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经验+智能体的价值

2024-10-17 17:21   四川  

刚刚刷到一条视频,

一个AI圈的博主劝大家说不要卷智能体,

理由如下:

1、随着大模型能力的增强,几年后可能就不需要智能体这种过渡方案了。


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你现在问ChatGPT一些法律问题,他已经能给你很多帮助了,但是还无法替代律师。


但是如果我们针对一些小的场景做优化,加知识库等方式,

能达到的效果大大超过直接跟ChatGPT对话。


可能随着大模型的发展,

之后直接跟大模型对话,

就能有更好的效果了,不需要再针对不同场景设计一些智能体。


第二个理由是,

很多行业的私有数据,行业know-how,还是掌握在原本从业者手中的。


而纯技术背景创业者,不具备这种行业know-how,所以也很难成功。

我觉得他说得挺对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我现在做的事情意义巨大,

就是让各行各业的人,

尝试基于自己的业务来做一些智能体。


你可能会发现,

没想到这么简单的工具,

有如此惊艳的效果。


就像是我做的第一个帐号策划的智能体,

可能很多朋友见过我展示的效果,

这就是我一个小白半天就能做出来的东西。


而现实是,

目前还很少有人有意识说要做一些智能体辅助业务,


即便有,

也提不好需求,


即便好像找到一个需求,

找了一个ai从业者来帮我做,

前期沟通对需求,测试,

一个功能一个星期的工作量,

在现在这个市场情况下,

收个3-5w不过分。


可能实际做也就一天时间,

大量时间其实是花在沟通上。


做好之后,

可能的情况是,

好像有帮助,但是对实际业务也没有那么大的帮助。


原因有三

1、想要做好一个工具,

是需要对一个行业有深刻认知,

并且在过程中不断迭代优化的,

他短时间对行业的认知肯定没有你深。


2、因为你不了解大模型的能力和能力边界,

所以提的需求不够精准。


3、想要对业务有大的帮助,其实是需要整体改造的。


什么意思呢?

比如做短视频IP孵化这件事,

我针对各个环节做了6个工具,

每个工具的有用程度是不同的。

账号策划与定位50%

选题30%

文案内容30%

访谈5%-30%

剪辑10%

私域部分20%


整个加起来,跑通,再赋能同行,就有巨大的价值了。


这其实也是我这个身份更应该做的事情,

市场接受度也更高。


只是有时候我还是想做更上一个层次的事,

因为我看到了真正的价值。


不过如何用工具辅助做IP孵化相关内容,

我也会把他放在我们的《孵化手训练营》这个产品中。

瑶瑶AI智能体
想些啥就写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