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引聚科技领军人才,打造“全链式”领军人才开发体系,使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主体有效激活,创新成果充分涌流,创新集群突破成势,推动了人才优势向产业优势、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转化。
——编者
如何集聚科技领军人才
苏州工业园区工委组织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大力集聚科技领军人才,凝聚思想共识、完善关键举措、提优服务保障,集聚院士团队78个,国家级人才346人,其中创业类占全国6.5%,各级领军人才3453人,高层次人才6.7万人,人才队伍质量和规模常年位于全国开发区第一方阵,夯实了创新发展人才基础,构筑了高质量发展人才优势。
在战略上达成共识。园区先后制定“十二五” “十三五”“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围绕领军人才集聚机制、外籍人才便利化服务、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安居工作体系、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建设等专题开展重点调研。为争创国家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出台《苏州工业园区建设高水平人才平台三年行动计划》,细化68项具体任务并明确责任部门,深度融入“宁苏”高水平人才集聚区。
在布局上有取有舍。早在2005年,园区党工委便深刻认识到外资并非科技创新的唯一依赖,因此在启动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两个经济计划的同时,启动了科技跨越计划,并成立科技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经过深入的调研观察,园区决定聚焦生物医药和纳米技术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并坚定独立培育的决心。2012年,又将人工智能纳入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迄今为止,园区一直坚持的三大新兴产业从未改变。
在政策上系统设计。发展新兴产业需要做好人才的政策分层设计。为此,园区出台“领军登峰计划”,针对带技术、带项目、带团队来园区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分类实施,并根据企业生命周期提供节点性支持。出台“企业撷英计划”,对企业猎聘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等7类引才聚才行为和企业认可的技术骨干给予综合奖励,调动用人主体积极性。出台“青春园区计划”,通过就业直通车、创业加油站、乐业青享汇等举措为青年人才提供一揽子就业创业保障。
建设创新创业平台。高能级载体平台是人才创新创业、发挥效能的基础。园区秉承国资先行理念,成立生物公司、纳米公司、科技公司等多家国有公司,承担产业发展商的角色定位,负责载体开发建设、人才团队招引、创业创新服务和价值投资赋能。引进纳米所、空天院、药物研究院等11家中国科学院科研平台和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成功获批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构建了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为骨干,新型研发机构为基础的创新平台体系。
形成人才引进抓手。一直以来,园区不断尝试新的引才机制和方法。一是请进来。通过赛事、路演、培训、参访、学术活动等多种形式集聚资源、导流项目,已累计收集近20000条有效人才信息。二是走出去。布局商务中心,为孵化科技项目、转化科技成果、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提供重要支撑。出台《人才举荐制实施办法》,以存量人才“朋友圈”链接“人才圈”,打造引才共同体。三是建机制。开发建设“iDream”圆梦人才平台,建立供需对接机制;明晰创新类人才、创业类人才承接通道,建立引才前中后台协同机制;探索开展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发布以产业分类的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目录,重点强化外籍人才流动便利化机制。
强化人才供给能力。地方的产业转型,离不开多层次的人才支撑,只有自主培育,才是治本之策。2002年,园区党工委在园区南部规划10余平方公里建设高等教育区,并成立园区教育发展投资公司,专门负责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目前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一是用好本土高校资源。园区抢抓苏大扩张布局的战略机遇,成功将苏州大学最大校区布局在园区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已累计为园区培养输送了近1万名硕士毕业生。二是引入区外高校资源。园区不遗余力瞄准国内外重点名校,先后引入33所中外知名高校(研究院),截至目前已培养输送青年人才近20万人。三是开展梯次衔接培养。建立从博士后、工程硕士到高技能人才全链式人才培养体系,已累计引进博士后813人,培养专业学位工程硕士1万余名,培养职业技能人才5.5万余名。
建立亲商亲才服务体系。一是变多头办为一门办。针对企业、人才办事难问题,园区专门设立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打破职能部门界限,将11个业务条线、近700项涉企服务全部集中办理,形成了覆盖人才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五大服务平台。二是变线下办为线上办。针对各项业务平台分散等“堵点”,整合不同办事大厅和业务系统,建成“一网通办”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和微信小程序,共上线30个部委办局1341项企业和个人业务。三是变N件事为一件事。将两个以上存在关联的政务服务事项优化整合为“一件事”套餐,人才跑一次就可以直接办理完成套餐内所有事项,有效解决过去办多个事项跑多次的问题。
建立人才安居保障体系。住有所居,心才能安。园区人才办会同规建委,在全省率先实施“人才安居工程”,上线“iHome”人才安居融合服务平台,满足人才多层次多样化安居需求。针对青年人才,主打“惠居”。建立优租优补优购“三合一”安居体系,通过建设实体性优租房小区、整合社会化房源、发放租房补贴、优惠出售房源等方式,满足青年人才不同阶段的住房需求。针对领军人才,主打“宜居”。通过人才组屋、购房补贴等形式,满足高层次人才对改善类、品质型住房的需求。针对未来人才,主打“乐居”。借鉴海外创新街区建设经验,打造“一湾一岛多点”高品质人才社区,在社区内实现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满足高净值人才职住平衡的新生活要求。
建立人才子女教育体系。先后设立苏州新加坡、苏州德威两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苏州工业园区外国语学校、海归人才子女学校等多所国际化民办学校,提供涵盖幼儿园到高中的优质教育服务。积极拓展海外教育合作,与11个国家和25个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实现中小学校都有境外“姐妹学校”和国际交流项目。
建立人才医疗服务体系。在区级层面建设苏州市独墅湖医院,新建星湖、星浦和星塘三家二级综合医院,改扩建星海医院,形成“一体四翼”基础医疗保障体系。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区位优势和苏州自贸片区政策优势,引进嘉会医疗、新宁诊所为代表的国际医院,引进禧华妇产医院、君奥肿瘤医院为代表的特色专科医院,引进泰康、国寿等一批康养机构,打造多支点立体化健康服务网络。
建立人才政治激励体系。积极落实党委联系专家制度,主动掌握领军人才思想状况、科研情况、工作进展和生活需求。同时,开展高层次人才沉浸式参访与国情研修,探索高层次人才政治吸纳机制。此外,畅通党员人才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渠道,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的有机统一。
强化力量配置机制。一方面是干部力量。立足开发区体制,连续多年面向世界名校和国内双一流高校开展独立人员招聘,先后引进国际化、专业化青年人才273名,100%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另一方面是社会力量,组织部会同统战部门、科技部门、人民团体等组建了博士联谊会、工程师协会,并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和社会组织共同推进特色服务,促进人才交流与合作,强化人才归属感。截至2023年末,园区直接从事科技、人才专业中介服务的机构数量达300家,其中90家机构成为园区人才发展的“合伙人”。
强化投入保障机制。一方面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近些年,在外资持续走弱、开发建设资金缺口增大的背景下,园区始终保持人才资金充足,人才资金占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例达2.2%。建立专项资金使用和绩效评估制度,人才开发资金使用绩效长期位居各类资金首位。另一方面以国有资金撬动市场化资金。成立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元禾控股前身),并发展出元禾辰坤、元禾重元、元禾原点等多个元禾矩阵,期间园区国资共参与160支基金,认缴出资450亿元,投资了园区近800个人才项目。为更好服务市场化创投机构,同全联并购公会、中国金融博物馆共同发起筹建东沙湖基金小镇,已吸引130家持牌基金管理人入驻,设立了694只基金,总规模达3803亿元,成为发源苏州、服务长三角、辐射全中国的重要创投策源地。
强化考核推动机制。组织部坚持牵头不包办、抓总不包揽、统筹不代替、督导不旁观原则,制定年度人才工作要点,明确各职能部门责任清单,通过每年交办一件事,实现一年办成一批事。同时,发挥综合考核职能优势,将人才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和党建考核维度,细化考核指标和权重,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评价挂钩、与单位等次和绩效奖金挂钩、与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挂钩,进一步形成了明目标、亮成绩、比贡献的良好氛围。
来源:《中国人才》杂志202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