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岩 田雪晨 辛鹏睿
加快推动县域突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是最关键要素、最宝贵资源。吉林长春以返乡到乡大学生为核心驱动的“四乡人才”在汇聚与共创中,为乡村振兴与县域突破注入了持久动力与活力。
“大学生返乡到乡创业”为乡村全面振兴带来新动力新活力
网络直播推销民宿、抖音短视频推广鹿产品、设计美丽鹿乡宣传文案、打造爆款特色小镇IP……这些创意都来自返乡创业的李嘉榕、王娇等大学生们,他们整合资源组建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青年鹿业协会,打破个体创业局限,凝聚返乡学子智慧,化“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集聚156家青年会员企业,形成合力共进的崭新态势,以“统一战线”的形式实现特色产业共同发展,搭建起了“交流、研讨、合作、发展”平台,促进梅花鹿“养、研、产、销”的紧密结合。同时,以“龙头经理人”培育合作带动,以“电商入乡”促“产业融合”,以“人才吸引”促“科研科创”,建立“产学研农旅”完整链条服务,靠“敢为人先”的风气实现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这些返乡大学生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不仅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提到双阳区奢岭街道马场村,大家就会想到稻花香党建文化旅游中心、一米菜园、玫瑰园、萌宠乐园……这些正是李华靓带来的变化,他由一名大学生,成长为农村新经济组织带头人,担任马场村党总支书记后,建立“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流转土地收租金、入企打工挣薪金、土地入股赚股金形成利益联结机制,以更大的力度发展规模农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增收致富。
2014年返乡创办公司,以几座温室大棚起步,如今成为一家集科研、生产、示范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东北最大的育苗中心,这是吉林省恒通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丽辉的创业果实。作为一名返乡创业大学生,徐丽辉深谙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她坚持以才引才,推动企业和人才共同成长。在发展定位上,不求“大而全”、坚持“小而稳”,在核心技术上,不求“高大上”、坚持“精而准”,在选人育人上,不求“多而全”、坚持“少而美”。公司携手吉林省农科院共建高规格科创中心、教学实践基地,为园区生产环节定期“把脉”,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使生产线转变为“实验室”,使恒通农业成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排头兵。
入乡企业家与大学生人才“双向奔赴”开启城乡要素联动新篇章
推动县域突破需要多元化的人才聚合,吉林德翔集团董事长王世强聚焦束缚企业发展的人才荒、观念旧、能力差关键难题,通过“走得出去、引得进来、沉得下去”三大路径,派遣500余名骨干到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学习深造,同时与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及吉林农业大学建立深度合作,打造产学研基地、大学生实习平台及农业科技示范点,成功引入院士专家和管理精英167人。聚焦“科技研发、产销一体、品牌培育”三个要素,打通种鸡、孵化、饲料生产、肉鸡养殖、精深加工、冷链仓储物流等一二三产业各环节,显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产值达28亿元。通过培育人才链,打造农牧结合、工农联合、绿色发展、优质高效的全产业链,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样板、新思路。
“要想种好粮,人才是根本,科技是根源。”这是金航农业公司董事长张大庆的发展理念。他积极推动科研创新,创办实验室招引大学生,在“育好种”这个种粮源头问题上攻坚突破,引进了近20位农业科研人才,其中包括3位中国科学院硕士学历的核心带头人,以及一批知名农业学府的硕士和本科毕业生,他们以生物技术和分子育种为翼,赋予传统育种新活力,显著提升了玉米新品种的选育速度,增强了自主专利品种的质量和品牌效应。十年间,累计增产粮食100亿斤,创造了800亿元的社会价值,“金航模式”的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人才引领、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为“种好粮”提供了一种具有推广借鉴意义的新路径。
榆树市本土优秀企业家李虹岩领军回归创办的现代农业企业吉林省福康绿色农业有限公司,专注于绿色稻米从种植、收购、仓储、精细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运营。企业步入稳定发展期后,李虹岩外聘职业经理人入乡,通过“外援”方式管理企业,有效破解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落后问题。如今,公司拥有国内一流大米加工生产线,每年可加工稻米6万吨,存储能力达2万吨,年度销售额破亿元,年纳税额达350万,荣膺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美誉。福康绿色农业的成功案例,为本土企业家返乡投资树立了典范,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与“职业经理人”模式的深度融合,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创新模式。
“回乡能人+ 入乡大学生”为促进县域突破出新路子
县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是县域经济实现突破的关键点。其中,乡土精英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如同砥柱中流,发展壮大产业的同时引入大学生,吸收新鲜血液,发挥传帮带作用,撑起了乡村发展的新蓝图。
农安县乾溢联合社理事长徐国臣发起的乾溢联合社,不仅是合作社模式的一次创新,更是乡土资源优化整合的鲜活案例。徐国臣洞察到东北农业的特性,构建起“联合社+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基础农户”的利益共同体,通过社会化服务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粮食产量随之显著提升。联合社常年聘请的专业农艺师团队与高效的大学生管理团队,确保了运营的规范与科学,也驱动了从“靠农机”到“打品牌”的转型,深化了农业的内涵发展,突显了人才的价值、科技的力量和品牌的效应。能人引领的“乾溢模式”,无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样本。
徐国臣在田间介绍农业生产工作
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好项目、村民自己干规模不够,怎么办?公主岭市双龙镇面对集体经济困境,坚持党建引领、党委统筹,以高度的组织化模式破解集体经济“各自为战、规模不大”的问题,与“大学生到乡”邱洋创业团队合作,在农业科技化最前沿携手共进,邱洋的大学生团队从鲜食玉米品种的确定,到填补玉米深加工技术方面空白,直至将产品推向市场,进行全链条跟踪服务,帮助村集体实现了鲜食玉米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市场开拓,2023年村集体分红150万元。“才企互哺”助力集体办厂的模式,有效弥补了村干部在市场与经营方面的短板,为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怎么干”,提供了经验,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之路。
位于九台区波泥河街道的清水村党总支书记单海龙,以其精准的市场洞察力,组建了金色家园苗木合作社,成为乡村经济的一股强劲动力,他不断发挥能人带动效应,吸附了28位技术精英与专业大学生,培育本村苗木花卉种植人才200多人,破解了技术人才瓶颈。打造的集温泉养生、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温泉+”度假养生旅游产业集聚区,展现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振兴图景。“清水案例”的成功实践,让组织打造平台、人才展现能力,发挥本地特色、致富带富、反哺村貌有了鲜活案例,为乡村面貌的焕然一新和集体经济的整体飞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