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发明:国人看了摇头,老外看了崩溃
文/高二4班 庄程羽
今天我想要吐嘈一下当今中国的“四大发 明”。当然,我想要说的“四大发明”可不是火药、造纸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而是最具中国特色,国人看了摇头,老外看了崩溃的早读、调休、晚修以及令人窒息的中式教育。
先说第一大发明:早读。我就很想知道一 下,早读这逆天玩意究竟是谁发明出来的啊?! 我知道早上读书有利于大脑记忆,但问题是总得要我们保持一个精神的状态为前提吧!每天早上6:50分就得到教室,7:10分就要开始早读, 这么早到教室我们都还困意朦胧,甚至是一种非常疲惫的状态,我就想问一下发明早读的人, 如果你是这种困意朦胧、非常疲惫的状态,你别说把早读内容记下来,你有没有心思读,我问你? 这也就算了,遇到一些老师见你这副状态还让所有学生站起来读,有句俗语叫作“强扭的瓜不甜”。我就只能这么评价,你也知道这道理,你怎么还这样呢?做这幅样子给谁看啊?家长?教育局?还是什么?早读这东西,大家看了表只会大骂一句:我上早八!
第二大发明:调休制度。我又想知道一下, 调休这种逆天制度又是谁提出和制定的啊?!这制度,不管学生还是打工人,一看就破防!在调休制度下,中秋名义上放3天,但调休过后实际等于没放;五一名义上放5天,调体过后实际只放1天;国庆名义上放7天,调休过后实际只放3天!国人看了摇头,老外看了崩溃。曾经有一位来中国工作的外国人锐评中国调休制度:“你说给我放多少天的假,之后你却又让我在放完假之后把我因放假而没去上班的天数补回来,请问这叫放假吗?我感到很害怕啊!”对此,我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建议,建议让制定调休制度的人也调休,来体验一下调休的滋味!
第三大发明:晚修。我就想问一下,发明 这项制度的人呢,是不是觉得学生压力太小了,还是学生没事干还是吃饱了撑着啊?目前这个世界上总共有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只有4个国家实行晚修制度,分别是中国、越南、日本和韩国。其中中国的晚修时间是最长的,是剩余三个国家的晚修时长的两倍到三倍!外国人看了之后都表示难以理解,晚上7点要一直上到晚上10点。我就想问一下发明晚修的人,如果让你早上7点就得到单位一直工作到晚上10 点,你会是什么感受?
最后一大发明:中式教育。我很想知道 下,这究竟是谁研究出来的教育制度啊?!中式教育有多变态,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小手就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六岁头上就长满了白头发,医院设置了专门的输液作业区用来供学生写作业,小学一年级就被书包压出了驼背,甚至有些学生因为要早起太困,直接用书包当枕头,躺在地铁站上睡觉。学生写完作业已是半夜甚至凌晨,之前还有小学生因作业太多崩溃到报警和扇自己巴掌。外国人看见晚上灯火通明的学校都直接问了一问:Is it a factory?别的国家放假真的是放假,中国的放假是换个地方写作业。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的平均作业时长为1.5小时,而中国却是最高的,高到什么程度?第二高的法国也才1.8小时,中国却高到了惊人的3.8小时,是法国的两倍,日本的四倍,韩国的六倍!位居全世界平均作业时长国家排行榜第一!大人的工作时长(除老师外)最高12小时,而学生的上学和学习时间保底最低也得有14小时。
可哪怕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家长认为是学生不够努力,不爱学习,甚至把锅全部甩到了网络游戏身上。我只想对这些家长说:有你们甩锅的时间你们都可以教会两道题了,你们觉得我们不够努力不爱学习,那你们去体验一下咯。
现在有很多人问,为什么现在讨厌学习的学生那么多,而却看不到讨厌工作的人那么多。有人曾经这么回答,大人上班工作累有钱拿,学生上学学习累有累拿,一个月后,当疲惫不堪的大人在拿到工钱的那一刻疲惫会烟消云散,而疲惫不堪的学生则会在一个月后看到月考成绩的那一刻会彻底崩溃。这就是为什么厌学的学生会远远多于讨厌工作的大人的原因。
虽然说这么多,里面有些话说得难听,但也是事实,有不好的东西就要说出来,然后改正,而不是回避、甩锅。
这“四大发明”,就是颇具中国特色的国人看了摇头、老外看了崩溃的“四大发明”——早读、调休、晚读和中式教育。
课间时间应有多少?
文/高二4班 吴茜仪
新学期已然启程,回归久违的校园生活也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重新适应了校园生活后总抱怨着课间时间不够,这可如何是好?
自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将“课间10分钟”整体优化为“课间15分钟”,以保障学生课间休息和活动的时间。这既是尊重教育教学的体现,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听到这则新闻,是不是会觉看惊奇,带着一种不相信的看法呢?哎,这可是北京市教委今年8月30日发布的义务教育新改革,货真价实的事实。真是时代好起 来了啊,课间都能加时,要不全国普及一下吧。也罢,即使普及全国,但我已经不属义务教育了,但还是要为他们欢喜。
毕竟课间时间是真的十分重要。增加课间时间是中小学生调节学习状态、缓解疲劳的必然要求,是相互交流的重要时段。课间就10分钟,有时老师拖一下堂,就会赶不上上厕所和休息了,直接上下一节课了,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大脑也会过渡疲劳,上课也听不进去,实属痛苦。但若课间增加了五分钟,可是大有功效。可别小瞧了这五分钟,五分钟可以在老师拖堂下多眯一会,也可以趁机上厕所,对学生来说是有大用处的。所以说,课间15分钟对学生来说是福音啊。
但课间时间延长了,学校也要做好相应的安全保障,避免出现意外。 总之,增加五分钟是学生都开心的事实,我们建议学校和教育局也普及一下,真的用处非常大。非义务教育也要普及啊,这是保障课间休息和活动的时间,是尊重教育教学活动的体现。
课间休息时间不应只有10分钟!
我的假期哪去了?
文/高二4班 吴茜仪
金秋送爽,我们迎来了祖国妈妈伟大的生日,新中国75周年华诞,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同时,也迎来了人人爱的“国庆七天小长假”。
9月30日回家后,美滋滋的就躺平了,乐呵的刷视频,十分的悠闲。当时间流逝时完全没有意识,定睛一看,就是10月6号了,明天晚上便要回学校上晚修了。这可愁坏我了,时间怎么走的如此快,我记得我也就到了几天的视频吧?水灵灵的就要开始疯狂的补作业了。还好还好,在放假前写了一些零碎的作业,感谢 30号的两节自习课和课代表提前发作业救了我命,不然真是猴年马月也补不完。但,我的假期哪去了,在我毫无印象中就悄咪咪的度过了,真的时间过得超级快。啊,时间倒是过得快,让我怎么办,让我心碎吗,真是完蛋。
无所谓,作业才不是放国庆的最恐怖的事情,调休才是。本来就不是走读生了,回家的时间又短,一调休在家的时间就更短了,对家宝女来说真的超级不友好。下辈子再也不想当住宿生了,恨这个世界。
现在就是处于一个抓狂补作业又超级不想回学校的状态,如何才能回到9月30号,回到我假期的第一天呢?我要假期回来,再也个虚度光阴了,其实再回来也是会虚度光阴的。 我自己什么人我还是清楚的,逝去的时间如同流水一般再也回不来了。
我的假期真的都到哪去了?
自由与约束
文/高二4班 吴晓欣
自由与约束,这两个看似相互矛盾的概念,实际上在人类社会中是相辅相成的。自由是人类天性中的追求,它代表着无拘无束、自主自在的状态;而约束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它规定了行为的边界,保护了个体和集体的利益。二者之间的平衡,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
在自然状态下,动物享有自由,它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行动、觅食和休息。 然而,正是这种自由,导致了生物之间的激烈竞争和生存环境的恶化。人类作为高度文明的生物,我们不能满足于动物般的自由。因为我们有更高的理性和思维能力,能够意识到约束的重要性。
约束是文明社会的基石。它体现在法律法规、道德规范、习惯习俗等多个层面。法律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使我们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享受自由。道德规范则引导我们区分是非、善恶,自觉抵制不良行为。习惯习俗则塑造了我们的行为模式,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约束并非束缚 我们的翅膀,反而是给我们的飞翔提供了稳固的支点。
当然,过度的约束也会成为负担。若约束过于严苛,限制了个性和创造力的发挥,那么人们就会感到压抑和不满。 因此,适当的自由空间是必要的,它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推动社会的进步。比如,在科学研究领域,学者们享有广泛的研究自由,这种自由推动了科技的不断发展。
那么,如何在自由与约束之间找到平衡呢?首先,我们要明确约束的目的和意义,理解它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其次,我们要学会在约束中寻找自由的空间,既要遵守规则,又要保持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最后,我们要不断提开自己的自律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以学习为例,我们既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又要学会在课余的时间自由安排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这样,我们既能在规定的框架内完成学业,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自由与约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只有当我们学会在自由与约束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让我们在自由与约束的天平上,寻找最佳的平衡点,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