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如今,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当下电信网络诈骗花样层出不穷,防诈骗安全教育也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您的小孩玩游戏、刷短视频吗?如果是!那请您注意!不法分子已经将诈骗的黑手伸向了未成年人!
近期三都连续发生2起未成年人被诈骗案例(以下均为化名),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些专盯未成年人的诈骗类型,谨防被骗!
案例一
2024年6月15日早上,洪某某(13岁)在家中玩某款游戏,有人在游戏的公共频道称“加QQ可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于是洪某某便添加对方QQ,对方让洪某某发送游戏角色信息,过一会儿,对方回消息称:“目前洪某某不符合直接领取游戏皮肤的条件,因为系统检测到洪某某是未成年用户,账户存在风险隐患,需要用家长的手机辅助解除风险隐患,如果30分钟内没有解除,家长将面临60000元的罚款和15日的拘留。”
洪某某因害怕,便按照对方引导拿到其母亲的手机,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并将验证码等信息告知对方,最后导致洪某某的母亲名下银行卡被扣款,一共被诈骗19998元。
案例二
2024年6月14日晚上,许某某(12岁)在刷短视频时,看到评论区有留言称:加QQ免费领取游戏皮肤。
许某某添加对方QQ后,对方声称按照步骤操作可以免费领取某游戏皮肤,并发送了领取步骤。
许某某按照对方指示操作之后,发现无法领取游戏皮肤便再次联系对方。对方解释称:许某某的账户涉嫌违法存在风险隐患,要求许某某接视频远程指导操作解除风险。
接通视频后,许某某再次按照对方指示流程操作,在此过程中还提供许某某奶奶的身份证、银行卡给对方,最终导致被骗3491元。
专盯未成年人的诈骗
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事件,形式多样,手段隐蔽。不少家长认为我家孩子只是上上网、玩玩游戏,怎么会被骗呢?
殊不知网络诈骗黑手伸向未成年人,诈骗陷阱就在我们身边!未成年人易被骗的诈骗手段有哪些?父母应该怎样做?我们一起来了解……
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
主要有四种:
一、免费皮肤“大陷阱”
宣称免费赠送游戏装备,再通过“激活费、认证费、验证费”骗取未成年人钱财,诱导孩子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
二、红包返利“杀鱼盘”
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网站、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未成年人入群,随后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多种借口来进行诈骗。
三、“防沉迷”骗钱财
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支付密码来骗取钱财。
四、假明星发“假福利”
诱骗未成年人加入粉丝群,以打榜等名义进一步实施诈骗,不法分子经常以加入“明星粉丝QQ群”为诱饵,声称完成任务可领取礼品或明星签名,诱导未成年人进行转账或刷单。
反诈小贴士
电子游戏快乐多,网上交友便利多,互联网络套路深。处在成长阶段的孩子不应被诈骗分子伤害利用,希望家长多多关心孩子的动态,常态化正向沟通、交流、引导,避免孩子和家庭陷入此类骗局中。
警惕伸向未成年人的电信诈骗黑手,需要做到“四不轻信”和“两个保护”:
1.不轻信任何宣传收费破解防沉迷系统的消息,不与陌生人私下交易,不随意进行转账充值等操作。
2.不轻信“免费领取”“大额返利”等说辞,尤其是当对方提到转账时需提高警惕,及时告知父母以防受骗。
3.不轻信网络上所谓“无门槛”“高收益”的兼职广告,要求先付款后入职皆是骗局。
4.不轻信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被拉入陌生群时应立即退群。
5.家长要看管好个人手机和支付账户,设置好开机和打开软件的密码,防止孩子使用自己手机转账付款。
6.家长和学校要加强教育和监护,提高未成年人反诈意识。引导孩子适度上网,加强对孩子反网络诈骗知识的灌输,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
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涉及金钱往来时,一定要多加甄别,也要多问问长辈,以免上当。同时,家长们平时也要对子女加强教育,在假期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提高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以应对复杂的网络风险,要注意引导孩子正确管理和使用自己的零花钱,谨防上当受骗!
再次提醒:
安全永远第一!
请保护好自己!
紧绷防范之弦!
远离诈骗之害!
来源:三都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