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程
前言
当今建筑行业特别地产行业处于低潮期,各种新建大型项目锐减,机电顾问公司的业务量也无不例外都在减少,此外,以chatGPT为首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诞生,对许多行业包括咨询行业也带来了冲击,因此,许多人对机电顾问这个职业的前景产生了怀疑。
作为一名在国内机电顾问领域的从业多年的技术管理者,让我们从这个职业的现状、特点和未来的发展预测这几个方面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笔者从事设计行业近28年,其中从事机电顾问近10年,有幸见证机电顾问这一行业在中国的萌芽、成长,直至成为大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笔者所经历了许多项目从策划到落地的全过程,结合这些项目经历,同时也结合未来的科技发展,让我们一起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说的不对之处,多多包涵。
#1机电顾问的中国发展史
回顾过去的几十年,机电顾问发展历经了“蓬勃发展期”和当前的“冷静调整期”。
1.1 蓬勃发展期
二十年多前,机电顾问进入中国内地,主要是经由一些外资、港资项目以及国际品牌的酒店项目带进来,区别于内地传统的设计-施工-移交的接力棒式的建设方式,提供了一种贯穿建设项目全周期的不同的技术服务,大大保证了项目的品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请机电顾问的好处也被越来越多的业主所认知,服务领域扩展到大量的公共建筑项目上,甚至成为了大型地产公司公建项目的“标配”。此时机电顾问迎来了一段比较好的发展期。除了国际知名品牌的顾问公司外,也涌现出来一些优秀的国内顾问公司。
1.2 冷静调整期
随着房地产行业陷入低迷,各种开支紧缩,还有各种“标准化”的推进,导致市场上对机电顾问的需求大幅减少,机电顾问行业也进入了一段相对的“调整期”,除了国际品牌酒店高端项目仍然视机电顾问为刚需,其他业务需求下降较多。
在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下,有些机电顾问公司也分别开拓不同的道路,比如,多承接一些机电设计、机电成本优化审核业务,拓展绿色低碳新能源版块业务,还有些向工程管理方向转型…… “蛋糕”变小了,大家都在拓展业务范围,不断寻找新的机会。
#2机电顾问核心竞争力:持续学习与创新
一直有许多业主问我,机电顾问到底和设计院的机电专业有什么不同?除了常规的理解,我觉得我们的机电顾问在项目中起到一个很关键的作用就是"粘合剂",补充了目前建设模式下的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我国习惯沿用的"接力棒式"的建设模式造成的设计、施工、产品等等关键环节的脱节,也造成了业主大量无效成本的增加。
今天顾问从业者经过了许多项目的全过程经验,完全已经具备了这种黏合剂的能力,同时顾问还需要不断学习,除了在项目中收获大量的工程经验,又要不断地学习最新的各种规范法律法规,既懂得产品又懂得造价,这才能让顾问发挥较好的作用。
相信随着时间的沉淀,聪明的项目领导者们迟早会发现机电顾问存在的价值。他们具备了和设计院思维不同的价值,特别是以项目为产品的思维(而不是图纸),这也是项目最需要的。从这一点考虑,我们又是行业的稀缺资源。
再就业,就个人从业而言,如果让机电顾问行业时间比较久的人员再回到传统设计院目前的工作模式中,双方都可能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画图太慢,想得太多"很可能是他们最大的短板。
#3机电顾问面对未来:社会分工和人机协同
面对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取得的进展,许多行业的未来发展也将产生重大的变化(比如笔者目前研发的一些软件项目大部分代码己经由人工智能自动生成),但根据最新的人工智能领域研究论文显示,涉及三维的空间的人工智能模型的建立要比人们预期的要困难得多。
作为机电顾问来说,我们的工作不仅涉及了三维空间理解、物理规律、化学规律和复杂的法律法规,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工智能都难以取代人,因此,我觉得机电顾问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不仅不会消失,反而可以在人工智能加持下把项目做得更好,代替我们处理一些机械简单的问题。
#4结语
稻盛和夫说过:“宇宙的运行规律是一切事物都会往更加美好,更加善良的方向发展”。笔者相信,建筑项目也一定会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机电顾问在建筑进一步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一定能起到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