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城怀来瑞云风采

文摘   2024-12-16 13:12   河北  

英雄之城怀来瑞云风采              

春逢杏花林,夹岸千米,一路花香,芳草鲜美,落英注缤纷,游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题记

这里既不是陶渊明笔下深邃优美的桃花林,也不是《射雕英雄传》黄蓉家美妙神奇的桃花岛,而是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瑞云观乡坊口村附近的杏花林。 

开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行驶,边前行边领略山中美景。远山云雾缭绕,苍峦叠翠,郁郁葱葱,山上一大簇一大簇山桃花开得正热闹,她们像害羞的山中少女,穿着粉色的纱裙,一半掩映在灌木丛中,一半露在太阳底下,笑盈盈地迎接着旅途的客人风一吹,山桃花随风摇曳,她们不在娇羞,而是扭动纤细的腰肢,跳着欢快的舞蹈,热情地招呼着人们。还有那一蓬蓬的野杏秧,虽生在岩石陡坡上,一点也没有怨天尤人,努力绽放洁白的花朵,好像在和山桃花比赛,看看谁开得更美,更恣意! 

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绕过山顶,突然眼前的视线开阔了,往左边一瞧,居然是一大片花海,沿着公路一直延伸到远方,看不到尽头,仔细一看,这里全是杏树,没有一棵杂树。远远望去,那一树的雪白,渲染着春天的活力。走到近前,每一片花瓣都像抹了一丝胭脂,粉嫩粉嫩的煞是可爱,细细的花蕊呈现出一片灿烂的黄色,让人感觉到春的温暖,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杏花如纱,似梦,像雾,他沐浴着春天的阳光,寒冬的洗礼,装扮着山中的村落,多美的杏花!杏花从不炫耀自己,默默来又默默去。风带来了花雨,花香随风飘散,淡淡的清香令人陶醉像一场沉睡的梦,我们仿佛就是杏花,不禁沉浸在这好几公里的花海里。

再往前行,就来到了瑞云观乡坊口村,这个小村在群山环抱中,东接黄楼洼、西接大营盘、南望横岭关,是居庸关往西的一道关口。该村依托踞虎关长城风景区、老村落等地方特色建起了瑞云山居民宿旅游村,积极发展山地旅游度假经济。走近村子,一块杨木做的牌子“静西谷”三个大字映入眼帘。顺着指示箭头,一条深巷伸向远方,弯弯曲曲的小路是用石子铺成的,在山坡的不同高度,改建了设计精巧、装扮各异的民宿,写着“长城小院”、“卧云居 ”、“听雨轩”、“红房子”等不同的名字。单看这些名字已经让人浮想联翩了,想想在静西谷最美的季节,住到山里一处特色的院落,采花登高,望天上云卷云舒,看山上花开花落,阳光照拂,烟火缭绕,推杯换盏,笑声不绝耳,在自然之中,幸福回荡,品味着这里自产自做的农家菜:黑猪肉炒松树蘑、香椿鸡蛋鱼、干焙大杏扁、糖炒核桃仁、韭菜土豆干、凉拌木兰芽、卤煮炸豆腐,再沏上一壶黄芩茶......这样的场景怎不让人心驰神往?

更让人流连忘返的还有坊口村北的踞虎关明长城。沿着木栈道前行,忽然见开阔,长城蜿蜒磅礴,气势恢宏,爬上长城登高望远,风景各异,路拾野花,迎风而坐,思绪悠扬,大口呼吸自然的能量,给予生活的力量和新生...... 

过了坊口村,就到了瑞云观乡横岭村。在南口战役期间,中国军队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兼13军军长汤恩伯的“南口战役前敌指挥部”就设在这个村。瑞云观乡的横岭、镇边城、坊安峪是南口战役的重要阵地,1390高地、老虎头阵地、骡子圈阵地、横岭前岭阵地均是抗击日军的重要阵地。2012年,横岭村在原指挥部旧址修建了南口战役纪念馆,里面陈列着南口战役抗日英烈的珍贵照片,抗日阵地的照片及文字介绍,中央机关报《解放》周刊时事短评、战役留下的子弹、枪刺、手榴弹、钢盔、电话机等遗物。在纪念馆外,矗立着一块白色纪念碑和一块黑色纪念碑,记录着南口战役光荣的战史。南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北战场的一次重要战役,它迟滞了日本西进南下的计划,破灭了日本军国主义者3个月灭亡中国的梦呓。走这座纪念馆,看着这些珍贵的纪念品,想想中国军人在武器装备那么落后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战斗到最后一人,迎来了战斗的胜利,他们这种拼死坚守的英雄气概,将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再往前,就走大山深处的古老村落“长城之城”——镇边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古老而又现代的新农村,村里保留着明清两朝的建筑遗存,里的城墙就是长城,北京和张家口的很多驴友经常来镇边城爬长城,一睹镇边城风采。镇边城内分三街六巷七十二胡同,南北为街,东西为巷,无论街巷,还是胡同均是就地取材,用石头铺就。房屋原来基本是四合院,大部分为石头砌成,只有在特别显眼的地方或需要修饰的地方才用青砖砌成因此这座城又被称为石头城。城中间有一座钟鼓楼,有12座寺庙,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大佛寺,寺里的苍松已400多岁,仍然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村口的三棵古槐树,更是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建立了怀来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镇边城党支部,被怀来县政府确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38年八路军邓华、宋时轮支队挺进冀东,派出政治科组织科长夏侯斌等人到镇边城发展党的组织建立党支部,李环九担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不久,邓华、宋时轮支队进驻镇边城,这里不仅成为八路军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也成了抗日战争时期昌(平)宛(平)怀(来)抗日联合县政府驻地。它位于镇边城南大街乔家大院内,房屋建筑布局是为四合院。正房为中共昌宛怀联合县委、县政府的办公场所。它的东侧就是昌宛怀联合县政府后勤处,现存北房五间,基本保持原貌。走进镇边城古老的房屋、残缺的城墙、整洁的街道,你似乎能听到长长的条石,细细的碎石,玲珑的卵石悠悠诉说着这座英雄古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瑞云观乡的人民不忘历史,砥砺前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一座座贫穷、落后的村落演变成一个文明、富裕、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一条条宽阔的水泥大道、一排排整齐的村居民院、一盏盏路边矗立的崭新路灯和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勾画出一幅美丽乡村的完美画卷。

此时山林静悄悄,晚霞染红了天空,我站在踞虎关长城上,俯视如画般的田野,满山的杏花与那几棵挺拔的古松遥相呼应,守卫着多少英雄儿女用生命换来的祥和、温暖的山村。我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走进瑞云,在领略风光的同时,去了解这片热土发生过的历史,体会和平的珍贵。

作者:张金双,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教师进修学校 

瑞云观乡

【概况】  瑞云观乡位于怀来县的东南方位,距县城的距离27.7千米;东与北京市延庆区康庄镇接壤,南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接壤,西邻小南辛堡镇,北接东花园镇瑞云观乡的名称源于所辖村瑞云观村。清初,怀来城太师庙有位法号称瑞云的道士,来此定居建庙,后人建村,为纪念瑞云道士,在清中叶又建三清庙和龙王庙,同时改村名为瑞云观村瑞云观乡始建于1956年8月,1958年人民公社时属花园公社,1961年6月单独建瑞云观公社。1984年5月撤销社队制,建制乡村制,建立大山口乡,1996年将原横岭乡行政区并入,改名瑞云观乡。管辖11个村街、1个社区;总面积118.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26公顷;总人口5908,其中农业人口5759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4.6‰;粮食、油料、蔬菜播种面积50.5公顷8公顷、11.8公顷;产量分别为143.212425.2,同比分别增长6.5﹪、41.4﹪、2.2﹪;果园面积1036公顷,产量为11674.7;财政收入1190.15万元,同比减少13.55%.支出1231.56万元,同比减少7.76%,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1280,同比分别增长0.18﹪;乡党委下设13个支部,其中,农村11个,党员总数577人。乡机关干部职工48人,其中领导班子成员12名。

领导名

党委书记:申玉山

长:李晓琢

人大主席:马良川

记:李晓琢展英杰

广(03月免)

纪委书记:高慧君

组织委员:李广(03月免)

王晓迪(03月任)

宣传委员:刘晓楠

武装部长:谷博文

政法委员:柳旭宏(03月免)

统战委员:柳旭宏(03月免)

长:谷博文

柳旭宏(03月免)

王晓迪(03月任)

赵晓东(12月任)

人大副主席:赵晓东(12月免)

  烁(12月任)

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闫锦绣

址:瑞云观乡大山口村

编:075421电  话:0313-6850088

瑞云观乡

【大山口村】  为瑞云观政府所在地,地处丘陵地带,原是通向北京的重要通道,明朝末年有重兵把守,据传一位千总官到此任职,命名此地为大山口,一直沿用至今。全村228户,559人(本年出生5人,死亡9人);村党支部下设2个党小组,实有党员56名。总面积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公顷;油料、蔬菜播种面积分别为0.73公顷1.33公顷;油料产量、蔬菜产量分别为1.148.4;果园面积253公顷,产量为4330;村集体经济主要以房屋出租为主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246人。年内农村经济总收入2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0;大牲畜牛出栏4;存栏10。拥有机动车108辆;电脑保有量45台,新农合参合人数499,所占比例89.2%;享受农村低保11户18人;五保11人

年内,预备党员转正2人,培养积极分子2人。清理街道及穿村公路两旁的柴草,出动28人工,36次车工,清理生活垃圾65立方。重新铺村委会院内路面996平米,对村内的1处残垣断壁进行拆除清理,建设农家小菜园1处小果园1处,美丽庭院2

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陆家坡村  位于乡政府东南部2.6公里处,地处山区。清咸丰年间建村,称野坡。1940年初,八路驻村后,据全村姓陆的人较多的特点,将其改名为陆家坡。全村87户,196人(本年出生1人,死亡2人);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实有党员36名。总面积6.5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8公顷;油料、蔬菜播种面积分别为0.46公顷0.33公顷;油料、蔬菜产量分别为0.713.8;果园面积34公顷,产量为218.5;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85人。年内农村经济总收入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0;羊出栏43,存栏32;拥有机动车35辆;电脑保有量4台,新农合参合人数147人,所占比例75%;享受农村低保44人;五保22人。

年内,接收预备党员1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人。铺设灌溉管道1800米,清理垃圾80方,建设美丽庭院5户。

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玉广

板达峪村  位于乡政府东南部3.5公里,地处山区,燕长城脚下,西距东镇公路3公里,东距八达岭长城23公里,东南分别与北京昌平区和门头沟区隔山相望。清康熙年间建村,因地处山峪取名“板达峪”。辖“林场新村”和“大营盘”两个自然村。林场新村位于村北5公里,东镇公路东侧。大营盘位于村西南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大部分村民已搬迁。全村229户,576人(本年出生1人,死亡9人);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实有党员54名。总面积5.9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2公顷;粮食、油料、蔬菜播种面积分别为2.7公顷0.7公顷0.7公顷;粮食、油料、蔬菜产量分别为7.7131.6;果园面积30公顷,产量为334.2;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135人。年内农村经济总收入3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0;拥有机动车55辆;电脑保有量20台,新农合参合468所占比例81%;享受农村低保2020人;五保22人。

年内,预备党员转正2人。安装两门水冲式公厕一座。清理街道及美化村公路两旁,出动260人工,68次车工,清理生活垃圾166立方。村内修建护坡1处,建设美丽庭院2

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封建同

罗庄村  位于瑞云观乡政府2.5公里清乾隆年间,此地为大山口村姓罗的种地庄子,后人建村并取名罗庄村。全村220户,575人(本年出生2人,死亡6人);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实有党员43名。总面积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公顷;油料、蔬菜播种面积分别为0.8公顷1公顷;油料、蔬菜产量分别为1.241.2;果园面积113公顷,产量为1525;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255人。年内农村经济总收入1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0;猪出栏878、存栏308;羊出栏389,存栏423。拥有机动车200辆;电脑保有量70台,新农合参合464所占比例80.6%;享受农村低保69人

年内,发展预备党员1人,培养积极分子2人。铺设下水管道180米。清理街道及穿村公路两旁的柴草,出动120人工,10次车工,清理生活垃圾200立方。修理自来水管道5处,换LED灯5盏。新增低保户2户4名,安装光伏发电12户。

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建军

小西山村  位于瑞云观乡政府所在地西南3公里,地处山区清乾隆47年(1782年)建村,因此地东梁产白土粉子,得名白土粉子沟。1942年抗日战争时,八路军驻村,根据村地理位置改名小西山。全村141户,354人(本年出生2人,死亡4人);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实有党员38名。总面积4.6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公顷;油料、蔬菜播种面积分别为0.5公顷、0.3公顷;油料、蔬菜产量分别为0.8吨、14吨;果园面积82公顷,产量为1726吨;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188人。年内农村经济总收入4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0元;大牲畜牛出栏1头;存栏5头。存栏50只;拥有机动车21辆;电脑保有量11台,新农合参合284人,所占比例80%;享受农村低保5户7;五保1户1人。

年内,转正两名正式党员,培养3名积极分子。更换了8盏路灯灯头,修复了所有监控。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清理,主道路两侧种植花草清理生活垃130立方,共出动75次车工120人工。办理双女户补贴3户,独生子女补贴3户,新增五保户1户。建设农家小花园1处,美丽庭院5户,精品美丽庭院1户。

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颜进国

瑞云观村  位于瑞云观乡东南部,北距京张高速东花园出口7.5公里。瑞云观村建于清初,当时怀来城太师庙有位法号称瑞云的道士,来此定居建庙。后人建村后,因居住地势较高,取名高台村。后因山洪大水冲毁庙宇,得名水龙灌。后人为纪念瑞云道士,又建立清庙和龙王庙,同时改村名为瑞云观。全村280户,765人(本年出生3人,死亡7人);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实有党员55名。总面积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3公顷;粮食、油料、蔬菜播种面积分别为9.6公顷、1.2公顷、2公顷;粮食、油料、蔬菜产量分别为26.7吨、1.8吨、70.2吨;果园面积164公顷,产量为840吨;村集体经济主要以土地承包为主;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以运输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175人。年内农村经济总收入6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0元;大牲畜牛出栏17头;存栏48头。猪出栏2649口、存栏964口;羊出栏202只,存栏225只。拥有机动车8辆;电脑保有量32台,新农合参合633人,所占比例82.7%;享受农村低保26户29人;五保5户5人。

年内,带领村民开辟发展增收新路径,   户村民种植酸枣10亩,1户村民种植樱桃果园4亩。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人。铺设自来水管道2900米,清理街道及穿村公路两旁杂草出动178人,80次车工,清理生活垃圾240方。建设美丽庭院10处,精品美丽庭院2处。

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贾玉军

东湾村  位于瑞云观乡人民政府驻地东北3公里处,东镇公路东侧,北至东花园、东至北京延庆县城,地处丘陵,清嘉庆七年(1802年)建村。1931年迁村在坡下湾口处,取名东湾。全村286户,805人(本年出生6人,死亡9人);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实有党员52名。总面积5.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0公顷;粮食、油料、蔬菜播种面积分别为13.6公顷、1.1公顷、2.1公顷;粮食、油料、蔬菜产量分别为38.3吨、1.6吨、72.2吨;果园面积86公顷,产量为1450吨;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136人。年内农村经济总收入1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0元;大牲畜牛出栏4头;存栏20头。猪出栏3354口、存栏1678口;羊出栏80只,存栏272只。拥有机动车78辆;电脑保有量11台,新农合参合590人,所占比例73.2%;享受农村低保11户22人;五保10户10人。

年内,培养积极分子2人。维修自来水管道11处,清理街道及生活垃圾,出动人工18070次车工,清理生活垃圾357立方。对村内的3处残垣断壁进行拆除清理,建设美丽庭院5处。

党支部书记:封云鹏

村委会主任:王进星

横岭村  位于怀来县东南部山区,东镇公路穿村而过。横岭城是明代的一座古山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为了防止鞑靼人的军事入侵,建立了横岭城,设南北两门,东西跨山,南北为两山之横,由此得名横岭。抗日战争时期是晋察冀军区平西支队的根据地,是卢沟桥事变南口战役抗日战场纪念地,是共和国将军的故乡。全村294户,716人(本年出生1人,死亡10人);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实有党员68名。总面积24.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4公顷;粮食、油料、蔬菜播种面积分别为12.2公顷、0.8公顷、1.7公顷;粮食、油料、蔬菜产量分别为34.8吨、1.2吨、58.4吨;果园面积150公顷,产量为330吨;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120人。年内农村经济总收入5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0元;羊出栏103只,存栏53只。拥有机动车10辆;电脑保有量3台,新农合参合530人,所占比例74%;享受农村低保24户26人;五保14户14人。

年内,预备党员转正1人,培养积极分子2人。清理街道及穿村公路两旁的柴草垃圾,出动45人工,32次车工,清理垃圾187立方。对村内的1处残垣断壁进行拆除清理,建设农家小菜园1处小果园1处,美丽庭院9处,其中精品美丽庭院4处。4月份举办以横岭长城情、文旅瑞云观为主题的大营盘长城国际徒步赏花节,在央视一套宣传推介。重新改扩建南口战役纪念馆,展馆建设面积260平方米,88举办南口战役纪念馆开馆暨张树祯烈士纪念牌落成仪式投入使用对外开放。

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  

镇边城村  位于瑞云观乡人民政府驻地南,距乡政府20公里,地处山区。镇边城是镇守明长城的边关之城。明正德15年(1520)修筑一城—镇边城,后在其西增筑一城,镇边新城,即现镇边城。镇边城为历史上进入北京关隘,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昌(平)、宛(平)、怀(来)”联合县政府所在地,镇边城村党支部是“怀来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全村315户,788人(本年出生6人,死亡11人);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实有党员82名。总面积33.4平方千米;油料、蔬菜播种面积分别为0.9公顷、1.8公顷;油料、蔬菜产量分别为1.4吨、58吨;果园面积53公顷,产量为184吨;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350人。年内农村经济总收入9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0元;猪出栏891口、存栏302口;羊出栏94只,存栏98只;鸡出栏3147只,存栏140只。拥有机动车300辆;电脑保有量30台,新农合参合575人,所占比例73%;享受农村低保19户24人数;五保15户15人。

年内,发展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1名,积极分子5名。打机井2口,建水包一处,维修自来水管道300余米。种植西梅树2亩,种植梨树6亩。环境整治工作,共计出动350人次,三轮车200辆,铲车38次,清理街道卫生,除雪,清理垃圾等,共计1500方,修残垣断壁2处。建设美丽庭院13户,其中精美庭院4户。6月30日举办庆“七一”文艺演出,200多人观看。大力发展农业,引进北京益农缘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怀来县怀边生态农产品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赢923日举办以绿水青山镇边城,共享丰收喜悦情为主题的农民丰收节

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冬亮

坊口村  位于瑞云观乡东南部,地处山区,原名防口,是长城进入京师的必经之处,有重兵把守。因防口与坊口同音,1938年,此地改为坊口村。全村162户,346人(本年出生1人,死亡6人);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实有党员53名。总面积9.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8公顷;粮食、油料、蔬菜播种面积分别为7.6公顷、0.5公顷、0.4公顷;粮食、油料、蔬菜产量分别为22吨、0.8吨、13.6吨;果园面积56公顷,产量为629吨;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116人。年内农村经济总收入4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0元;拥有机动车9辆;电脑保有量5台,新农合参合286所占比例82.7%;享受农村低保1417人;五保44人。

年内,预备党员转正1人,7月份暴雨,动用了钩机,铲车及三轮车,清理垃圾1000多立方。并且组织村民维修道路0.5公里。申请扶贫项目收益资金3万元,完成了扩宽综合服务中心旁边道路,及100来米的防洪墙。对村内受灾党员及群众发放了党费慰问金10500元。新增3户低保人员,临时救助3户,新办理残疾人员2名,新增独生子女3人。安装了,村务公开栏。美丽庭院6户,其中精品庭院2户。新建怀来县长城文化展馆1处,占地200平米,11月9日举行开馆仪式,正式对外开放。

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跃武

坊安峪村  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南,地处山区。原名帆杆峪,据传附近有座山,叫大青灰岭,顶峰好似一根旗杆,故得此名。后因当地缺水,1930年修龙王庙,改名青龙庄,但未能传开。1938年将原名帆杆峪改名坊安峪。全村41户,79人;实有党员10名。总面积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2公顷;粮食、油料、蔬菜播种面积分别为4.7公顷、0.3公顷、0.1公顷;粮食、油料、蔬菜产量分别为13.7吨、0.4吨、3.8吨;果园面积15公顷,产量为108吨;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18人。年内农村经济总收入1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0元;羊出栏27只。拥有机动车3辆;电脑保有量1台,新农合参合59人,所占比例74.7%;享受农村低保6户8人;五保5户5人。

年内,预备党员转正1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人,硬化进村道路300米,打机井1眼,出动人工60人,车工6个,清理生活拉圾70余立方。

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巨银


红色作家
面向京津冀 报告文学 文化生活资讯 专家智库背景 中国作家 京都资深新媒体团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