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氏回回家族研究之九·清陟海氏先莹墓记》作者杨运鹏

文摘   2024-11-13 17:30   河南  
点击上面“听全文”按钮,解放双眼,畅听文字!


海氏回回家族研究之九

清陟海氏先莹墓记

作者:杨运鹏


(一)

2015年9月3日,我应海本随医生的邀请从南阳出发骑电动车跑四十余里再到老秦营探访,见到了一通高120厘米、宽60厘米,厚30厘米的《清陟海氏先莹墓记》碑,南阳蒲山石,字迹非常清晰,与本随兄、李伟阿洪对这通古碑的反复辨认、抄录和校对,我终于抄好了。又经我整理考证后,曾在《开拓》上发表该碑记,但却没再深研之,该碑记原文如下:
流芳百代。
清陟海氏先莹墓记。
有功受赏,固已昭匡国之劳。无敌著名,更宜表先人之德。兹因嘉庆元年河南湖北两省交界,攻伐贼寇,获儁大人见喜,给衣顶以宣绩用,勒金石以志不磨。
祖润妣李氏。
考文广(妣赛氏)、英。
孙万(涌、年、潮)、天亮。
曾孙德光起兴景见明(龙)。
立孙亮晏静渊光明。
大清嘉庆三年二月十七日毂旦。



(二)

老秦营村是南阳宛城区茶庵乡的一个行政村,距南阳老城内40多里,距离茶庵街2公里,目前距南阳高铁站5公里,北与河南回回名坊之一的黄池陂回族村相距5公里,东与亚庄回民区相距7华里,西距小李庄回族区4华里,南与宛城区汉冢乡毛庄回民村6公里,该村周围二十里内是南阳著名的回民区之一,向南与瓦店回民片区相连。老秦营清真寺位于老秦营村内,原坊管辖包括现在黄池陂寨内的下暴、老秦营、小李庄、小周庄、小秦营和毛庄,原坊共有3000多口,但由于人口发展、经济逐渐富裕和满足当地老年人就近礼拜之需要等原因,原坊一百多年来又逐渐分出四个独立的寺坊,因而老秦营寺现在只服务老秦营村民,只是距南阳城区较近,年轻人能就近打工,只有极个别在茶庵街上开饭店。
据现年81岁的海本随讲,老秦营寺始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而海天新、海天良、海天成三兄弟是当时寺院始建的主要捐资者,该寺又重修于道光四年(1824年),原寺建筑是南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因“文革”中遭受极大破坏,加上风雨浸蚀,大殿破烂不堪,无奈于2012年冬,老秦营村海姓带头捐资重建大殿,新大殿为阿拉伯式,但旧大殿一对石柱子对联的“电光石火早辦宝地功夫,海市蜃楼宛然浮生景况”却依然存在。1949年前阿洪是李保玉,1949年后是马武舜(陇西师范毕业生)、陈锡光、白书谊(邓州裴营人,陇西师范毕业生)、海鹏湘、周玉山、王玉山、李恩慈、陈贵臣、马朝林、李伟,现任是原籍甘肃的王贵宝。该坊现有370多人,以海,李,马等姓为主。
据考,距离老秦营十里的东马营西马营有马姓汉族6000多口,其祖先是回民,清初曾担任南阳府官,因赴宴中被迫吃了猪肉而被南阳回汉人耻笑,愤而出教,但1958年前该家族仍保存着回民一些习俗,每到夏季要翻晒他们保存的《古兰经》;1980年该马氏家族曾申请恢复回族身份,除唐河分支一部分恢复回族身分外,其余均没恢复;虽然而今二个村庄马家全部成为汉族,但仍与周围回民见面以“老表”像称呼,很亲热。



老秦营周围清真寺如下:
(1)黄池陂寨内寺,位于宛城区高庙乡黄池陂村寨内,服务黄池陂寨内、皮院和下暴等地2800多回民,以马,李,法、李、虎等姓为主。始建于1644年,清康熙年间、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及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先后又重修,现占地17亩,大殿为砖木结构,能供四百多人同时礼拜;有历史可考的阿洪有清乾隆年间的谢廷禄;道光年间的荥阳人马万一;光绪年间的李文炳、尚青林、柏振宣、李全仁;宣统年间的童阿洪;1912--1949年先后有史洪恩、李文俊、陈西芝、李清儒、赵明堂、谢文广、谢锡三、法金标、海静川、周华民、李希章、李德芳、谢锡三、李希章;李希章教长在任时开办振穆小学,其中担任宗教课的教职人员有王体仁、刘庆阁、法成才、张敬宇、朱仁杰、李廷恩、陈兴玉、陈兴邦等;1949年-1968年是石桥镇的周华民、鲁山的铁文祥;1978年-2005年是马殿选、法雨润、李廷贞,柏立辰、柏庆真、柏西京;2005年至今是海滨。该坊是河南名坊之一,抗日战争中在寨主马振武带领下二次大败日伪军,取得闻名中外的南阳黄池陂抗日战役胜利,成为南阳抗日的一面光辉旗帜;本坊历史名人有书法家马焕璋、武术家何福生、教授马凤阁、书法家马遵等,现在外担任阿洪的马东升、刘东、法复兴、法子朝、李守中等。
(2)黄池陂寨外寺,位于黄池陂村寨外,始建于清咸丰二年,“文革”中被毁,寺址先成为回民小学;1994年重建于村西边,历任阿洪是童阿洪、马河图、石红恩、赵长儒、闻洪彦、马超凡、王阿洪、法雨润、李连谦、丁炳南、郭阿洪、陈锡光、孙恩普;1994年后先后有马定一、李海洲、马书申、李亢、李强、王伟、杨运谦,现任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毕业生的镇平人马云飞。现占地四亩多,有坊民2650多口,以马,李,法、李、虎等姓为主。
(3)小周庄寺,位于茶庵乡小周庄,始建于1970年,最早与老秦营合坊,后与小李庄寺合坊,现占地近一亩,现有教民500多口。历任阿洪有韩阿洪、陈阿洪、海阿洪、小海阿洪,现任阿洪是海杰。本坊在外阿洪有李伟,李海岗等,以李,海,马等姓为主。近年来,本坊在深圳工作的海国通曾通过各种募捐活动给家乡先后捐助一万六千多元。



(4)小李庄寺,位于茶庵乡小李庄村,清末由马殿富、马殿恩等带领下建立五间草房,其中大殿三间;现占地近三亩,砖木结构20余间;1949年前历任阿洪为赵阿洪,海阿洪,本坊马殿恩(曾求学上海伊斯兰教师范);1949年后是李殿君(陇西师范毕业生),李松珍,孙恩普,孙松泉,水子久;1981年后是吕洪扬,许振华,马洪耀,李怀敏,白书谊,马书申,李海东,马恩重。而其中1917年出生于小李庄村的李殿军,少年时去石桥镇师从陈凤辉阿洪,后去贾宋镇师从柏明三阿洪,青年时和白书谊等去安康师从袁阿洪,后又去岚皋寺师从周文卿,五年后又在固原师从王子中阿洪,一年后又与李连谦,王卓然等在吴忠中阿高级讲习所学习,后又到吴家大庄子寺师从老十杨阿洪,后到西安师从嘎西母与马志俊等;抗战期间回到瓦店镇担任阿洪五年,后回故里小李庄担任阿洪四个月,后到新野县占位一年余,1950年到九江担任阿洪五年,1955年到西安市东新街西寺担任阿洪,1957年被打成“右派”,劳教两年,1961年释放后到五一社参加工作;1973年再被打成“右派”,并劳教五年,在清真屠宰场暗暗教学三年;1979年后到大皮院担任阿洪八年,后到东新街西寺担任阿洪至2017年夏。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大阿洪。2015年时任阿洪是镇平人马青武,之后马恩聚,现任是陈连都。本坊在外的阿洪还有马书伟,马书剑(1968--2015),马书才,马恩聚,马超,马涛,马恩重,马钦,马恩峰,李海东,李海瑞,李海洲等。现有教民800多口,以李海马等姓为主。寺院有一通民国初年的碑记。
(4)小秦营寺,位于茶庵乡南肖庄,始建于1937年,始建时为三间草房;1991年重修于村西头,为砖木结构,共九间,占地面积一亩;2009年重建为混凝土结构。历任阿洪为;陈占强,龚建,杨华庆,杨国营,张强,李海岗;坊民以海,李,丁,法,马为主,共450多口。现任阿洪是黄池陂人马辉。
(6)毛庄寺,位于汉塚乡毛庄村,始建于1998年,瓦房四间;2006年在坊内外教胞们支援下,又买一座楼房改为寺院,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占地300多平方米。1998年--2006年海光有为阿洪,2015年前为杨华庆。2023年前是2006年才跟石桥清真寺马立军阿洪学习而成才的石桥人陈子超阿洪,现任阿洪是南阳田里的朱林,坊民共200多口,以海虎毛等姓为主。海广峰是本坊在外阿洪。



(7)亚庄东寺,现位于茶庵乡亚庄村东边,始建于清末,位于村中,草房四间,1912年请法金生担任教长;不久迁移至村东即现址1949年后聘请王振选,水子久等担任教长,1957年后改为生产队仓库,1988年后又多次重修,先后聘请法振民、法玉章、法志双等担任教长,现任阿訇是法四;在外阿洪有法振民、法志贤、法振宇等。现坊民400多口。以法、海、李、马等姓为主。无须讳言,1996年7月至1999年7月,法子英伙同情妇劳荣枝(1974年12月14日—2023年12月18日)在1996年7月至1999年7月,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在南昌、温州等地先后杀害7人;1999年7月23日,法子英被抓后判处死刑;而回回败类的法子英的祖先就是从此搬迁到江西九江做生意的。
(8)亚庄西寺,位于茶庵乡亚庄村东边,始建于清末,是马长春出资购地2亩创建的;现大殿面积120多平方米,共25间房屋;坊民400多口;1949年前阿洪是法五云、陈凤志、王书杰;1958年前是吕金洲;1981年后是法志贤、吕云方、马连山、马恩聚、张保林、柏洪勋、张三奇、吕云峰、巴东选、马成云;现任阿訇是叶县的王信真。该坊在外阿洪有马国峰、马岩、马国建、马洪建、马红贵、马克、马唤雷等,以马、法、海、李等姓为主。
总之在老秦营村周围方圆二十里内有近万多回民居住,共有九座清真寺,是南阳阿洪人才辈出的地方,1957年这里曾成立过西张营回族自治乡,可是三年后却又被取消行政编制,当年的乡长是丁华功,改革开放后,当地回族强烈要求恢复原来的西张营回族自治乡,可是至今却仍石沉大海,该片在外担任阿洪或翻译的有30多人,回族文化气氛很浓厚,而且上述各寺坊内都有海氏。目前除了黄池陂寨内是格迪目教派外,其它均为伊赫瓦尼教派。目前武汉街头上到处都有“黄池陂清真牛羊肉”、“瓦店回民烧烤店”的店铺招牌,回民从业人员高达一万多人,都是以黄池陂、瓦店等回民为主的回民。



(三)
《重修海氏祖坟碑记》原文如下:
据嘉庆八年祖碑记载,海公字绍先行二,祖籍荥阳,父早亡,葬於刁沟祖坟。侍母贸易至宛定居,母葬於黄池陂东路北。公生康熙三十年七月初四,卒於乾隆四十年六月十三。德配沙太君,其子富龙,孙天新、天良、天成,距今已三百余年。感真主恩惠蒙仙人祖德泽海氏家族人丁兴旺,据不完全统计约千余口,分居社旗、海家庄、吴乡还庄、三里堡、小秦营、周庄、九江、襄樊、黄池陂及原籍老秦营等。另据碑记记载,祖坟三分,乾隆二十八年又购置一亩二分。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社会风波,祖坟被平。数十年来每当身临其境无不为之叹惋。时常言及於此,岂能了却痛心,时值当今国运呈祥、政通人和之际,倘置先人长眠之所任其泯灭而不顾,实属有失人伦之常,身感未来无颜见列祖列宗,也无法向后人作以圆满交代,因此重修祖坟乃我辈义不容辞之责,因老碑破损字迹不清,顾重立此碑以示永记。
八块铁海氏宗谱:明朝玉鹏光,本国金洪祥;仁义传家宝,经书诗万方;品级入九年,文章中华献;东结三声全,发富胜连元。
海氏后裔鹏光、本国恭立
公元二00五年元月甲申腊月十二古尔邦节
这通《重修海氏祖坟碑记》是在1980年春,海本随发现的那通海氏祖墓碑基础上的老秦营海重修碑记,叙述了老秦营海是刁沟海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始迁祖是一位生於康熙三十年七月初四,卒於乾隆四十年六月十三的商人海绍先,绍先公是康熙年间带着母亲从荥阳县刁沟来南阳经商而定居老秦营村的。也叙述了老秦营海2005年时有1000多口,主要分布于社旗县、宛城区及九江、襄樊等地。对比老秦营清真寺史,可以看出海绍先公定居老秦营时,当地已有回族人居住,其归真时老秦营寺还没有始建。



(四)

《清陟海氏先莹墓记》解读

该碑记中的因攻伐贼寇有功而被当时的清朝儁大人赏给衣顶即赏给官职的海公是谁呢?碑记中记述了海陟即海润,海文广是海润之长子,且是成家的长子,那个次子叫文英的,不显示有婚配,还记述了嘉庆三年(1798年)二月十七日立碑时,文广公文英公均已归真,由此看来嘉庆元年在河南湖北两省交界抗击的“贼寇”的英雄不是海陟,而只能是海文广或海文英。又因为海文英没有婚配可能有病或其他原因,所以推测嘉庆元年抗击“贼寇”而立功名的就是海文广公。
嘉庆元年即公元1796年,四川、湖北、陕西与河南四省交界的地区,白莲教起义此起彼伏,声势浩大;到了1799年,朝廷的正规军绿营兵,已经对付不了起义的局面。朝廷鼓励民间组建团练。朝廷下旨之后,团练广泛兴起,民间武装竟然把白莲教打得无处藏身。1802年,白莲教基本肃清,大清帝国的国内政局之后总算稳定了差不多五十年。碑记中的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很可能是白莲教的老窝襄樊,这里距离南阳最近。碑记中的立孙即玄孙,立碑者就是海陟之孙子们或玄孙们了;而1958年前南阳大地上的回民各坊都在练习武术,南阳回民武术大师人才辈出。既然敢于抗击白莲教义军,那海文广公必是武术大师,因为立碑时,团练还没有组建,由此可推测海文广不仅是武艺超群的大师,而且还是清军小将领。
据海本随先生讲,老秦营海家的一支后来迁移到黄池陂坊后,人丁兴旺,出了官,其后人嘉庆年间又迁走,现在大部分居住在桐柏,而《清陟海氏先莹墓记》中记载的海陟就是桐柏及泌阳等地海家的祖先。老秦营村是老秦营海的发祥地和辐射源,据我的考证,老秦营海目前除了居住在老秦营附近外,主要居住社旗县城、桐柏、方城、唐河县城与井楼、南召乔端与板山坪等,少数居住在驻马店、九江、庐山、南昌、武汉、荆州、枣阳、沙市、襄阳等,至2024年夏,老秦营海总人口有3000余人(含家庭汉族人口300余人),仅老秦营周围有1630余人(含家庭汉族人口100余人),南阳海记烩面和方城海记锅盔很出名。但毫不讳言,与桂林海才近2000人就出了30多位高科技人才相比,老秦营古今名人寥寥无几,目前仅知道有南阳隆泰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海龙。总之南阳海目前有邓州海、沙堰海、石桥海、老秦营海等分支,但都是刁沟海之分支,都是一个家族的。



(五)

《清陟海氏先莹墓记》对研究南阳老秦营海氏的来源与迁移、海文广参加清军抗击白莲教义军的事迹、南阳回族历史、刁沟海乃至海氏家族的历史发展轨迹、回族姓氏研究等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希望此文能抛砖引玉出更多的有关中国海氏家族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杨运鹏,男,回族(1965--),河南内乡人,副主任中医师,执业中药师,业余从事民族宗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研究,现居深圳。
更多作品请点击底部“杨运鹏诗词散文摄影集(部分)▪目录”阅读。

网络文刊▪百姓文化视点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展示名家精品 发现推介新秀

文友交流 资讯采编 影视制作 朗诵播音

编辑部

文学顾问:张银河

顾委会:张志芳、张慧、马士龙

值班编辑周一张志芳、二三赵新泉、四五毛德山、六日曹会林

总编:曹会林

投稿说明

稿件需是原创首发,版权归原作者,作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打击抄袭和一稿多投。

投稿内容为反映文学、旅游、历史、社会等散文、诗词、小说、杂文、评论、回忆录及摄影作品。

投稿作者请关注《百姓文化视点》公众号,并在稿件刊发后及时转发,以提高文章阅读量。

投稿格式:题目+作者姓名+内容+配图+作者简介、生活照。

刊发24小时内的全部赞赏为稿费,1天后发放给作者。琐事冗杂,请作者主动联系总编索取。1天后的赞赏用于平台发展。

长按二维码,加编辑微信,投稿交流

百姓文化视点
《百姓文化视点》立足南阳,辐射全国,刊发散文、随笔、游记、诗词、小说、民间故事、摄影等作品。服务文友,打造百姓文学艺术的温馨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