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专访|王彬楠: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教育   2024-12-13 18:38   湖北  


编者按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怀揣着坚定的律师理想,他扎实学业,扎根现实,用法律知识解决一个又一个学术和现实中的难题。不仅屡次出现于学科竞赛的竞技场,在文体活动的舞台,也常常能看见他活跃的身影。他说,生活是忙碌的,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学会调节,学会从中有所收获。今天让我们走进法学院国奖获得者王彬楠,一起来了解他丰富多彩的研究生生活。


人物介绍

王彬楠,男,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2023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民商法方向)。现为法学院党务助理,恽代英法治宣讲团、法律服务中心负责人,法学院羽毛球队副队长,法学院舞蹈队成员,华中师范大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总平均学分绩和综合学分绩位列民商法方向专业第一。曾获华中师范大学2023年度体育积极分子,法学院2023年法律文书写作大赛一等奖等个人荣誉。曾获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第十三届高峰论坛论文评选一等奖,全国高校第十八届“金法槌杯”模拟法庭大赛初赛(研究生场)三等奖,忠三杯·第十三届华中高校模拟法庭对抗大赛最佳答辩状、最佳起诉书,2024年“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全国二等奖,华中师范大学2023年舞龙舞狮比赛自选舞龙项目一等奖、规定南狮项目二等奖,华中师范大学第二届“桂子印象”舞蹈大赛校一等奖等团体荣誉。





秋去冬来,寒风冷峻

纵已岁末,青松常青

值此冬日

小研有幸邀请到

法学院国奖获得者王彬楠

在学期行将结束之际

向同学们讲述他热情似火的来时路








    采访手记   






 学科竞赛创辉煌,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王彬楠与导师、同学精诚合作,斩获包括挑战杯全国二等奖在内的多项学科竞赛奖项。提及比赛经验,王彬楠认为首要的是夯实学科知识,打牢专业根基。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突破创新的必要性。“读文献时要有一定的思考,不能是看了一堆论文,却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要及时记录它们,并在后续研究中加以验证。”紧接着,王彬楠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作用。他结合自身经历总结道,作为竞赛的参与者,我们要根据自身的能力以及竞赛的要求去寻找合适的队友,大家在一个团队中各司其职,优势互补,使团队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同时团队内部要积极地交流沟通,“许多观点想法就是在一次次地讨论中产生的。”最后,他结合法学学科中的具体例子,鼓励同学们利用好发达的短视频平台、AI工具等资源,主动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论,多学科交叉融合,做出高质量的研究。

 文体两开花,身心皆俱佳。如何应对研究生生活中考试、科研等“多线作战”的挑战,作为斩获国奖的六边形战士,王彬楠给出的答案是合理规划与重心转移。“每个支线任务都是阶段性的,有它独特的紧绷期和空窗期。所以要提前有一个认知并敢于在特定时期有所取舍与偏重,在这个时间段内勇敢地把精力多投入给更重要的任务A,对于不那么紧急的任务B,就可以先放一放。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要把多线作战演变为顾此失彼。”每个人的目标规划不同,在多线作战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取舍。“如果你觉得A对你未来的发展更重要,那你就要在全力以赴的前提下允许自己在其他方面相应地少投入一点精力,并且也要接受这些方面不那么完美的结果。”而谈及日常学习与文体活动的平衡,王彬楠认为两者应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文体活动,不宜过多看重参与证明、比赛获奖等功利的目的,而应把它当作学习之余放松身心的兴趣爱好,去享受投入其中的乐趣与获得感。
 坚定目标,矢志启航,为自己的人生书写负责任的篇章。王彬楠认为,研究生应该根据所在专业的就业选择,结合自身兴趣,参考师长意见,尽早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意向,并据此有的放矢地补强个人短板。但在此过程中,也不能因过分功利地思考“我做的事情对我的就业有多大的用处”而使自己的选择狭窄化。有些事情看似与未来的就业无直接关系,但投入其中获得的能力提升或许会在未来某个不经意的时刻给予你意想不到的帮助。要利用好华师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平台,碰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多多尝试,多多锻炼,并借此认识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


END


华大研究生融媒体工作室

责编|凯撒·举力哈提 李沁怡 

文案|黄慧翔

排版 | 胡紫筠

供图 | 陈薇

审校|廖伟

投稿邮箱|hsyjsb@163.com


华大研究生
工作资讯、思想引领、校园文化、生活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