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风雨历程,勾勒出千年敦煌的崭新画卷;八十年岁月流转,谱写出一曲壮丽的莫高窟华美乐章。那些历经沧桑的千年石窟,如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从1944年到2024年,回望跨越80年的风雨历程,敦煌研究院在抗战的烽火中诞生,在新中国建设的进程中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壮大,在新世纪的征程中腾飞。建院80年来,几代莫高窟人不负使命、扎根大漠,择一事,终一生,将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事业一步步发展壮大,书写了一份厚重精彩的“敦煌答卷”。
敦煌文化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对敦煌的牵挂一以贯之。从2019年全国两会上“敦煌我心向往之”,到2019年8月视察莫高窟指出“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再到不久前考察甘肃指出“赓续‘莫高精神’,潜心为国护宝”。
深情牵挂,厚望如山,省委省政府牢记嘱托,带领陇原儿女感恩奋进,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甘肃贡献。走进敦煌石窟监测中心,每个开放洞窟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客流量等数据,显示在一整面墙的大屏幕上。甚至几百公里内的降雨、洪水、风沙情况,也在大屏幕上实时更新。
这套预防性保护监测预警体系,依托在窟区范围内投放的600多个不同类型传感器,实现了莫高窟大环境、洞窟微环境、文物本体、崖体、游客承载量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交互分析。它在及时预警潜在风险的同时,为开展预防性保护提供着可靠的数据支撑。最远的庆阳北石窟寺,距离莫高窟超过1500公里。为了更好掌握风对洞窟的影响,莫高窟风蚀气象站可提供离地面10厘米至200厘米共五个高度的风速,数据之细令人惊叹。在石窟寺得到精细管理的当下,回首80年前敦煌文物保护事业初创之时,更能感受沧桑巨变、体悟前辈艰辛。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在大漠中成立。那时,莫高窟已荒废近400年,流沙从崖壁顶部倾泻而下,上百个洞窟被掩埋。首任所长常书鸿那时还不满40岁,曾是留法9年的艺术家、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教授。既绚烂又凋敝的敦煌石窟,令他情牵不已、奔赴至此。在他的全力招募下,一批批有识之士告别优渥生活,投身大漠,立志护宝。破庙当办公室,马厩做宿舍。这些手握画笔的年轻人,几乎用双手清除了300多个洞窟内堆积数百年的积沙,修建了千余米长的围墙,敦煌文物保护就此起航。
唯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自心底的深情,才能解释这场逆行。
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首个多场耦合环境模拟实验室2020年底投运,可模拟零下30摄氏度到60摄氏度、10%至90%相对湿度的环境,助力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295个洞窟的数字化采集,“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等平台进一步拉近敦煌与大众的距离……想要达到身临其境的体验,必须依靠最真实最精准的数字采集做支撑。这,绝对是一项繁复艰巨的任务。开凿于初唐时期的341号窟里,数字采集工作正在进行。对于这样一支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团队而言,坚守大漠的孤独,工作环境的艰苦,采集过程的漫长,都是必须直面的挑战。2005年,裴强强从兰州理工大学毕业后,来到敦煌研究院,成为了一名莫高人。从入职培训到参与统筹谋划甘肃长城、石窟寺的整体保护规划,一路走来,和大多数莫高人一样,裴强强由一名几乎不懂文物保护的应届毕业生,成长为一名在石窟寺和土遗址保护领域颇有建树的专业技术人员。
在一代代莫高人的坚守奉献下,敦煌研究院逐步发限为我国文物保护的先行者,壁画、土遗址保护等领域的理念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这些从敦煌走出的技术,已应用在500余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中。
以敦煌石窟、藏经洞出土文物等为研究对象的敦煌学发轫于20世纪初。因大部分文物流失海外,敦煌成为“吾国学术之伤心史”。到20世纪80年代,“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说法刺痛着中国学者的心,成为他们发愤图强的动力,当时正在上大学的郑炳林也是其中之一。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在兰州顺利举行。中国学者以强烈的学术、文化自觉,积极投身到包罗宏富的敦煌吐鲁番学研究之中,奋勇直追、发愤图强,逐渐形成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崭新局面。
进入21世纪,敦煌学不断发展,在敦煌石窟考古研究、敦煌遗书研究、敦煌历史文献研究、古代少数民族研究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不仅大量基础研究得到夯实、前沿问题实现突破,敦煌研究院还经常组织国际学术会议,积极引领世界多国的学术机构共同开展敦煌学研究。9月21日至22日,在“创新与发展:敦煌学研究的新使命”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巴基斯坦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专家共话敦煌学进展。带着新论文,日本筑波大学艺术学系教授八木春生再次来到敦煌。
对于敦煌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赞叹之余还有稍许“嫉妒”。这是尼泊尔中国社会关系学院主席雷格米第二次参加敦煌文博会。多年关注研究,两度应邀参加,他对敦煌文化的了解和研究逐渐走向深入。
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不仅促进了敦煌文物事业快速发展,更唤起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共同热爱,有力推动了文明对话和民心相通。
在没有前人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他们凭借着对文物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一步步摸索,一步步前行,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的辉煌成就,莫高窟人用80年的时间,书写了一部感人至深的奋斗史。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他们的精神,如同沙漠中的胡杨一样,坚韧不拔,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