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病都不是病?而是年龄到了!过度治疗反而伤身,坦然接受

健康   2025-02-03 20:33   山西  

大家好,我是老刘!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老人拿到体检报告,上面一些指标异常,全家人瞬间紧张起来,一心只想赶紧把 “病” 治好。可您知道吗?有些看似是病的情况,实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过度治疗不仅徒劳,还可能损害健康。今天就来聊聊这三种易被误判的 “假病”。


1


骨质增生:骨骼的 “代偿反应”

不少老人被查出骨质增生,心里就像压了块大石头。但其实,这是骨骼在衰老过程中的一种自我调整。

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磨损,骨骼为了维持关节稳定,就会 “多长出” 一些骨质,也就是我们说的骨质增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人过五十,身体机能下降,骨骼也不例外。据统计,65 岁以上人群,超过九成会有骨质增生。

多数时候,它不会引发症状,只有当增生刺激到周围组织,才会出现疼痛等不适。所以,没症状时,不必急着治疗,盲目按摩、服药,可能损伤骨骼和周围组织。平时注意关节保暖、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补钙,就能延缓骨质增生带来的不适。


2


心脏早搏:偶发的 “心跳紊乱”

体检发现心脏早搏,很多老人会吓得不轻。心脏早搏,就是心脏提前跳动了一下,感觉像心跳漏了一拍。

其实,心脏早搏在健康人中也不少见,尤其老年人。情绪激动、熬夜、喝了浓茶咖啡,都可能诱发。偶尔出现的早搏,就像生活中的小插曲,不会影响心脏正常功能。中医认为,心藏神,情志失调、劳心过度会扰动心神,影响心脏节律。大部分偶发早搏,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比如规律作息、保持心情舒畅,就能改善。但要是早搏频繁,伴有心悸、胸闷,就得及时就医,排查心脏疾病。


3


老花眼:眼睛的 “自然蜕变”

上了年纪,不少老人发现看近处东西模糊,得把东西拿远才能看清,这就是老花眼。

这并非眼睛 “生病”,而是晶状体老化的结果。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降低,调节能力变差,就像相机镜头变 “迟钝” 了。《审视瑶函》提到,老年人目力渐衰,是气血渐弱,不能滋养眼睛。得了老花眼,配副合适的老花镜就能解决问题。千万别为了恢复视力,轻信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疗法,以免损伤眼睛。

人到老年,身体出现这些变化很正常,别一发现就急着 “消灭” 它们。坦然接受岁月带来的改变,用科学的方法应对,才是对健康最好的呵护。保持良好心态,规律生活,定期体检,让我们优雅地老去。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记得点击文章右下角“👍”、“转发”、“在看”支持哦~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困惑,欢迎留言和我说说情况,老刘会尽力为你解答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老刘谈康养
刘晓帅,太原西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从事中医20年,专业解读三高知识,精准传递降血压、调血脂、控血糖实用策略,助您拥抱健康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