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重点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指引下,昆山学校社工项目由点到面,逐步覆盖,昆山学校社工队伍不断壮大。为形塑专业可感的服务形象,梳理社工经验、展现社工风采,开设专栏“温暖+1℃:点亮希望·社工风采”,以宣传提士气,以文章传经验,以内容亮身份,以平台扩影响。本期社工风采为大家带来昆山千灯镇驻校社工朱琳的成长史。
早上九点,一场面谈开启了学校社工朱琳的驻校一天。询问得知,今天一共有三位学生面谈,早上一位、下午两位,而日常学校社工也是每天会有一到两场面谈。早上面谈结束后,社工一边同心理老师反馈信息,一边线上同德育主任对接周日家长工作坊活动。十一点,在学校食堂用餐的间隙碰到了德育主任,同德育主任迅速确认并发布招募通知,工作坊的筹备告一段落。十一点半,回办公室的路上,社工收到来自家长的信息,于是接下来的半个小时社工通过语音和家长沟通澄清孩子当前在校状态和主要面临的问题,以及家长可以如何帮助孩子。一番忙碌下来,原定早上十点开启的采访,在下午一点正式开始。
除了每天的面谈,给同学们回信也逐渐占据社工越来越多的时间。今年是朱琳在亭林中学做驻校社工的第二年,相较于去年两个学期收到二十多封来信,今年的来信量猛增,仅仅这个学期就收到了三十多封。除了来信量变化,来信内容亦呈现较大不同,去年收到的信件更多是同学们表达情绪、个人吐槽,今年的信件则更多围绕同学们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具体事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希望社工提供一些办法或建议。这背后体现的,不仅是学校社工的知晓度愈发凸显,也是同学们对于社工的信任愈发深厚。
学校社工项目落地的第二年,为进一步畅通秘密树洞这一求助渠道,让同学们有处说、有回应,学校社工开启了一套“连环招”:以学校开学为契机,推出“开学第一课”,面向初一年级同学介绍如何找到信箱、信箱的样子、收取信件方式等,图文并茂,给同学们留下初始印象;依托成长课堂走进班级,以信箱趣味问答、有奖竞猜方式,巩固加深印象;借助色彩丰富、明亮鲜艳的信纸,吸引同学们主动投信,并郑重对待每封回信,认真包装后送回同学手中,增加仪式感,也让其他同学看到原来社工真的存在、真的会回信。社工推广宣传、认真回信的举动亦打动了心理老师,心理老师也会在心理课上向初二、初三年级的同学们介绍学校信箱的位置,社工姐姐回信的保密性和真诚性,邀请同学来信。
得知社工平均每天都会有一到两场面谈,不禁疑惑,面谈的学生都是如何锁定的呢?让我们来看看朱社工的“组合拳”:以宣传为基石,畅通主动求助渠道,如同学们主动求助、秘密树洞写信等;以信任为桥梁,拓宽教师转介渠道,如突发事件由教师带领、班主任反馈等;以设计为契机,借助小组招募、成长课堂,小组招募面向全年级同学开展需求调研,课后反馈增设秘密树洞板块,捕捉同学们的“小心思”。
面对学生,社工分流处理,全流程关怀:对于主动求助的同学,社工通过面谈安抚情绪、倾听感受、回顾事件、引导思考、提出建议、做出约定、定期跟进,同步向班主任收集信息、反馈情况,如有必要亦会通过班主任联络家长,建议家长调整相处方式,提醒家长关注孩子情绪,过程中社工及时补位、协调家校;对于潜在的服务对象,社工积极拓宽各类发现渠道,如借助成长课堂反馈机制捕捉异常,联动班主任面向全年级开展小组动员及组前招募,收集学生问题和需求,觉察异常及时转介。基于近一年半的努力和探索,学校也愈发信任学校社工,社工亦会从老师们的需求出发,设计活动、减压赋能,让老师们感受到自己被看到、被关注,营造轻松愉快的校园氛围。家校社各主体在协同育人的道路上愈发笃定、稳健。
学校里,伴随着学校社工和心理老师同处于一个办公场所,双方间的联动愈发密切,角色上“求同”,均是为学生服务的专业人员;工作方式上利用“差异”,结合各自专业或个人优势,合理分工,相互配合。与心理老师的初次合作始于心灵花园的装点打造,从刚开始的盆栽绿萝,到现在的百合雏菊,阳光洒入心灵花园的一瞬间,温暖直达心房,生机满溢心间。班级的心理委员们,每周来提交晴雨表时,欣赏并观察植物成长的变化;面谈的同学们,围绕种花的话题引出关于家庭、兴趣爱好等信息;小组的同学们,通过种植养护盆栽,习得分工合作,增强彼此间的联结感。
学校社工和心理老师的携手共进,不仅体现在心灵花园阵地内外的环境布置和氛围营造,还体现在日常工作中。
针对重点学生,学校社工和心理老师每周一共同梳理本周需面谈的学生名单,围绕“孩子情况如何、紧急程度如何、过往是否有些接触、本周工作安排”研讨情况,分工合作,每周五则汇总本周面谈情况互通信息,同步反馈班主任及校方德育处,为下一步的多方会谈或家庭面谈做准备。
针对学校老师,在设计活动时,心理老师会补充自己观察到的信息,如老师们的需求有哪些、近期聊到了什么话题、放在什么时间开展合适、学校之前开展过什么主题等等,心理老师参与时亦会辅助支持社工活动,并且过程中为学校社工和班主任老师搭建沟通桥梁,促进彼此间的熟络。学校社工如若遇到心理老师课程冲突、心理工作检查等,亦会积极协助提供支持。下学期,学校社工和心理老师也计划探索小组工作和心理剧结合的方式,推动学校社会工作和德育心理工作的融合。
下午两点半采访结束,学校社工便前往寻找班主任老师,反馈个案就医情况和个别化关爱孩子面谈情况。下午两点五十五,又一场学生面谈开始,而此时学校社工机构内部的文书督查也正在进行。下午五点,下班时间到了,朱琳往往会在办公室小坐一会儿,浇花发呆,调整心情、放空大脑,给自己一个充电时间。
学校社工的服务是长久的、持续的,陪伴亦是温暖的、无处不在的。学校社工不仅陪伴同学们一起打怪升级、扬帆起航,是同学们的好朋友,也会帮助老师们家校沟通、缓解压力,是学校老师们的好帮手,更会协助家长共同面对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是家长的好伙伴。接下来,昆山市学校社工队伍将持续发挥专业能力,将服务嵌入学校,将专业融入工作,探索深化昆山本土学校社工服务模式。
供稿:儿童与残疾人福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