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狄更斯的一句话,财富管理正处于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既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为什么这么说?财富管理的基本盘还在吗?
原标题丨知衍观察 | “幸”与“殇”之后,财富管理走向何方?
1、财富管理之幸
01 改革开放给财富管理提供了沃土
过去40年,改革开放不仅推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为亿万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富积累,那波破天财富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地位,许多人的财富得到了显著增长,无论是高净值人群的数量,还是人均财富储蓄,都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虽然现在的经济可能面临一些挑战,但我们的高净值人群和富裕阶层的增长并未受到阻碍,今年四大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客户数量再创新高。
中国的储蓄文化根深蒂固,虽然近年来由于购房等多重因素,储蓄率有所下降,但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储蓄率依然位居前列。
这些都为过去几十年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2 城市化地产红利成就了财富管理
过去二十年,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很多从业者都给客户配置过房地产项目,许多普通居民也因为拆迁也好购房也好,转变为高净值人群。在这个过程中,财富管理行业的从业者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房地产也一度成为财富管理行业的标配。市场上的一些财富管理公司,与房地产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一些公司甚至是基于房地产业务起家的。
03 行业发展的宽松环境
在过去十几年中,财富管理行业的环境相对宽松,行业里的牌照套利,不仅让许多房地产项目获得了巨大的财富红利,也催生了多个财富管理平台的崛起。短短几年内,一些平台的规模便迅速达到了数百亿,甚至有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突破千亿大关。
2、财富管理之“殇”
另一方面,在这些年的行业发展里,我们也看到了财富管理之“殇”。
01 资金推动的财富管理
过去十到二十年,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始终是由资金推动的。
一开始,行业的初衷都是希望借助金融红利,通过项目帮助客户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然而,行业发展速度过快,客户资金如潮水般涌入,迫使公司不断寻找资产匹配。许多财富公司项目接连不断,投行和资产部门的人员忙于外出寻找项目,产品团队加班赶工。
资金的快速流入导致资产跟不上资金的速度,资金突破了资产管理的极限,超出了管理的半径。为了留住这部分资金,公司不得不扩大筛选范围。这种资金推动的模式,实际上为后来的问题埋下了隐患。
02 资金与资产脱离的财富管理
财富管理行业一个长期存在的痛点是资金端与资产端的信息不对称。许多从业者可能在募资方面拥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当他们真正深入了解资产时,会发现资金与资产之间存在着隔阂。他们难以全面了解资产状况,也无法深入参与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
这种现象在财富管理公司中普遍存在,资金募集与投资两端往往是分离的。这种分离不仅限于组织结构,更体现在信息交流、资产管理和投后管理等各个方面。有时候,这种分离就像两个完全不同的实体。
一些财富公司缺乏投资或资产管理能力,更多地依赖市场或其他途径采购产品。这种情况下,资金与资产的脱节现象更为严重。公司只能通过路演或走访来了解资产,但这种方式无法让资金端全面深入地参与到资产管理的各环节,资产端也没有充分考虑资金的特性和需求。
这种脱节的后果是,当出现问题时,资金端往往措手不及,“为什么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出现了这个问题”。
03 无法独立的“独立三方”
市场上曾流行着一种理念,即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标榜自己独立于金融机构,不受任何一方的影响。然而,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这种独立性并未真正实现。
第三方机构,不论是股权资产还是标准化资产,不可避免地与某些资产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绑定。如果没有这种绑定,机构在市场中的声音就会显得微弱。
总结
随着监管套利的空间逐步缩小,财富管理行业暴露出了这些问题,财富管理之“殇”引发了业界的担忧,人们开始质疑财富管理行业的未来。那么,财富管理的基本盘变了吗?
3、财富管理的基本盘未变
经济环境是财富管理行业的土壤。把时间周期拉长一些看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经济挑战并非史无前例,并不是最糟糕的。困难是暂时的,发展才是持久不变的主题。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40多年历程中,我们遭遇过多次危机和挑战。比如,80-90年代严重的通货膨胀。那时候,一台冰箱的价格高达一万多块钱,人们为了抢购暖水瓶、塑料盆等日常用品而排队争抢。那时的年通货膨胀率甚至超过了23%,接近30%。
现在,大家可能觉得信托日子不好过。在历史上,我们确实见证过信托公司的波动,甚至有过信托公司的破产潮。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事件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这是因为我们始终在发展,始终在向前迈进。
困难总是暂时的,但“暂时”不仅仅是几天或几个月,它可能需要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历史也证明了,即使是棘手的问题,如90年代初的三角债危机,也在老一辈领导人的智慧和努力下得到了解决。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困难终将过去,因为我们的基础坚实,市场广阔,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
在这样的环境下,财富行业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有,财富管理的基本盘也并没有改变。
01 跑赢CPI的需求没变
虽然现在很多客户将资金转回银行或转向保险产品,寻求安全,但是单纯依赖银行存款或保险产品,并不足以有效对冲通货膨胀的风险。保险的核心作用在于提供风险保障,银行和类储蓄产品主要满足我们的流动性需求,它们都是资产管理的基础工具。
想跑赢通胀,必须依靠除类储蓄和保险以外的其他的投资类型。在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我们能做的是做好充分的准备,灵活调整投资组合,并考虑包括多种资产类别,以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更大化。
02 资本逐利的需求没变
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利润,这一根本动机是不变的。高净值人群的资产规模远远超出了他们对保险和银行存款的基本需求,他们手中的大量资金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以追求更高的回报,获取超额利润。
市场上的标准化产品,往往无法满足这些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他们需要的是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能够反映他们独特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
我们的资本市场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比如解决关键技术瓶颈、推动进口替代和促进科技创新等领域关乎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因而受到政策的倾斜和资本的青睐。
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忽视那些看似传统或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商业模式,它们可能在特定市场细分中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大型资本可能因追求更宏观的国家使命而忽略这些机会,但中小资本和有机会的投资者却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潜在的价值。
这些项目虽然可能看起来简单直接,甚至不够光鲜,但它们往往能够为客户带来意想不到的超额回报。当然,这些投资机会并不是毫无门槛,如果这些项目没有门槛,那么市场上的资本将会一拥而上。
03 资产传承的需求没变
资本的传承是不可避免的,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它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依靠现在传统的金融工具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需要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做一些方案的解决。
总结
行业发展往往是螺旋式上升、曲折式前进的。财富行业只是经历了短暂的一些调整。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可能在十年、二十年后回过头来看,仅仅是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小坎。这些挑战和调整,最终将成为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垫脚石。
4、财富管理行业走向何方?
财富管理的发展方向可能不仅仅局限于目前的传统模式,也不仅仅是提供标准化产品。
标准化产品预计在未来会发展到一个庞大的规模,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工具。它像一种快餐,提供的收益可能只处于市场平均水平,满足基本的配置需求,让人“吃饱”。
财富管理行业,可能需要探索另一条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超出标准化产品所能提供的服务,以实现更个性化的资产管理和更高层次的财富增值。
财富管理行业或将有四个方面的变化:
01 资金驱动向资产驱动转化
过去,财富管理行业很大程度上是由资金推动的,先扩大资金规模,再寻找合适的资产进行投资。
未来,行业可能会更多地转向资产驱动,也就是“资产先行”,首先拥有优质的资产或商业模式,然后再去寻找与之相匹配的资金。未来,资产管理的核心将转向资产的质量和潜力,资金将不再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而是与优质资产相匹配的资源。
02 募资向资产管理融合渗透
未来,募资团队的角色将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资金募集,从业者不仅要精通募资,了解资金来源,与客户沟通资产和资金问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投后管理和资产管理能力,比如深入理解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及主动发掘有潜力的资产。资金募集和资产管理之间的界限将逐渐模糊。
03 资金与产业结合会更加密切
有人说,财富管理行业与产业的联系历来紧密,比如房地产融资。但这种联系往往较为松散,传统上资金方主要扮演的是资金供应者的角色,与房地产产业的联动性并不强。资金方可能只是提供贷款或其他融资服务,而没有深入参与到产业的实际运作中。
未来,资金方与产业的结合将更加紧密。资金方不仅仅是提供资金,还可能参与到产业管理中,甚至在产业基础上进行孵化或拓展新的业务功能。
04 垂直细分大有可为
传统财富管理公司的业务覆盖面广泛,未来行业的趋势可能是在特定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实现专业化和精细化,财富平台公司可能倾向于成为“小而美”的企业,在这样的模式下,企业将深入理解并吃透整个行业,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涉猎,而是将深入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和需求,并与客户的需求相匹配。
免责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