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氏回回家族研究之十一·海凤阁》作者杨运鹏

文摘   2024-11-20 21:58   河南  
点击上面“听全文”按钮,解放双眼,畅听文字!


海氏回回家族研究之十一

海凤阁

作者:杨运鹏


(一)

海凤阁(1909--1942),又名海风阁,是中国共产党通讯战线上的早期舵手之一,是中国抗日烈士之一,是目前可考的与袁良惠烈士齐名的随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从江西宁都走到陕北的回族长征者,是在战争年代仍然受到领导特殊照顾而保持着回回生活习惯的革命者之一,是海氏回回家族最重要人物之一,是值得回族乃至中国民族永远怀念与尊重的民族英雄之一。他那热爱电讯事业的执着,那为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和那奋勇抗击日寇的勇气等都永远值得中国人学习。笔者参阅众多历史资料,现从苦难家庭、宁都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壮烈牺牲、深情怀念等方面对海凤阁烈士再深研之。


(海凤阁)


(二)

海凤阁,1909年2月8日生于河南省睢县城东关一个回族家庭,系独生子,其父在街上站锅炸油条,母亲赊麦磨面,全家人虽然终日操劳,生活却仍然十分困苦。海凤阁童年食不果腹,衣不暖体,隆冬腊月只穿一件破烂不堪的短棉袄,每日三餐常以红萝卜充饥。母亲疼爱他,不时给几个钱,让他上街买碗汤喝。他总是瞒着母亲把钱积攒下来,然后再交给母亲。父母经常在邻居间称赞自己的孩子很懂事。
睢县是豫东平原上回族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睢县东关相当繁华,店铺林立,商贾如云,说书卖艺、斗鸡玩猴的经常不断。1919年,海凤阁入美国人基督教牧师吴冠勋创立的信义会附属翠英小学读书,常饿着肚子去上学。一次母亲把替富人家做针线活挣的几个馍送到学校给他充饥,他婉言拒绝。他为了学业,很少上街去玩,无钱买笔墨纸张,就让父亲做块黑板,自己挖块胶泥做成笔,在黑板上练字。他每天都抽空帮助父母干活,有时推磨到深夜。翠英小学初级班共有20多个同学,他是其中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个。上课时老师经常叫他上讲台给同学们作示范,他自己从不骄傲自满。同学们向他请教,他总是有求必应,乐以助人,并把查字典的方法教给同学。



1924年,海凤阁以全优的成绩在翠英小学高小毕业。吴冠勋看中了他,保送他到山西运城一所教会中学深造。三年毕业后返回家乡,吴牧师推荐他当了小学教师。海凤阁教学非常勤奋,原以为靠自己的薪水可以养家糊口,减轻父母的负担,不料辛辛苦苦挣来的几个钱却被吴牧师克扣三分之二,不但不能给父母分忧,而且连妻子也养活不了。这时他如梦初醒,从中看透到了满口仁义道德的吴牧师的狡猾、奸诈。他愤怒地对妻子说:“大丈夫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寻找出路;帝国主义列强都是压榨中国人民的吸血鬼,绝不能继续受骗了!”



(三)

1928年初,海凤阁入冯玉祥在开封办的无线电学校,年底毕业,到冯玉祥西北军鹿钟麟部搞电台工作。1930年中原大战,10月上旬,冯残部退往晋南、豫北一带,其十四师驻新乡,海凤阁任该师电台报务主任。10月下旬,蒋介石重金收买了冯部将领孙连仲,将其所辖之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各师开往山东济宁地区,改编为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十四师被编为二十六路军二十五师七十四旅,海凤阁仍任报务主任。连年的战乱,使他感到前途渺茫,苦闷焦灼。他本来不会抽烟,这时竟拿起旱烟袋一锅一锅抽个没完。他在苦苦思索着人生的出路。
1931年2月,蒋介石把二十六路军全部调往江西省宁都“围剿”红军。二十六路军到了江西,因北方士兵不服水土,疫病流行,减员日增;先头部队又遭到红军的沉重打击,官兵思乡厌战情绪十分普遍。而中央苏区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全力支援红军作战,这些对二十六路军广大官兵影响很大。“九一八”事变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大好河山落人敌手,中国共产党向全国民众发出了抗日救国的伟大号召,海凤阁和其他许多官兵都不愿留在江西“剿共”,要求回北方抗击日军,以拯教中华民族。蒋介石闻之大怒,严加训斥。但二十六路军的爱国官兵并没有被蒋介石的专横跋扈所吓倒,反而更加仇视。海凤阁经常在同事们中间鼓动北上抗日,抨击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行径,揭露蒋介石令二十六路军“死也得死在宁都”铲除异己的险恶用心。为了寻找出路,他时常在大庭广众之下,情不自禁地发问:“中国民众难道就这样等死吗?二十六路军的弟兄难道就这样等死吗?”这时部队里做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看他思想进步,就逐渐地和他接近,对其进行革命教育。后来他就和一些战友共同组织了一个宣传小组,做抗日反蒋的宣传鼓动工作。



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二十六路军1.7万余名官兵,在共产党员、参谋长赵博生,七十三旅旅长董振堂,七十四旅旅长季振同和该旅一团团长黄中岳领导下,趁总指挥孙连仲和二十七师师长高树勋不在部队的有利时机,采取果断措施,举行了起义。起义过程中,电台是关系着成败的要害部门,海凤阁立场坚定,在季振同直接指挥下,首先控制了总部对蒋介石的两部电台,切断了与南京政府的联络,保证了起义的顺利进行。他还和其他同志一道,把八部收发报机带到了中央苏区,为当时红军增添了宝贵的财富,缓解了无线电器材严重短缺的情况。这支起义部队加入工农红军后,整编为红五军团,季振同为总指挥。而与海凤阁一起起义的回族还有袁良惠等,袁良惠(1907~1935年),字叔愚,济源市亚桥乡下街人的袁良惠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任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三十四师参谋长、师长等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撤离根据地,进行了著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2月,在同国民党军作战中英勇牺牲。
1932年初,红军的无线电通讯事业虽有一定的基础,但随着红军队伍的迅速壮大,革命根据地的不断扩展,仍远远满足不了需要。海凤阁精通无线电技术,参加红军后成了革命根据地的宝贵人才,有了用武之地,他逢人就说:“这一步走对了,找到了救国、救民、救自己的光明大道。”当时,中共对起义过来的二十六路军官兵,实行“去留自愿”的政策,对留者欢迎,对走者欢送。这时有不少朋友劝海凤阁说:你离乡四五年了,家有年迈父母和年轻的妻子,还有未见过面的孩子,回去看看吧。海凤阁面对这些好心的劝说,深明大义,毫不动摇地回答:“既然革命需要也就顾不上那么多了,个人和家庭的事情等以后再讲吧。



由于海凤阁等一批起义的无线电技术人员参加红军,党的无线电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1980年后,曾三在《我党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创建》(载《中共党史资料》第6期)一文中回忆说:“1931年12月,国民党军宁都起义时,刘光甫、海凤阁、荆振昌、闻述尧、陈士吾等一大批起义的无线电技术人员带来了很多电讯器材。从此,我们的无线电队伍,就由党中央从白区输送来的同志,在战争中参加我军和国民党军队起义的无线电技术人员,以及我军自己培养训练的工农出身的青年战士三部分组成。并且成立了一个由王诤为局长,伍云甫为政委的通讯联络局。”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毛泽东对宁都起义参加红军的原国民党军官兵,采取团结教育和大胆使用的方针,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使之更好地为红军服务。海凤阁参加红军后,立即被任命为红五军团电台二十分队队长,随红十五军工作。经过一段教育和整顿,红五军团广大官兵提高了思想认识和阶级觉悟,很快成为中央苏区的红军主力部队之一。特别是海凤阁所在的红十五军,在军长黄中岳带领下,成为一支红军劲旅。1932年2月,红五军团和兄弟部队一道开赴前线作战,参加了著名的赣州战役。战斗中,海凤阁忠于职守,带领分队全体人员,准确无误地收发电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上级表彰。3月,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央决定重新成立红一军团,并将红五军团第十五军拨归红一军团建制。海凤阁带领无线电台二十分队到红一军团司令部工作,他被擢升为红一军团电台大队长。随后,海凤阁随红一军团,转战于福建、江西、广东一带,先后参加了龙岩、漳州、水口战役,接着直取乐安、宜黄等县城。同年秋,海凤阁随红一军团到建宁、黎川、泰宁开辟新苏区,又参加了著名的浒湾战役。



1932年冬,蒋介石以5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在朱德、周恩来指挥下,中央红军一、三、五军团和二十二、二十一军进行了著名的黄陂山地伏击战,迅速歼灭了敌五十、五十九师。黄陂战役胜利后,广大指战员沉浸在胜利的欢乐之中,海凤阁为了使军团司令部尽快和各部取得联系,不辞劳苦,指挥报务员彻夜工作。翌日晨,他派到摩罗嶂山,上砍树回来架天线的同志报告说山上有敌人,他不顾疲劳,随即带领电台监护排,配合军团警卫连,一齐冲上山去歼敌,结果以少胜多,俘虏敌军四五百人,并以一个俘虏带的派克笔为线索,顺藤摸瓜,活捉了敌五十九师师长陈时骥,受到军团司令部的表扬,电台监护排活捉敌师长的消息也一时在全军传为佳话。
1933年秋,蒋介石集结了100万兵力,对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推行“左”倾冒险主义,仅一年时间,红军损失惨重。1934年10月,著名的长征开始,海凤阁仍在征途中负责红一军团的电台工作。长征途中,通讯联络工作非常重要,误一时即可能误全军。海凤阁和电台大队政委杜平一道,带领电台全体同志,随军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入贵州,占遵义,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跋涉草地,不管是风雨交加的深夜,还是大雪纷飞的黎明,不管是飞鸟不到的险峰深谷,还是路断人绝的雪山沼泽,每到一处,他都能千方百计随即架台工作。遇有重要通报任务和紧急情况,海凤阁都要亲自上机。无论是气候多么恶劣,信号多么微弱,他都能大海捞针一样地把电报信号捕捉到。值班报务员碰到困难也总是找他解决。



他不仅工作一丝不苟,严肃认真,而且对无线电器材十分爱护,他知道这是保证正常通讯联络的基础。红一军团无线电台大队由报务排、运输排、监护排、管理排组成,仅有100多人。当时电台器材十分笨重,一部收发报机有40多斤。60多斤重的蓄电池就有6个,一部充电机足有90斤,还有零件箱和汽油瓶等。跋山涉水的长征路上,电台大队必须安全而又及时地把这些器材设备带好,同时还要打仗。海凤阁除挑选体魄强壮的战士担负运输任务外,自己总是走在前头,经常给战土们讲电台在作战中的作用,讲“千金难买一肩挑”的道理,鼓励通信战士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电讯器材。一天,红军队伍行进到番拦坎,必须经过一条像水坎似的石壁,人要像坐滑梯那样溜下去,牲口要卸掉鞍子一匹一匹往下推,而无线电机器经不起这样大的震动。海凤阁和政委杜平找运输排的同志商量后,先用毯子把机器包裹起来,用绳子捆好,由力气大的同志在石壁上拉住绳,又派两名体格强壮的战士用背顶住,然后小心翼翼的慢慢下滑,使机器安然通过。当时部队行军频繁,物资欠缺,海风阁深谋远虑,未雨绸缪,教育战士随时搜集电池、汽油等电台必需材料,在艰难的环境下,延长了电讯材料的使用时间,保证了电台的正常收发。


海凤阁


海凤阁还十分关心部属,行军中不论是报务员、运输员、炊事员,凡是体弱、生病和受伤的同志,他总是把自己的马让给他们骑,还经常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教育鼓动大家,排除千难万险,战胜围追堵截,坚持到最后胜利。由于他和战友们的团结奋斗,在二万五千里的迢迢征途上,始终保障了军团司令部与上下级的联络。对海凤阁回族生活特别照顾的杜平将军欣然写诗一首赞他道:“电波英雄怀红心,通宵达旦传军情,任凭天空多干扰,只字无差报长征。”
1935年8月,红一、四方面军混合编成右路军和左路军北上,跨过荒无人烟的茫茫草地。9月上旬,在左路军的张国焘拒绝执行中央北上方针,擅自命令右路军南下,分裂和企图危害党中央,并不顾中央电示,顽固地坚持其错误。海凤阁自加入红军以来,虽然还未入党,但他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特别是在同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的斗争中,始终站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一边,跟随党中央、毛泽东率领的红一、三军团继续北上。军委直属队和红一、三军团编为陕甘支队后,于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至此,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在吴起镇召开的红军千部大会上,杜平、海凤阁带领的无线电台大队的工作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几年来,在苏区红军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海凤阁经受了严峻的考验,1936年1月,在陕北甘泉前线,由杜平和曹丹辉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海凤阁随红一军团在陕北延长县临镇进行短期休整。总之,海凤阁为了红军长征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四)

1936年2月,为扩大抗日武装和根据地,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彭德怀率领和指挥下,东渡黄河作战。海凤阁随军参加了东征战役,完成了通讯联络任务,5月随军返回河西后,他被调到中央军委通讯联络局的无线电台大队。这时,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等部组成西方野战军进行西征,红一军团代军团长左权和政委聂荣臻在西征途中,给军委通讯联络局打电报,为解决红一军团电台领导不力等问题,要求通讯联络局把海凤阁调回。海凤阁回到红一军团后,很快改变了电台出现的混乱现象,保证了西征途中的电台联络畅通,受到领导的好评。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3万余人开赴华北抗日前线。这时海凤阁调任八路军总部通讯科科长兼通讯营长、无线电台大队长,负责整个八路军总部的通讯联络工作。通讯科领导着5部电台、1个电话队和1个通讯营。海凤阁每天天不亮就到下边检查工作,在帮助解决技术问题、改进通讯联络工作的同时,还注意提高每个通讯战土的业务水平。他深知自己所负责任重大,深知通讯工作是决定具体战斗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每个通讯战士的工作态度又是搞好通讯工作的关键。海凤阁处处以身作则,对年轻人要求很严格,常到报务员的房间里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热情帮助和鼓励他们上进。年轻的马平调到总部电台后,因业务不熟,不太安心工作,海凤阁多次找他谈心,给予极大安慰和关心,使之很快安下心来积极踏实地工作。当时对技术人员发有技术津贴,但海凤阁和战友同甘共苦,对补给品很少自己单独享用,而是分给病号和体弱的同志。战士们平常谈到他时,总是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海科长”。在海凤阁的领导下,战士们的思想觉悟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1941年是华北敌后抗战严重困难的一年。7月,冈村宁次接任日军华北派遣军总司令,亲自指挥“治安强化运动”,发动秋季大“扫荡”,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围攻,企图消灭八路军领导机关,摧毁军工设施。在八路军开展的各次反“扫荡”斗争中,海凤阁带领同志努力工作,都能顺利地完成通讯联络任务。11月9日,日军三十六师团主力5000余人,配合第四、第九混成旅团一部,以“反转电击”的战术,猛攻晋东南黎城北的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这个厂共有1000多人,是华北八路军武器的主要来源地。在此紧急情况下,守卫黄崖洞的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电台发生故障,八路军总部电台与黄崖洞联系不上,彭德怀副总司令员十分着急。海凤阁亲自组织人力,制定方案,故障也未能排除。这时,风雪交加,天寒地冻,他恨不能立即骑马飞奔到黄崖洞,将总部的指示带去,把那里的情况带出来。但是,他不能离开通讯科长的指挥位置,海凤阁的亲密战友熊元绪十分理解他的心情和当时的严重情况,立即向他提出:“让我去,保证完成任务。”海凤阁慎重考虑后,决定派熊元绪带上两名警卫员骑马奔赴黄崖洞,并向他们详细安排了行动方案。送他们上路时,海凤阁把上级特殊供给他的饼干交给熊元绪,嘱咐他们路上吃,最后他紧紧地握住他们的手说:“任务艰险,多多保重!一定要想办法摸进黄崖洞,实在不行,就和日军拼一下,宁死可别当俘虏。”熊元绪等走后,海凤阁几天几夜未合眼,亲自守在总部电台旁监听。黄崖洞电台的同志,终于排除了故障,与总部接通了联系。海凤阁立即发报给有关电台,让有关部队接应熊元绪等,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由于通讯畅通,各方能适时协同作战,八路军最终取得了黄崖洞保卫战的伟大胜利。中共中央军委评价这次战斗是最成功的一次,是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模范战斗。



(五)

1942年5月中旬,日军重兵对太行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大“扫荡”。数万日军在数十架敌机的配合下,采取“集中兵力辗转扫荡”的办法,妄图聚歼八路军主力,攻击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的首脑机关。5月24日夜间,日伪军已形成了对姚门口、青塔和偏城镇的合围圈。这时,一二九师主力跳出外线作战;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等机关和部分掩护部队共1万多人,被敌包围在偏城和辽县交界的南艾铺、十字岭一线。25日拂晓,日伪军从四面“铁壁合围”,集中猛烈炮火和六架飞机轮番轰击,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左权在十字岭中弹牺牲。午夜,海凤阁奉总部“立即出发”的命令,带领通讯科全体人员突围。5月26日受到敌人堵击,他们的四周响起敌人的枪炮声。为了澄清情况,海凤阁派出警卫员前去侦察,其他人员安排在山内各个沟岔灌木丛中隐蔽起来。连日来突围转战,加之缺吃少喝,海凤阁的双眼布满了血丝,但他精神抖擞,不断安慰大家,要沉住气,力争安全突围。大家带的干粮吃完后,海凤阁教育战士们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随便吃群众的东西。前去侦察的警卫员回来后,手捧几个生土豆给他吃。他饥肠辘辘,接过来想一口吞下,马上又意识到这是群众的东西。当警卫员说明土豆是向老乡买来的以后,他才吩咐说:“给我留一个就行了,其余的送给同志们吃。”警卫员看到海凤阁工作繁重,带几分央求的口气说:“你已经一天多没吃东西了,多留几个吧!”“大家都一样!”海凤阁说着从警卫员手里拿出一个土豆,擦掉上面的土,几口吃下,然后又紧张地工作起来。



5月27日,敌人慢慢缩小了包围圈。在敌人的飞机轰炸、机枪扫射、大炮轰击下,八路军总部等机关人员被压缩在一条又长又窄的土沟里,情况极为险恶,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当机立断,决定化整为零,分散突围。海凤阁所带通讯科是一个突围单位,他就把自己骑的骡子让给电台一位体质弱的女同志骑,自己索性徒步行走。他发现其它机关的一些掉队人员,便把手一挥大声喊道:“同志们,注意啦,大家听我指挥。”他的声音坚定响亮,使人们精神为之一振,都立即围拢过来。有个认识他的人兴奋地说:“好,海科长,我们跟着你。”他没顾得再多说,就集合队伍,指挥大家准备撤退。散员越聚越多,汇集成一支二三百人的队伍,敌人发现目标,集中火力向人群轰击。在这么多没有实战经验的机关人员和后勤人员面前,指挥撤退是有很大困难的。海凤阁猫着腰跑前跑后,喊破喉咙,领导大家向一个山头突围。敌人的炮弹不断在队伍前后左右爆炸,突围的队伍正要登上山头,忽然传来一声怪叫,预示一颗炮弹即将落地爆炸。海凤阁立即高呼一声“卧倒”,可是队伍后边仍有几个惊慌失措的人在乱跑。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拉住一个就往地下捺。随着“轰隆”一声巨响,炮弹在他俩身边爆炸,海凤阁当即被弹片击中。同志们赶忙围过来救护,只见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裤,腹部伤口露出了肠子。同志们噙着眼泪抬着他走,巨大的伤痛使他前额冒出豆大的汗珠。他紧咬牙关,左手使劲捂着肚子,右手慢慢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注目望着大家吃力地说:“不要抬我……你们快、快撤……把这本子交给党组织……同志们,革命是要牺牲和流血的,这是光荣的……我不行了,你们应该坚决去完成党交给的通讯任务……”同志们接过小本一看,是个电报密码本。这时他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停止了呼吸,时年33岁。



(六)

海凤阁短暂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不朽的一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抗击日寇而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像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稍纵即逝,但却把光芒留给人间,留给革命事业。他牺牲后,八路军总部在麻田地区为他开了追悼大会,表彰了他的英雄事迹。不久,华北版《新华日报》登载了纪念文章——《悼华北通讯战线上的舵手海凤阁》,这篇文章对海凤阁革命、战斗的一生作了很高的评价。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把海凤阁烈士的灵柩移葬于邯郸烈士陵园,让千万群众永远纪念这位不朽的通讯战士。2015年8月,海凤阁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作者简介
杨运鹏,男,回族(1965--),河南内乡人,副主任中医师,执业中药师,业余从事民族宗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研究,现居深圳。
更多作品请点击底部“杨运鹏诗词散文摄影集(部分)▪目录”阅读。

网络文刊▪百姓文化视点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展示名家精品 发现推介新秀

文友交流 资讯采编 影视制作 朗诵播音

编辑部

文学顾问:张银河

顾委会:张志芳、张慧、马士龙

值班编辑周一张志芳、二三赵新泉、四五毛德山、六日曹会林

发稿时间:每周一、三、五、周末发稿

总编:曹会林

投稿说明

稿件需是原创首发,版权归原作者,作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打击抄袭和一稿多投。

投稿内容为反映文学、旅游、历史、社会等散文、诗词、小说、杂文、评论、回忆录及摄影作品。

投稿作者请关注《百姓文化视点》公众号,并在稿件刊发后及时转发,以提高文章阅读量。

投稿格式:题目+作者姓名+内容+配图+作者简介、生活照。

刊发24小时内的全部赞赏为稿费,1天后发放给作者。琐事冗杂,请作者主动联系总编索取。1天后的赞赏用于平台发展。

长按二维码,加编辑微信,投稿交流

百姓文化视点
《百姓文化视点》立足南阳,辐射全国,刊发散文、随笔、游记、诗词、小说、民间故事、摄影等作品。服务文友,打造百姓文学艺术的温馨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