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越难的事,越要做

财富   2024-10-25 22:23   湖南  

“活在当下”的态度,就是 “今天全力以赴,就能看清明天;当月全力以赴,就能看清下月;今年努力奋斗,明年就会豁然开朗。”

——稻盛和夫

作者 | 稻盛和夫

来源 | 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在企业经营中,意料之外的课题和障碍会接踵而来。这时候,如果缺乏坚强的意志,就会以些许的环境变化为借口,很随意地放弃应该达成的目标。

我曾经将下面这句话作为京瓷的经营口号:“以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和热情,去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

我认为,这个口号表明,团队的领导人不管遭遇何种障碍,都要以坚强的意志朝着达成目标的方向奋勇前进,决不妥协,决不停顿。

然而,在经营者当中有这样的人:


当目标看来难以实现时,他们立即寻找理由和借口,将目标数字向下调整,甚至将目标全盘取消。



已经制订的经营计划,本来就意味着对员工、股东以及社会做出了承诺。


既然是已经承诺的事,却有人以预期之外的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动为理由,轻易地撤销计划,或将计划中的目标数字向下调整。

我认为,应该立即撤换这种意志不坚定、盲目跟着环境转的经营者、领导人。 

用经营去“迎合”无法预料的经济变动等外界状况的变化,那么一时向下调整的目标,与接着到来的新的经济变动又不切合,这就不得不再次将目标向下调整。


如果持续这么做,不仅目标变得有名无实,而且领导人自己也将丧失集团对他的信任。



回顾京瓷的发展历程,我其实并没有怎么制定战略。

我从不制订中长期的经营计划,而只是制订短期的年度计划而已。


原因很简单,即便制订了中长期计划,也会被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各种变数所影响、所打乱。


碰到这种情况,如果依然故我地强推计划,只会导致各种异常的出现。

从京瓷创立伊始,时至今日,我都以“活在当下”的态度来制订公司的发展计划,从而使京瓷从一家地方性小企业成长为国际化的大集团。

详细来说,这种“活在当下”的态度,就是 “今天全力以赴,就能看清明天;当月全力以赴,就能看清下月;今年努力奋斗,明年就会豁然开朗。”


但几年后的事情,只能是‘凡人不得知,唯有天晓得’了”。

我曾经在无数的场合介绍过,京瓷的经营活动,不管是进军海外市场,还是开拓通信事业,其实都是出于偶然。

比如在生意场上,一些人有时会有求于我,譬如“能否帮助某家企业”“能否买下某座工厂”等。


每当碰到这种情况,我首先会考虑“此事是否为善举”,然后会分析“天时、地利、人和”是否齐备。


同时还会尊重对方的立场,为对方着想,即坚持以“利他之心”来判断和处理各种情况。

在我看来,只要上述要素一并到位,就可以做出可行的判断,哪怕在技术或资金方面存在风险。



但在旁人眼中,这或许是“有勇无谋”之举。

用围棋来比喻的话,为了不让自己的落子被孤立,在“跳”完之后,就得想办法在它们的周围落子,从而化点为线。


但这样一来,自己的意图反而完全暴露在了对手的眼中,可谓险棋,于是如履薄冰、全神贯注地步步落子。


可在高手眼中,这种拍脑袋的战术完全就是以卵击石,可由于没有什么像样的战略,因此只能硬着头皮上,结果愈发险象环生。

在惊觉自己上述的失误后,我开始认识到了制定战略的重要性。


简单来说,从京瓷现有的基础出发,想方设法把“跳”完的棋子连起来,就能保住落下的棋子。

只有在这种时候,我才会思考和运用战术。


除此以外,我依然会以感性的角度来做出判断,而这恐怕是各位最为排斥的方法。


可战略一旦制定完毕,我就会想方设法让落子连成一片,从而取得胜利。


所谓“事业”,顾名思义,就是把看似人人都能做的“事情”当作一个严肃的“行业”来耕耘。


许多中小企业家之所以无法盈利,问题出在方式方法上。

在刚创立京瓷时,京瓷只有一种产品。

大家一开始都是门外汉,同时也都是拼命努力的实干家。但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因此只会做一种产品,即所谓的“单品类生产”。

既是“菜鸟”,又“只会一招”,的确十分不利。


一般来说,在这样的条件下,创业是非常困难的,但其实并非如此。

俗话说“罗马并非一日建成”,看似希望渺茫的创业条件,却往往是千里之行的起点。

有的人说,“没有技术的新兴企业只有死路一条”,我对此不敢苟同。


“一穷二白”“一无所有”恰恰是创业的前提。假如因为缺乏技术或者产品单一而灰心丧气,那就注定一事无成。


凡事皆有两面性,正因为是门外汉,才能做到“无知者无畏”,即不被所谓的“常识”束缚,敢于打破陈规、突破既定惯例,进而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


但刚才也说了,缺乏技术和产品单一可以理解,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这样的现状毕竟会让企业家渐渐感到不安,

从而担心“公司将来路在何方”以及“产品滞销导致公司倒闭”等,即所谓的危机感。

一旦充满“危机感”,不满足于现状的“饥饿感”也会油然而生,但这些企业家并没有向现实低头。
他们不但充满叛逆精神,而且永不服输,于是化危机感和饥饿感为动力,努力奋起,硬是闯出一片天地。

虽然没有技术,也非业内专家,但俗话说“穷则思变”,为了冲破发展瓶颈,于是开始不断创新。
总而言之,在危机感和饥饿感的驱动之下,企业家会使出浑身解数,从而使自己的创意开花结果。
人就是这样,哪怕勉强,但只要领先别人,状态就会出来,甚至能够发挥出120%、150%的力量。
搞过体育的人懂这个道理,因状态良好而获胜,这时就会浑身充满力量。

但是,在落败时,就是马拉松跑在后面时,真的会感到腿脚沉重、使不出力。所以,我才说:“要紧跟先头团队!”

因为当时说过这种远离常识的话,与此相应,从公司创立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夜以继日拼命工作。

这同马拉松一样,就是持续超速奔跑。而不久以后,京瓷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也就是说,人们认为“根本不可能的事”,我却从创业开始一直干到现在。
在我创建第二电电时,周围的人都异口同声:“不可能!”“既没有经验,又没有专业知识,那家伙不可能成功!”

然而,我做成了,所以京瓷才能发展成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优秀企业。
“为夺取金牌,就要紧跟先头团队!”而我说这话,在专家们看来,那是“勇而无谋”。
但是,“紧跟先头团队”这句话首先要执行,这才是重要的。

认为那不可能因而不干,事情就不能成功。
成就事业的关键,比才能和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当事人的热情、激情和执着。

要如同甲鱼一般,一旦咬住就决不松口。当你认为不行了的时候,正是工作的真正开始。
在京瓷,员工们的思维方式是"认为不行的时候,正是工作的开始",因此几乎没有“由于气馁而放弃”的先例。

一旦开始研究,就要做到成功为止。
当然,项目的实际成功率不可能达到100%,也有两三个在中途终止了。

业务领域也是如此,在竭尽全力后,发现有的实在行不通,于是适时退出。

但根本信条从未改变,不管是研发还是业务方面,我都要求全体员工不断努力、坚持到底。


经营企业时,“坚持到底”是成功的不二法门。越是忍不住要放弃时,越要坚持下去,直至取得成功。
然而,现实中的大部分企业家都会半途而废。

这往往是因为他们缺乏能够持续支撑的资金储备,要想坚持到成功那一刻,必须具有充裕的资金。

换言之,要想把“认为不行的时候,正是工作的开始”落实为公司的理念,就必须采取留有余裕的经营方式。
但如果现实环境非常严酷、即使没有“余裕”,也要坚持努力,不惜拼尽所有。

“不管背上了多少债务,好歹还有一条性命。自己至少还有手有脚,身体健全。”要抱有这样的无畏精神,坚持到底。

总之,“留有余裕”是我所提倡的理想状态,但即便一无所有,也要继续努力。作为企业家,这种志气和胆魄不可或缺。

*本图文来源于盛和塾,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所发内容及图片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如侵联删!

CEO经营学堂
CEO经营学堂,每天分享经营智慧、科学管理经验和有建设性价值的商业思索、感悟、阅读和心灵,致力于为企业和人的成长提供思想动力、科学方法和人文关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