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安排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
这是近年来出台的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是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头戏”。
此外,从今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三项政策协同发力后,中国地方化债压力将大大减轻。
6万亿元债务限额分三年安排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6万亿元债务限额分三年安排,2024至2026年每年2万亿元,支持地方用于置换各类隐性债务。
按此安排,2024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将由29.52万亿增加到35.52万亿元。加上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按原合同偿还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三项政策协同发力后,2028年之前,地方须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降至2.3万亿元,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化债压力大大减轻。
中央财政尚有较大举债和赤字空间
早前多家券商和研究机构曾预测此次财政增量规模或达10万亿元,包括6万亿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债方案,4万亿元特殊目的债券用于闲置土地和房地产购置等。
“目前,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按程序报批,近期即将推出。隐性债务置换工作马上启动。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面,财政部正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细则,推动加快落地。”蓝佛安指,中央财政还有较大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目前正在积极谋划下一步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今年增量政策力度大,对经济拉动效应正在显现,不少政策效应明年还会持续释放。“我们将加力推进相关工作,已出台的抓好落地实施,尚未出台的尽快推动出台。”
未来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
“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只是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头戏,是增量政策的组成部分。”蓝佛安说,明年的财政政策,须经过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谋划,并将于明年全国两会上由国务院提请批准。
蓝佛安表示,“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们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一是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二是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拓宽投向领域,提高用作资本金的比例。三是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四是加大力度支援大规模设备更新,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五是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加强对科技创新、民生等重点领域投入保障力度。
外媒反应
当日,国际媒体纷纷报道以上消息。
彭博社报道称,此次化债措施是在中国寻求控制财政风险和促进经济增长努力的背景下推出的。其规模与此前经济学家预期的上限相符。今年9月底以来,更多支持性措施的出台推动中国股市历史性大涨。与此同时,包括高盛在内的一些国际银行也调升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认为,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举措对打破通缩螺旋“至关重要”。
报道称,初步迹象显示,中国政府最新一轮财政支持措施似已起到一定效果。10月,中国房地产销量出现今年以来首次增长,制造业和服务业也较上月有所增长。
法新社称,这是中国近年来最雄心勃勃的财政计划之一,旨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并提振经济。
“备受期待的刺激措施将帮助中国实现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南华早报》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显示出反弹迹象,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10月份重回扩张区间。
路透社引述瑞联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卡萨诺瓦的分析称,中国并没有释放全部“火力”,要等更清楚地了解美国新政府下步计划之后才会采取进一步行动。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中国财政部长宣布,中国将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
分析指,从化债角度看,12万亿元规模已超过此前外媒小作文披露的10万亿这个数字。
值得关注的是,普遍分析认为,未来中国还将出台刺激消费的重大举措,以应对特朗普可能采取的相关措施。此次未有出台,只是在静待特朗普的政策取向。
知多点
什么叫地方政府隐性债?
简单说,地方政府搞建设、保障民生等需要大量资金。但有时候地方政府的预算资金并不那么充足,他们就会通过融资平台借款。这些债务虽然不属于政府债务,挂在融资平台,没有进入正式的预算体系,但是投向却是政府相关的项目,一旦偿还不了,政府负有偿还的责任,所以这实质上也是政府债务,只不过是隐性的,所以就叫隐性债务,要及时处置、化解风险。
怎么处置?
这次出台的政策就是把预算体系内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增加了6万亿元。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就有了正式的更大举债额度,规范、透明地在预算体系内借款,来置换之前预算体系外的隐性债务。
置换有什么用?
一是把隐性债务显性化,让债务更加公开透明。二是把成本高、周期短的隐性债务换成利率更低、周期更长的政府债券,能减轻地方政府化债的压力。
会带来哪些影响?
首先,这解决地方“燃眉之急”,缓释地方当期化债压力、减少利息支出。这次隐性置换,近三年密集安排8.4万亿元,显著降低了近几年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规模,让地方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同时,由于法定债务利率大大低于隐性债务利率,置换后将大幅节约地方利息支出。我们估算,五年累计可节约6000亿元左右。
其次,这帮助地方畅通资金链条,增强发展动能。通过实施置换政策:一是将原本用来化债的资源腾出来,用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二是将原本受制于化债压力的政策空间腾出来,可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三是将原本用于化债化险的时间精力腾出来,更多投入到谋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去。同时,还可以改善金融资产质量,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利好实体经济。
最后,这有助于推动解决地方各类“三角债”问题,提振经营主体信心,降低金融机构呆坏账损失。
来源:香港商报网、央视新闻客户端、第一财经、环球网
编辑:佐一
封面:宗仔
审校:卓玲
监制:嘉敏
(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香港商报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