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竞争如火如荼,波及经济、科技与地缘政治。
美国通过金融手段和供应链重组全力打压中国,而中国则以积极措施应对,努力增强市场韧性、保持稳定发展。
今天,我们一起来剖析这场错综复杂的较量。
美国的施压可谓五花八门,利用金融工具在全球市场制造“潮汐”效应。
2024年11月7日,美联储再次将利率下调至 4.5%-4.75%。
看似是为了“平衡就业和通胀”,但频繁的降息背后必有深意。
以前,美国通过“加息收紧、降息放宽”的模式巩固其经济优势。
加息吸引资本回流,降息则引导资金重新涌入低价市场进行“抄底”。这次降息是否是旧操作的重演,还需继续观察。
此外,美国在供应链方面的施压也颇为明显。
最新消息,特斯拉竟要求台湾地区厂商迁出,以此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增加就业,提升税收,这背后无疑是深远的地缘政治考量。
2
面对美方压力,中国并未被动防守,反而积极采取反击措施。
首先,中国通过10万亿的化债资源稳定市场,确保优质资产价格不崩溃。
这样一来,即使美方资金流入中国,也难以实现“抄底”。
其次,中国在自主供应链建设上加快步伐,减少对外依赖,尤其在高科技、半导体和新能源等领域,逐步推进自主创新,彰显产业链独立性,提升抗风险能力。
然而美国的频频施压虽然看似主动,其实也在损害自身利益。
美中经济紧密相连,一位驻华大使曾提到2023年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价值达到310亿美元,造就了大量美国就业机会。将中国视为“对手”,美国其实在自掘坟墓。
再者美国对台施压也让台海供应链不确定性加剧,短期政治干预提高了产业转移成本,全球供应链随之震荡,最终影响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
3
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中美之间的“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依然是根本逻辑。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形式的对抗都只会阻碍经济稳定应对。
面对全球通胀与高债务,中美应通过合作共同应对经济挑战,抵制对抗。
科技创新领域,两国高度互补。对抗与脱钩会降低技术创新效率,阻碍全球科技进步,而中国的新兴市场崛起也为美国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合作、互利共赢,全球经济能注入更多活力。
在这场隐形的较量中,美方试图通过金融与地缘政治手段压制中国,但中国则以冷静和稳健的策略回应。
即便博弈难以避免,唯有合作才是实现双赢的出路。
毕竟,封锁和对抗终将损害双方的长远利益,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互惠互利。
共勉,朋友们!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在震荡波动的市场行情下,如何跟踪中国大牛市??!!
头部财经平台破竹重金邀请了国内顶级大佬进行独家分享,管清友、潘向东、吴小平、谭雅玲、任帅波等数十位顶级大佬,拆解A股历史大机遇!
本轮行情如何把握,未来趋势到底如何,是机会还是风险?
单场售价199的直播,限时扫码入群,免费获取!名额有限,满额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