肉丸和煎饺,一般会选择吃面包煎蛋配肠,偶尔也会心血来潮吃中式,煮饺子,热油爆香咸鸭蛋煮上汤娃娃菜。朋友说自己早起只吃一块面包的时候,我能摆拍出拥有3个盘子的早餐照。对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比谈恋爱期待对方对自己好还要好,这是我生活中难得的确定性的爱,我对我自己的爱。付出方和接收方都是我。我之前很喜欢土耳其作家的一本书叫做《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里面描述了世界不同地方的3个人,如何在面临人生重大的无妄和失去,意义消解之后,在厨房找到归宿。里面有一段话写道:“厨房女神帮他将一周分割成七天。她站在他背后,像个老朋友一样推着他重新开始生活。她不允许他自怨自艾。厨房里没有时间去停止、去思考、去痛哭。人们总会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回到她的怀抱。他们会寻求女神的帮助,在她怀里休息,用她给的水源洗把脸。因此,她要时刻准备着,要平安无恙地等待着,在孩子回家的时候给他们一块面包。早上醒来的时候是热油煎鸡蛋煎肠,切好水果,用奶和咖啡冷萃液混合出来一杯简易的拿铁;中午是煮一份酸汤肥牛,或者做一个上汤娃娃菜,炒一份黑椒牛柳;夕阳落下来的时候适合煮一份汤,绿豆汤或者是酸辣汤,把鸡蛋搅拌一下倒进来,看它在滚烫的汤里浮出一层褶皱,变成薄薄的鸡蛋块儿。每当我因为gap或者这个月的存款在变少的时候,我都会去按一个按钮,这个按钮叫做:去给自己做点好吃的。最初对于做饭的记忆是三道菜,西红柿鸡蛋,青椒土豆丝以及鸡蛋羹,是少年时代妈妈在灶台做饭的时候我学会的菜,有时候她不在家,自己又嘴馋得不行,只好自己热油做菜,但是鸡蛋羹做得不细致,蒸出来好多孔,至今还不知道怎么蒸得绵密。有一道糗事是第一次煮面条,白水煮完其实要加香油酱油和醋,但是第一次完全没有经验,加成了食用油,一股油腥的味道,我妈看到说:唉,我的傻闺女,不是放这种油。前几天自己邀请朋友来家里吃秋天的第一顿饺子,还不会拌馅,但是从小就是家里的擀皮儿包饺子主力,所以也耐心教大家怎么三下五除二的捏成一个饺子的形状。如果小确幸有形状的话,那就是北方那种胖乎乎饺子的形状。我们做了酸汤馅儿,做了麻辣馅儿,甚至还有朋友用我包好的饺子做了冰花煎饺。美食带来了确定感,你都不确定明年此刻自己会身在何方,不确定明天的杭州会不会下雨,但就是知道,就是确信,把鸡蛋和辣椒可以放在一起炒出来的味道。食物对我的另一重意义,是我跟他人的链接。19年刚来杭州的时候,沉浸在春季返潮和冰凉的墙产生的巨大emo里,是决定邀请舍友和舍友的朋友来家里吃饭这件事,让我去超市买了鸡腿,买了小米椒和香葱,买了南方的辣椒,做出了一顿香味四溢的黄焖鸡。而这道菜也帮我俘虏了当时桌上一位男士的心,成为了我当时的男友。26岁,去到新的城市,爱良人,穿好衣,吃好饭,杭州是我的快乐乐园。当然恋爱后做饭的时光就少了,总想晃着这个人的手把这个城市的美食吃遍,他也嘟囔着说赵老师现在给我做饭越来越少了。生日的时候自然要做的,煮长寿面,煎一枚鸡蛋,准备好生日蛋糕,这是属于爱情的仪式感,连带着时间。培养感情却不像做菜一样,梳理好步骤,至少能做成60分的菜。“生活的佐料总是要么太多,要么太少。宇宙太不明白一小撮是多少了。”我知道每个曾经经历隔离的人都和我一样对“做饭”有特殊的情愫,它能陪你度过艰难的时光,饱腹,温暖,“惟恐誓盟惊海岳且分忧喜为衣粮”。我不再期待天地之间,终有情意,我只期待,天地之间,终有饭吃。生活波澜起伏,那些宏大的梦想一一过期,生活里有些事应该及时去做,打开厨房的门去做一顿饭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我犹如那个《乱世佳人》中说我终于不再挨饿的郝思嘉,期待着明天的早餐。
最近新开一个系列记录自己迈向30岁的过程,写写自己和身边人的30岁是否想开。欢迎大家评论区多提意见哈!
我想开了
“我想开了”是前阿里营销,图书作者七天发起的一个“寻找更多B面人生”的青年生活社群:持续关注不同的B面人生,希望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寻找让自己和他人幸福松弛的可能。
后续每月都会发起露营⛺️,分享会,读书会,一起“寻找更多B面人生”!
近期活动:9/3杭州周六露营 | 秋日浪漫,带本书逃离都市!去山下美术馆露营,玩飞盘看露天电影过周末!
青年作者,编辑,ONE·一个热门作者。
我想开了IP主理人(wechat:cherishbao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