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韩中清
编发:槐卿 赵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丁丑国难有感
清代·薛昂若
东西南北起刀兵,奋斗和平愈不平。
国贼未除多国难,民权失去害民生。
全篇遗嘱今无问,大会宣言永绝声。
二十六年假革命,私襄自饱是真情。
成语出处: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 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佞富矣’” 后由此人们总结出成语“中饱私囊”。
成语故事:
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的正卿。赵简子的青少年时代处于晋平昭公年间,当时,晋国内政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些原来地位显赫的旧贵族正在退出历史舞台,逐渐被赵、韩、魏、智、范、中行六家取代,形成异姓大夫专权的局面。六卿相互之间围绕晋国统治大权和土地也展开了激烈的明争暗斗,矛盾十分尖锐。在这场角逐中,赵氏家族曾一度凌驾于众卿之上,但自“下宫之难”后一蹶不振, 直到赵简子父景叔时,其势力仍不及范氏、中行氏,这种局面延续到赵简子执政初期。年仅二十多岁的赵简子执政以后,在复兴赵氏宗室的责任感的驱使下,励精图治,终于使赵氏东山再起。赵简子执掌晋国朝政大权后,勤政爱民,体谅百姓疾苦,一心把国家治理得更好。但是赵简子却不善于约束手下官员,他们经常借着各种机会搜刮百姓。
有一年,国家财政吃紧,赵简子派税官去收赋税,这可是个大捞一笔的好机会, 但是在临行前,税官还是假惺惺地来问赵简子说:“请您指示一下, 这次收税的税率是多少?”那时候,国家收税没有固定的税率,收多收少应当是和当年的收成成比例,赵简子考虑到国家的实际困难与人民的生活情况,就回答道:“别太多也别太少,还是不轻不重最好。税收重了,国家富了,但老百姓穷了;税收轻了,老百姓富了,但国家穷了。如果你们不暗藏私心,这件事情完全可以做得很好。”税务官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因为赵简子根本就没有说清楚到底要收多少税,什么不多不少,不轻不重,那还不是自己说了算,赶忙领命走了。这时,有个叫薄疑的人对赵简子说:“依我看, 您的国家现在的情况实际上是中饱。”
一开始,赵简子还以为薄疑说自己的国家很富裕,心里十分高兴。但是他装作不明白的样子,故意问薄疑这是什么意思。没想到薄疑直截了当地说:“我之所以说您的国家是中饱的状态,并不是说您的国家非常富有,真正富有的是您手下的那些官员。在您的国家里,上面国库是空的,您为了国家的正常运转,还要派人临时到下面去征税。而下面的百姓也是穷的,因为即使您不征税,那些官员也会想尽办法去搜刮百姓。所以中间的那些贪官污吏都很富有,他们每天做的事情就是中饱私囊。”
听了这话,赵简子十分吃惊。后来,赵简子大力整顿吏治,礼贤下士,选贤任能,为赵氏立国奠定了基础。
成语寓意:
藏富于民,一直是儒家理想治国的终极目标,所谓“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政府通过“让利”行为,一方面能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民心凝聚力。赵简子虽然关心百姓疾苦,但他所言“不轻不重最好”却不是上上策。究竟何谓轻?何谓重?赵简子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无形中为收税官中饱私囊提供了有利条件。这启示人们,量化与监督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
编者简介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联系微信:18232790185 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编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