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画专场精萃 | 中贸圣佳2024秋拍

文化   2024-12-03 21:56   北京  

(点击图片进入专场小程序预览)

中贸圣佳2024秋季拍卖会


乐古

中国古代书画


预展时间

12月4日-5日

10:00-18:00


拍卖时间

12月7日  14:00 A厅


展拍地点

圣佳艺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76号



{ 拍品一览 }





Lot 398

沈周(1427-1509)朱草秋深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51×72cm 约9.8平尺

估价:RMB 1,800,000-2,500,000


出版:《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续编第二卷,534-003,东京大学出版会,1998年。

著录:

1.《岳雪楼书画录》卷四第八页,清刻本。

2.《历代著录书目》第一五七页,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丛刊甲种,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说明:清代收藏家张经、孔广陶旧藏,后为近现代著名收藏家小听颿楼潘祖尧先生旧藏。

1.张经,字庚拜,浙江杭县人,擅书,兼工隶篆,清收藏家,后孔广镛、孔广陶兄弟于咸丰九年(1859)拜访张经庚子拜经室,入藏了一批珍品。《岳雪楼书画录》有多件为张经旧藏。

2.孔广陶(1832-1890),字鸿昌、一字怀民,号少唐,别称少唐居士。广东南海南庄罗格人,清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孔子第七十代孙。父孔继勋,早年经商,以经营盐业致富。国学生,官分部郎中、编修。嗜书,富收藏,以收藏武英殿刻本书籍出名。以巨资购书。藏书处称“三十三万卷书堂”,又有“岳雪楼”,所藏之书,皆为精品,尤以清殿本为富。与伍崇曜“粤雅堂”、潘仕成“海山仙馆”、康有为“万木草堂”,合称“广东四大藏书家”。

3.潘祖尧(1942-2022),广东番禺人,著名建筑师,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潘祖尧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房屋协会原主席。在祖传瑰宝的基础上,扩建收藏,並命名“小听颿楼”,以念先恩。博观约取,搜罗法书、绘画、陶瓷、家具等,门类宽广,精品琳琅。作为收藏家,潘氏以尊古臻善为旨,追求至善至美,勉力不懈。


出版物






原古铜戈为桂复、宋芝山、叶志诜旧藏器,叶氏得来后作木匣。此卷首有古铜戈拓本三纸,朱砂色拓戈正面,石绿色拓戈反面,石青色拓叶氏制木匣。依后翁方纲跋判断,此拓本当为叶氏用不同矿物颜色拓成,是清乾嘉时期得来后初拓本。翁氏跋文见于《复初斋文集》,《复初斋文集》是翁氏门人在翁过世之后搜集成三十五卷。张仁黼得古铜戈拓本及翁方纲为叶志诜题跋,装成高头大卷,请杨守敬题跋,录《翁覃溪先生古铜戈说》,洋洋洒洒100余行,1500余字,为杨氏所见之最多字数之作品。《古铜戈说》亦见于《复初斋文集》卷十。翁方纲题跋,钤“翁方纲”“覃溪”白文印,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782页(上海博物馆编,1987年12月第一版)第八印、第十一印一致,两印取自翁方纲《罗聘小西涯诗意图册题跋》。配宝蓝色云锦包套、红木盒。




Lot 353

翁方纲、杨守敬题 古铜戈

叶志诜得来初拓本

清乾嘉时期拓本

手卷 设色纸本

本幅:46.5×84cm 约3.5平尺

题跋:翁:40×40cm 约1.4平尺

杨:46×396cm 约16.4平尺

估价:RMB 400,000-600,000


传承:清乾嘉时期拓—清嘉庆十五年(1810)翁方纲为叶志诜题跋—张仁黼藏并装—清光绪十四年(1888)杨守敬为张仁黼题三跋

著录:

1.翁方纲《复初斋文集》第19卷第3页,清道光刻本。

2.《翁方纲题跋手札集录》第461页,沈津辑,2002年4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出版:

1.《金相椎痕-百年金石学发展及青铜器传拓精品特展图录》,陈振濂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20年,第104-109页。

2.《金相椎痕-百年金石学发展及青铜器传拓精品特展》仿真复制单种,上海书画出版社,2020年。

展览:“金相椎痕-百年金石学发展及青铜器传拓精品展”,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2020年11月3日至12月2日。







Lot 434

黄均 绘、吴昌硕 郑文焯 题

临曹云西拟北苑山水

1848年作

镜心 水墨纸本

101×41cm 约3.7平尺

估价:RMB 180,000-250,000


出版:《晋唐五代宋元明清名家书画集》第362,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管理委员会编,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

说明:本拍品原为近代著名画家王个簃旧藏。近代金石巨擘吴昌硕,词人书画家郑文焯鉴题。

1.王个簃(1897-1988),原名能贤,后改名贤,字启之,号个簃,以号行。祖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现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艺术教育家。任上海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

2.郑文焯(1856-1918),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晚清官员、词人。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而以词人著称于世,人称晚清四大词人之一。著有《大鹤山人诗集》及词集《瘦碧词》等。其大部分著作曾合刊为《大鹤山人全书》。







Lot 447

古林清茂(1262-1329)了庵道号颂

立轴 水墨纸本

34.5×66cm 约2.1平尺

估价:RMB 400,000-500,000


著录:

1.《古林清茂禅师拾遗偈颂卷(上)》,(元代)元浩、清欲、应槐编,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十编第二十八套。制承事郎冯子振序。

2.《墨迹祖师传》,P99,今枝爱真编,柏林社书店,昭和四十五年(1970)。

作者简介:古林清茂(1262-1329),宋理宗景定二年生,元文宗天历二年卒,宋元时期临济宗一代禅门宗师。浙江温州乐清人,俗姓林,字古林,号金刚幢,晚年又自称休居叟。十一岁出家,性刚毅,辞锋峻利,手眼卓越,学人畏敬,在杭州径山能仁寺住持横川如珙策励下,精进研习,得悟受法。后归住台州国清寺,晚年奉朝廷之命列席金山大会,备受王臣士大夫尊崇,被誉为元代禅僧之翘楚。著有《续宗门统要》、《语录》等。书法墨迹《月林道号》、《与别源元旨送别偈》等被日本列为国宝。







Lot 448

季潭宗泐(1318-1391)楷书妙喜老祖事

1387年作

立轴 水墨绢本

88.5×29.5cm 约2.3平尺

估价:RMB 400,000-500,000


出版:《禅林墨迹拾遗》(中国篇),作品编号161,田山方南主编,禅林墨迹刊行会出版,昭和五十二年(1977)。

著录:

1.《禅林墨迹拾遗解说》,P96,田山方南主编,禅林墨迹刊行会出版,昭和五十二年(1977)。

2.《书之国宝墨迹》附《墨迹资料集》,作品编号№1724号,大阪市立美术馆、五岛美术馆编,读卖新闻大阪本社出版,平成18年(2006)。

说明:田山方南题盒题盒。田山方南(1903-1980),昭和时期日本文部省国宝鉴宝官,对日藏宋元高僧墨迹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整理,1955到1977年期间编辑成《禅林墨迹》、《续禅林墨迹》、《禅林墨迹拾遗》三部凡九册巨著,以研究中国、日本宋元时期的高僧墨迹而闻名。


季潭宗泐鉴定书

轴图

参考图:季潭宗泐跋《王蒙太白山图》

外盒





苏州光福邓尉山、玄墓山是我国著名赏梅盛地,从苏州城很快就能到达。然在明朝中期时,交通不便,文征明《玄墓山探梅倡和诗序》道:“其地僻远,居民鲜少,车马所不通,...苟其人非有幽情真识,不能得其趣;非具高怀独往之兴,不能即其境而游...此余与方、伍两君探梅之作而有取焉”。此文为伍馀福诗集作,伍字君求,号寒泉,正德十二年进士,历刑、兵部郎中,建昌、镇远知府,伍陪浙江兰溪方太古(字元素,号寒溪子)到光福探梅,两人将探梅唱和诗结集付梓,著《西山探梅集》。



Lot 357

舒芬、杨慎、翁方纲等明清名人 西山探梅说卷

手卷 水墨纸本

26.5×582cm 约13.9平尺

估价:RMB 250,000-280,000


著录:

1.(舒芬)《梓溪外集》卷七之16、17页,万历三年刻本。

2.(方苞)《望溪先生集外文》卷四。

3.(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三十一之第14页。

4.(李绂)《穆堂初稿》卷十七之13页。

5.(翁方纲)《复初斋诗集》卷三十八第9页。

6.(汪志伊)《稼门诗钞》卷四之第26–28页。




伍除了请文征明序,亦有诸名人作跋。今天可知尚存人间的就仅有本卷前四题跋:

首题即是舒芬《西山探梅说》,作于嘉靖二年(1523年)五月。感慨西山之梅因地处僻远,如人才之不得世遇也。舒芬(1480年-1524年),字国裳,号梓溪,学者称梓溪先生,正德十二年丁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大礼议事件入狱,世人称之为“忠孝状元”。万历三十六年神宗追谥为文节。舒芬学问深厚,以倡明绝学为己任,学贯诸经,且兼通天文律历,尤精于《周易》。

有《舒文节公全集》(又名《梓溪文钞》)传世。本篇全文即著录于《梓溪外集》卷七之十六十七页,万历三年刻本(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三国演义》开篇词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作者为大明朝第一才子杨慎。本卷次跋即为杨慎于嘉靖三年(1524年)所作,杨慎(1488—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正德六年状元,其时他还在北京朝廷,慨叹物得遇其人方才成名。

26年后即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年,袁褧作第三题跋。袁(1495~1573年),字尚之,苏州府吴县人,明藏书家、刻书家,尝以所藏宋刻善本摹刻行世。工书善画。

再五年后,即1555 年嘉靖乙卯年,王阳明心学的重要传人聂豹题跋。聂豹(1487 年—1563 年),字文蔚,号双江,江西永丰县人,明代著名廉吏,一生刚正不阿,兵部尚书任上,东防倭寇,北拒俺答,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时光流逝,明清鼎革,忠孝状元舒芬作题210年后,已经到了1733年雍正癸丑年。他的第六世孙舒香在今江苏靖江作县令,从一江之隔的江阴朋友处得其先祖手迹,因明末大乱,庞大的舒芬后代家族竟然已无舒芬片字留存了。欣喜万分,自作跋文于卷上。1740年即乾隆5年,曾任《明史》总栽的徐元梦为舒香题跋其先祖舒芬手迹,他回顾修《明史》时已经寻不到舒芬的片纸只字了,现在能看到真的觉得有如神助了。徐元梦(1655年-1741年),清朝名臣。同年方苞跋,不到百字,以舒芬之西山探梅说哀叹舒芬之不遇,文章短小精悍,词语芬芳。为方苞脍炙人口的名篇,评论家讲述桐城派散文时往往引述本文。如:安徽教育出版社《桐城文派史》P19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意境、典型、比兴篇》P281。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亦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康熙丙戌会试中式举人,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落职修书,特赐侍讲衔致仕。桐城文派创始人,与其门人刘大櫆、再传门人姚鼐被称为桐城派三祖。年轻时文章被大学士李光地称赞为“韩欧复出,北宋后无此作也”。

电视剧《雍正王朝》出境颇多的李绂(1675-1750),字巨来,号穆堂,著名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为“一代铁汉”。他是临川文派向桐城文派转接的关键人物,是清一代最有名的陆王心学家,对乾嘉时的考据学和方志学的建立有开创之功。培养了全祖望、袁枚、方苞、刘大櫆、厉鹗、钱陈群、桑调元、顾栋高、纪晓岚等一批著名人物。题跋对舒芬极高评价,著录于其诗文集。

1789年,视学江西的翁方纲为舒芬的八世孙题跋舒芬墨迹,追说舒芬手迹的来由。此后几年又再跋三跋,两跋有著录。其第一跋里将本手卷的来源讲得很清楚,录如下:右进贤舒文节公探梅图说手迹,在嘉靖二年五月朔,谏议礼之前一年也。是年闰四月,先生服阕,应诏复官北上,舟抵济宁,因谒阙里,时与吴门伍寒泉馀福偕行,而关中吕九川经为之主,有与伍寒泉联句诗,又与寒泉次子思光讲学语。此探梅图说,盖此时所作也。时与寒泉同游洙泗汶济之间,因论水道地脉而及于伏羲画八卦、孔子作六经之旨。此图说亦因探梅而及阴阳消息之义。先生当嘉靖初年,于否亨艰贞之学身体而力行之,故触于事物而语皆造微也。先生裔孙香识其卷尾,谓于缙绅文学之家不敢妄求,唯正学深醇与文节一德者,乃敢辱赐言。岌乎斯言!斯固公罔子、序子为司马扬觯而语者也,末学寡识,何足以附名于后,益滋愧汗之洽衿耳。

1795年, 吴照题跋,吴照(1755—1811)江西南城人,字照南,号白厂。乾隆五十四年拔贡,官大庾教谕,旋弃官卖画自给。善画竹,意气豪宕,兼工诗书。有《听雨楼集》。题跋有著录。

1805年,即嘉庆乙丑年,舒芬的九代孙舒希元出手卷请汪志伊跋。汪志伊(1743-1818)字稼门,安徽桐城人,官至福建巡抚、工部尚书、湖广总督。为一代廉吏。题跋著录于其文集。

一条手卷包含两个明朝状元,历经一个家族九代人,有如神护。好玩。至今又过去了两百多年,时光如滚滚长江东逝水,古今多少事,一切多付笑谈中。





Lot 301

罗复堪(1872-1955)行书十二言联

1927年作

立轴 水墨描银百花纹蜡笺

191×41.5cm×2 约7.1平尺(每幅)

估价:RMB 80,000-120,000


来源:文物商店旧藏。

说明:上款“释堪”为近代武官李宣倜。

李宣倜(1876-1961),字释龛、释堪、释戡,号苏堂,别号阿迦居士。早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回国后,历任慈禧的御前侍卫、民国大总统侍从武官、大总统军事幕僚、北京大学教授、行政院参议等职。1927年1月12日特任文威将军、晋陆军中将。

标签







Lot 303

永瑢(1744-1790) 行楷十言联

立轴 水墨彩绘描金蝠卉纹绢笺

165×33cm×2 约4.9平尺(每幅)

估价:RMB 180,000-250,000


来源:文物商店旧藏。

作者简介:爱新觉罗·永瑢(1744-1790),号惺斋,又号九思主人,西园主人等,乾隆皇帝第六子,工诗、能书、善画,俱得清雅之趣,山水由王时敏祖孙上窥黄公望,花木师陆治,书法得徐浩笔意。是乾嘉时期宗室贵族中文学、艺术修养较为全面、多才艺的代表人物之一,担任四库全书总裁。


标签







Lot 304

陈鸿寿(1768-1822)隶书五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132×34cm×2 约4.0平尺(每幅)

估价:RMB 80,000-100,000


来源:北京文物公司旧藏。


标签







Lot 306

何绍基(1799-1873)篆书五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126.5×32cm×2 约3.6平尺(每幅)

估价:RMB 30,000-50,000







Lot 314

张之洞(1837-1909)楷书八言联

立轴 水墨团龙云蝠粉蜡笺

166×40cm×2 约6.0平尺(每幅)

估价:RMB 90,000-100,000


说明:Lot.314-315为同一藏家。







Lot 322

吴大澂、张之洞 书札册

册页(十开) 水墨纸本

29×17.5cm×19 约0.5平尺(每幅)

无底价


说明:册前为张之洞致“陶斋仁兄大人”上款多通,“陶斋”之号有多人,但后有“午桥仁兄”可以确定这些信札是致端方,言及“屯田共止二十五万顷,少于《通考》,多于《漕运全书》,大约乾嘉以至道光又有典卖逃亡……”,还有言及琐事的“又获饱观清閟,信可谓知唐桑艾矣”,让人浮想端方的收藏。后为吴大澂致“廉生仁弟太史”上款,是为甲骨四堂之一的王懿荣,所言“前寄《古语图考》乃石印本也,今已镌板,用宣纸精印,送呈二部,并双钩石经笺,自制龙节墨、铜尺、南骽茶叶,贱贱之意不值一哂,敬上。”又寄呈吴重熹(字仲饴),均言及《古玉图考》等事。香帅所用红日云纹笺纸,吴大澂又用双钩宋拓汉石经笺,又将此笺纸赠予王懿荣,典雅非常。

1.托忒克·端方(1861-1911),字午桥,号陶斋,清末大臣,金石学家。满洲正白旗人,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戊戌变法中朝廷筹办农工商总局,端方被任命为督办,后戊戌变法被一律撤销。宣统三年起为川汉铁路、粤汉铁路督办,入川镇压保路运动。富收藏,著有《陶斋吉金录》《端忠敏公奏稿》等。

2.王懿荣(1845-1900),字正儒,一字廉生,原籍云南,山东省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中国近代金石学家、鉴藏家和书法家,为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泛涉书史,嗜金石,撰有《汉石存目》《古泉选》等。与翁同龢、徐郙、潘祖荫、吴大澂、罗振玉、刘鹗等鉴藏家和学者交流密切。

3.吴重憙(1838-1918),字仲饴,吴式芬次子,海丰县(今无棣县)城里村人。清同治元年(1862年)科举人,授工部郎中。父吴式芬,岳父陈介祺,均为藏书名家,对藏书、版本、金石的鉴别极为精审,编撰有《海丰吴氏藏书目》抄本等。







Lot 324

成亲王(1752-1823) 行草书临历代刻帖册

册页(九开) 水墨纸本

31×37cm×9 约1.0平尺(每幅)

估价:RMB 30,000-50,000


来源:天津文物公司旧藏。

说明:本拍品上钤盖“淮阴鲍氏收藏”、“小山心赏”为清代收藏家鲍桂生印。

鲍桂生,字小山、筱山,淮安府山阳县(今准安区)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家富有,建有淮上最大的藏书楼,刻有“淮阴鲍氏十万卷藏书楼鉴赏图章”。授中书官衔,历任山东济宁道、贵州按察使等职。著有《藏书楼文集》等诗文集,以收藏宋元名家书画真迹,闻名于收藏界。鲍桂生特别注重收藏宋代名人真迹,如苏轼行草书《兴龙节》及《归去来兮辞》、李成的《乔松平远图》等。







Lot 325

王文治(1730-1802)

行书为梁同书书自作诗册

1791年作

册页(十二开) 水墨纸本

18.5×29cm×12 约0.5平尺(每幅)

估价:RMB 120,000-180,000


来源:晚清收藏家王绶珊、周湘云、东京知名书道会会长递藏。

著录:

1.《梦楼诗集》卷十二、十四、二十,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刻本。

2.《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70册第739、759、805-80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3.《王文治诗文集》第256、312、449-45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

4.《频罗庵遗集》卷二第11-12(清),清嘉庆22年(1817年)刊本。

说明:酬和上款人梁山舟即梁同书。

1.梁同书(1723-1815),清代书法家。字元颖,号山舟,晚年自署不翁、新吾长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十七年特赐进士,官侍讲。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传世书迹甚富,小楷书作尤多。著有《频罗庵遗集》《频罗庵论书》等。

2.王体仁(1873-1938),字绶珊,晚号九峰旧庐主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经营盐业成巨富,嗜好藏书,藏书楼曰“九峰旧庐”、“东南藏书楼”。王体仁雇请杭州抱经堂主人、藏书家朱遂翔为其全权代办收书业务。朱遂翔曾为收进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宋版书八种,王体仁看过宋本《管子》王,留“绶珊经眼”印。

3.周湘云(1878-1943),旧上海十里洋场的宁波巨商、房地产商人、著名鉴藏家。周氏一生收藏遍涉青铜器、字画碑帖、古籍善本、名贵印石各类,尤以碑帖收藏最精,如唐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唐怀素《苦笋帖》、宋米芾《向太后挽词》、元赵孟頫手卷、明董其昌《临淳化阁帖十卷》等。


出版物







Lot 327

张照(1691-1745) 行书张雨杂诗册

册页(十四开) 水墨纸本

23.5×15cm×28 约0.3平尺(每幅)

估价:RMB 110,000-150,000


说明:本拍品曾为上海近现代著名藏家朱孔阳旧藏。

朱孔阳(1892-1986),曾用名朱既人,男,上海松江人,画家字云裳,晚号庸丈、龙翁、聋翁。生平爱好金石书画,对历代文物,既精鉴别,又富收藏。发起成立上海美术考古学社。被聘为杭州市文管会委员、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曾先后向中国革命博物馆等捐献重要文物百余件。著作还有《名墓志》《分韵古迹考》《分韵山川考》等。







Lot 328

陈邦彦(1678-1752)

楷书临柳公权《神策军碑》册

1738年作

册页(五十八开) 水墨纸本

19×24cm×58 约0.4平尺(每幅)

估价:RMB 110,000-150,000


说明:本拍品曾为上海近现代著名藏家朱孔阳旧藏。







Lot 329

姜宸英(1628-1700)楷书论诗札记册

1699年作

册页(四开) 水墨纸本

23×10.5cm×8 约0.2平尺(每幅)

估价:RMB 28,000-35,000


说明:清代著名学者藏书家卢焯旧藏,卢氏并请清代学术大师钱大昕、钱伯坰及其兄卢镐题跋。

1.卢焯(清),字震沧,一作晋昌,号书船,一作云船,鄞(今浙江宁波)人。国子生。《墨香居画识》作卢登棹,清画家诗史、广印人传作卢登焯。秃笔焦墨,山水笔意苍厚,兼工小楷、铁笔,喜考订金石。有印谱,著《镜竹轩集》。

2.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又字及之,号辛楣,晚年自署竹汀居士,江苏太仓州嘉定县望仙桥河东宅(今属上海市嘉定区)人。清代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乾嘉学派代表人物。

3.钱伯坰(1738-1812),字鲁斯,江苏阳湖人。国子监生。工书,宗李邕,为时所重。尝游学京师,从桐城刘大櫆受古文义法,以师说称诵于其乡恽敬、张惠言,遂有“阳湖派古文”之目。所居近仆射山,因自号仆射山樵。伯坰亦工诗,著有《仆射山庄诗集》

4.卢镐(1723-1785)清藏书家、书画家、诗人。字配京,号月船,晚称月船居士。浙江鄞县(今宁波)人。乾隆十八年(1753)举人,选授平阳教谕。工诗,善小楷,极秀劲。善山水,曾拜全祖望为师,每年借全祖望藏书百余册阅读,后来遂致力于藏书。全祖望谢世后,著述手稿有一半归于他家收藏。有月船居士集。







Lot 340

吴宽(1435-1504) 邀叙帖

镜片 水墨纸本

30×35.5cm 约1.0平尺

估价:RMB 200,000-300,000


说明:本作经明代陈肇曾旧藏,后为清代收藏家王祖锡、戴植收藏,后为近现代收藏家庞元济旧藏。

1.陈肇曾(明),字昌基。福建长乐人。天启元年(1621)举人。南平教谕。著有《春秋四传辩疑》等。

2.王祖锡(清),浙江嘉兴人,徙居吴县(今江苏苏州),字二朗,号慕苓、孟麟、梦龄、惕安、惕庵等,室名“镂香阁”。吴宝恕长女婿。廪贡。历官福建将乐知县。与陆恢友,工书擅画,能篆刻。精于题跋鉴别书画,富收藏。藏印有“惕安秘玩”、“曾藏王惕安处”、“惕安秘藏”、“镂香阁法书名画”、“王惕安秘笈印”等。

3.戴植(清),清书画家、藏书家、书画收藏家。字培之,号芝农,一号成芬,别署诚庵、芝道人、听骊馆主人、培万楼主人、翰墨轩主人等,江苏丹徒人。收藏书画和古籍,在当时称极一时。

4.庞元济(1864-1949),字莱臣,号虚斋。浙江吴兴南浔人。父庞云鏳为南浔镇巨富,“南浔四象”之一。既拥有财力,又精于鉴赏,收藏有铜器、瓷器、书画、玉器等文物,尤以书画最精,为全国著名书画收藏家之一。与于右任、张大千、吴昌硕等人均有交往。







Lot 341

王问(1497-1576)行书李太白诗卷

1574年作

手卷 水墨纸本

34.5×949cm 约29.5平尺

估价:RMB 300,000-400,000


作者简介:王问(1497-1576),字子裕,号仲山,人称仲山先生,江苏无锡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历任南京兵部职方司主事、南京兵部车驾司郎中,后擢广东按察佥事,赴任途中至桐江不欲去,弃官回乡,终养其父,在无锡宝界山麓建湖山草堂,长期隐居。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同秦瀚、顾可久、华察、王石沙等重修惠山碧山吟社,结诗社于其间。工诗文,能书法,山水画近南宋院体,别具面貌,亦擅人物、花鸟。







Lot 351

张照(1691-1745)采古人能书者四屏

立轴 水墨绢本

116×27cm×4 约2.8平尺(每幅)

估价:RMB 200,000-300,000







Lot 362

董其昌(1555-1636)绘、

王文治(1555-1636)题

仿古山水册

1607年作 

册页(八开) 水墨纸本

33×22.5cm×16 约0.7平尺(每幅)

估价:RMB 300,000-500,000


说明:本拍品前有晚清官员欧阳仪题签。

欧阳仪(清晚期),湖南人。光绪十七年任云南开化府知府。此八开山水册乃董其昌53岁时所作,绘于丁未年(1607),十三载后(1620年),董其昌在昆山友人张慎其舟中重阅此册并为张氏题记。董其昌为张慎其所绘皆精品,藏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的名件《青弁图》既同为张慎其上款。另据王文治《快雨堂题跋》,丁云鹏作《吉云居砚山图》,后有董其昌一跋云与丁南羽、陈仲醇舟行昆山至张慎其家观宋人《钟离解甲受道图》。此册每开有王文治对题。王文治作为京江文坛领袖,他对董其昌的推崇影响了京江地区的一众画家,潘恭寿、潘思牧、张崟等均受王文治提携与指点。因此,可以说王文治极大影响了京江画派,乃京江画派之先驱。正如王文治在册中题跋所语“余每谓前明书画,皆以香光为第一精鉴者”。他一生研习董其昌,书法得董其昌风貌,又精于鉴别,所题董氏作品,无疑重要。《快雨堂题跋》中记载董其昌书画条目共计22条,为书中最多。并且王文治上溯倪、黄,他对倪云林笔意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作云林画须用侧笔,有轻有重,不得用圆笔,其佳处在笔法秀峭耳。”册内所书有楷有行,追摹董书全力出之。题录内容有录香光《画禅室随笔》语录者,也有题自作诗配画景者,甚有趣味。







Lot 364

周之冕(1521- ?)金笺花鸟册

册页(十开) 设色纸本

23.5×20cm×10 约0.4平尺(每幅)

估价:RMB 400,000-500,000


说明:册页后有近代画家黄般若鉴题。

黄般若(1901-1968),名鉴波,字般若,号万千,别号“四无恙斋主”,广东东莞人。上世纪20年代,便以高超的画艺享誉南北,传统功力深厚,深受黄宾虹赞许。叶浅予称他为“海外中国水墨画的传播者”及“先驱”;黄苗子称他“在近代中国画中的地位,深信时间推进,会逐渐给他揭出辉煌的本相”。







Lot 366

曹涧(清)拟各家山水册

1719年作

册页(十开) 设色绢本

27×22cm×18 约0.5平尺(每幅)

估价:RMB 150,000-200,000


说明:杏斋边跋;何达、柳谊、陈锋、戎政、王文源、王济师、柳蓁等人对题;徐邦达跋尾。

曹涧号听山,字子韦。王翚弟子。善山水,得虞山真传,笔墨大致与蔡天涯(远)辈并肩。曹涧作品传世无多,而以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所藏最为丰富。从其传世作品约略可知,其艺术创作主要处于康熙中后期。《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载有其康熙五十二年(1713)所作渡水望山图,此册则款署己亥(1719),是时乃师石谷已下世两年,当属曹涧传世作品中时代较晚的一件。作品绢本设色,计八开,杂仿宋元诸家山水:笔墨淹润,设色清雅,师古而化,自成一家,有非石谷所能牢笼者。对比前期细密精谨之作,此册中的仿子久、云林诸家之作,尤得元人平淡天真,浑厚华滋之妙。曹氏精湛的笔墨功力和超越前贤的创新精神,都在作品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徐邦达先生在题跋中称此册“自成一家”、“不墨守一家法”,可谓知言、定评。诸家对题,或诗或文,何达、王济师、戎政、陈璋等人,多不可考。现仅就笔者手头所知,简述如下:柳谊,字舒言,号樗岩。江苏丹徒人,乾隆二十四年已卯(1759)副榜贡生。善书,王文治尝师之(见张学仁《京江耆旧集》)。王文源,字学海,号梦圃。江苏丹徒人,乾隆四十四年己亥(1779)恩科江南乡试举人,王文治弟。善书,《快雨堂题跋》卷六言其“尤工小楷,得晋人意”。柳蓁(1723-1800)字蟠若,号春亭、芳三,乾隆三十四年己丑(1769)科进士。此人对题字体与柳谊颇为相类,二人并见光绪《丹徒县志》。

作者简介:曹涧(清),字听山,字子韦。王翚弟子。善画山水,作渡水望山图。曹涧作品传世无多,而以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所藏最为丰富。







Lot 368

八大山人(1626- 约 1705)花鸟果蔬册

册页(八开) 水墨纸本

25×21cm×8 约0.5平尺(每幅)

估价:RMB 1,500,000-2,000,000


出版:《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第一册第351页,东京大学出版会,1981年。

著录:《流失海外的国宝》第188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说明:本拍品为清代著名金石家吴熙载、民国收藏家袁克文、近代著名美术史学者高居翰景元斋藏旧藏,并被收录在《中国绘画总和图目》当中。

1.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善书画,尤精篆刻。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又综合自己的学识,发展完善了“邓派”篆刻艺术,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袁克文(1890-1931),字豹岑,又字抱存、抱公,号寒云,又署龟庵。河南项城人。袁世凯次子,长于诗文,工书法,能唱昆曲,爱好藏书古玩,精于鉴赏,曾与傅增湘、徐森玉、周叔纲等交往,研究版本、文物。民国年间,与张学良、张伯驹、溥侗一起被称为“四大公子”。收藏大量珍本古籍。

3.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2014),出生于美国加州,本名詹姆斯·卡西尔。是著名的中国美术史专家,当今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权威之一,西方极具影响力的中国美术史学者,被誉为“最了解17世纪中国艺术的外国人”。曾长期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史和研究生院的教授,以及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中国书画部顾问,他的著作多由在各大学授课时的讲稿修订,或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编纂而成,皆是通过风格分析研究中国绘画史的经典书籍,享有世界范围的学术声誉。是当今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权威之一。







Lot 370

高凤翰(1683-1749)为亲家法坤宏贺书画册

1741年作

册页(八开) 设色纸本

26×21cm×8 约0.5平尺(每幅)

估价:RMB 120,000-180,000


说明:上款人“镜野”为清代著名古文学家经学家法坤宏,近代著名画家吴学让鉴题。

1.法坤宏(1699-1785)字直方,一字镜野,号迂斋,清早期山东胶州人。法若真曾孙,大清乾隆六年(公元一七四一年)举人,官大理司评事。清代著名的古文家、经学家。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尤精于春秋。

2.吴学让(1924-2013),号退伯,四川岳池人,台湾著名美术家、美学教育家、现代水墨先驱。1942年进入重庆沙坪坝国立艺专,抗日战争后随艺专迁返杭州,1948年毕业于杭州艺专。后赴台湾任教,精研国画与现代画。







Lot 379

胡九思 绘、曾燠 吴嵩梁 樊增祥 等题

西山纪游图卷

1829年作

手卷 设色绢本/水墨纸本

引首:34×106cm 约3.2平尺

本幅:34×239cm 约7.3平尺

题跋:38.5×535cm 约18.9平尺

估价:RMB 400,000-500,000


说明:

1.曾燠(1759-1831)字庶蕃,一字宾谷,晚号西溪渔隐。江西南城人。官至贵州巡抚。清代中叶著名诗人、骈文名家、书画家和典籍选刻家,被誉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乾隆五十七年(1792),曾燠擢升为两淮盐运使,十余年间驻节扬州,鼓扬风雅,广纳贤才,筑题襟馆于署中,与同人诗酒唱和,被认为是继王士禛、卢见曾之后,以高位主持风雅、重振扬州诗坛的又一人。

2.朱为弼(1770-1840)字右甫,号椒堂,又号颐斋,浙江平湖人,清朝官吏。幼丧父母,以孝敬祖母名闻乡里。为弼通经学,精揅金石之学,尤嗜钟鼎文。清嘉庆二年(1797),阮元督学浙江,创办诂经精舍,聘请为弼参与修辑《经籍纂诂》,并为阮元所撰《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稿审释、作序、编定成书。嘉庆十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迁员外郎。

3.吴嵩梁(1766-1834)字子山,号兰雪,晚号澈翁,别号莲花博士、石溪老渔。江西东乡人,嘉庆五年(1800)举人,由内阁中书官贵州黔西知州。工诗词,善书画,曾为曾燠扬州幕府的座上客。中举前曾从蒋士铨学诗法,交海内名士,得王昶、翁方纲、法式善等推重,声播外邦。高丽诗人金鲁敬称之为“诗佛”,并设一龛供之。与乾嘉间诗人黄景仁齐名,并称为一时之二杰。

4.吴清皋(1786-1849)字鸣九,号小穀,又号壶庵。浙江钱塘人。吴锡麒子。嘉庆十八年举人。由内阁中书官至江西南昌知府。有《壶庵遗诗》等。

5.吴清鹏(生卒不详)浙江钱塘人,字程九,吴锡麒子,吴清皋弟。嘉庆二十二年(1817)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官至顺天府丞。有《笏庵稿》二十卷。

6.吴荫培(1851-1930)字树百,号颖芝,云庵。江苏苏州府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庚寅科探花,与张一麐、费树蔚、李根源齐名,喜交艺友,或论诗文,或作书画,一时如徐郙、陆润庠,叶昌炽、潘遵祁、潘曾莹等,时有往来。民国时修苏州地方志,组织“吴中保墓会”,晚年潜心考据学问,归隐于朝市。

作者简介:胡九思(清),字默轩。苏州吴县人。胡桂子。善画山水,兼文、董两家。







Lot 387

李世倬(1687-1770)夏亭观荷扇面

镜片 设色纸本

16.5×48cm 约0.7平尺

估价:RMB 80,000-100,000


说明:清代著名藏家叶志诜、近代大收藏家仇焱之旧藏。

叶志诜(1779-1863),学者、藏书家。字东卿,晚号遂翁、淡翁。湖北汉阳人。善书法,贡生出身,嘉庆九年(1804)入翰林院,官国子监典簿,升兵部武选司郎中,后辞官归。学问渊博,游于翁方纲、刘墉门下,长于金石文字之学。收藏金石、书画、古今图书甚富。著有《咏古录》、《识字录》等。







Lot 388

金农(1687-1763)墨竹扇面

1731年作

镜片 水墨纸本

20×57cm 约1.0平尺

估价:RMB 180,000-250,000


说明:近代收藏家陶祖光旧藏。

陶祖光(近代),字北溟,江苏武进人。精鉴别。所藏金石书画多亲自题跋,著有《翔鸾阁金石文字考释》。晚清藏书家陶湘是他的二叔父。







Lot 389

龚贤(1618-1689)醉翁亭图

镜片 水墨纸本

18×54.5cm 约 0.9 平尺

估价:RMB 250,000-300,000







Lot 390

陆士仁(明)水阁远眺扇面

1604年作

镜片 设色纸本

15.5×47cm 约0.7平尺

估价:RMB 300,000-500,000


作者简介:陆士仁(明),字文近,号澄湖,一作承湖,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陆师道子。山水笔法雅洁,大有父风,不失文徵明遗意。







Lot 391

盛茂烨、张凤仪、卞文瑜、袁尚统 等

八家合绘金陵八景扇面

立轴 设色纸本

21×61cm 约1.2平尺

估价:RMB 80,000-100,000


作者简介:

1.盛茂烨(明),号念庵、一作研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善山水,有烟林清旷之概。

2.张凤仪(明),苏州人,原名张翮,以字行。与陈祼、袁尚统齐名。

3.袁尚统(1570-?),字叔明,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与张宏齐名。他字叔明,吴(今江苏苏州) 人。所画山水浑厚,人物粗放,颇得宋人笔意。

4.张复(明),字符春,号苓石、元春,中条山人,太仓人。擅山水、人物,师承钱榖,以石田为宗。

5.卞文瑜(约1576-1655),明代江苏苏州人,字润甫,号浮白、萝庵。善山水、树石勾剔,甚有笔意。尝从董其昌讲求笔法,故笔墨亦相近。

6.盛丹,明代画家。字伯含,金陵(今南京)人。工画山水、花卉、兰竹等。山水得黄公望笔墨之法,萧疏风致。







Lot 396

王渊(款)芙蓉锦鸡

立轴 设色绢本

110×70.5cm 约7.0平尺

估价:RMB 180,000-250,000


出版:

1.《长春阁鉴赏》第四集,图版第四十号,国华社,大正三年(1914)出版,1925年再版。

2.《国华》期刊第三三七号,国华社,大正七年(1918)出版。

3.《国际写真情报》期刊,第八卷五月号,P1,彩色图版,昭和四年(1929)出版。

4.《国际写真情报》期刊,第八卷五月号,招贴海报,昭和四年(1929)出版。

5.《长春阁藏品展观图录》,二十一号图版,昭和十一年(1936)出版。

6.《中国美术の研究》,田中丰藏著,P304图版,二玄社,1964年出版,1986年再版。

7.《中国美术之研究》,田中丰藏著,P292图版,上海书画出版社,2020年出版

著录:

1.《国华索引》,P12,国华社,昭和八年(1933)出版。

2.《中国美术の研究》,田中丰藏著,P303专文,P475、480,二玄社,1964年出版,1986年再版。

3.《中国古画索引》,高居翰著,P348,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

4.《中国美术之研究》,田中丰藏著,P291,上海书画出版社,2020年出版。

说明:

1.在所有出版中,此佚名《牡丹白鹇图》皆作为元代画家王渊(王若水)作品著录并展览。

2.此为川崎男爵藏品。“长春阁”系日本川崎财团创始人川崎正藏所设立的美术馆,原名为川崎美术馆,因为当时首相伊藤博文与川崎家交厚,在1890年将美术馆易名为“长春阁”,是日本最早的私立美术馆。创立者川崎正藏男爵(1836-1912),日本明治时期著名企业家,是至今仍在世界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的神户川崎财团的缔造者,与日本皇室有着密切的联系。亦是精于鉴赏的艺术收藏家,一生购藏的艺术品达两千余件,其中包括中国宋元书画、青铜器、瓷器、玉器等。

作者简介:王渊(元),字若水,号澹轩,浙江钱塘人也。得赵子昂指授而学画法,山水师郭熙,花鸟师黄筌,人物则以唐人为师。尤精花鸟竹石,可称当代之绝艺。其以郭熙之山水、黄筌之花鸟、唐画之人物为师,在这点上王若水已非文人一派信笔遣兴的画匠,而是学习辛苦古格之作家。近世我邦所传王若水之笔,皆院体之花鸟写生也。此一派源发黄筌,传至赵昌,至徽宗之画院而极全盛,故有院体之称谓。其余势一直到元明两代,王若水、吕纪、边景昭等人涌现。足利时代以后传入日本的院体花鸟画均冠以前述几位画家的名字,本号所载的画作也是循常例冠以王若水之笔的名号,但并无确证。且本刊所载王若水画作不止一幅,但不知其是否画出别手,是否为王若水真迹。这盖是基于古人鉴定的附会,然如此画,无需质疑乃是元代之作,故以此可见当时院体花鸟之一斑。据此足以让人想到装饰日本桃山时代的屏障画之源流。况且如此精妙的写生画亦是颇为难求的。图中红白牡丹搭配一对雌雄白鹇,添之以岩石,而用着色木板粉饰以朱、粉、青的颜色搭配极为美丽,且自然描写的手段也最为细致。即便不是王若水真迹,但也绝非出自庸工之手。(田中丰藏/文原载《国华》期刊第三三七号,P399,大正七年(1918)出版。另载《中国美术之研究》,田中丰藏著,P291,上海书画出版社,2020年出版。)







Lot 400

文伯仁(1502-1575)枫林散步图

立轴 设色纸本

64×21cm 约1.2平尺

估价:RMB 200,000-300,000







Lot 411

章声(清)夏山揽胜

立轴 设色绢本

163.5×87.5cm 约12.9平尺

估价:RMB 180,000-250,000


作者简介:章声(清),字子鹤,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章谷次子,章采弟,生卒年不详。画能绍父艺,父子俱名噪西泠。善画山水,笔墨严谨工细,结构气势雄伟,宗法五代荆浩、关仝而无宋、元以来婉媚之习。



参阅图: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章声《春山看山图》


章声画承家学,另传或为蓝瑛弟子,据画史载所作多宗法荆浩、关仝及南宋院体。此幅《夏山揽胜》图为章氏学李唐笔意,以斧劈皴画山石,图中巉岩峥嵘,云深山险,一派北派山水盛夏幽静之姿。此幅画法及构图与天津艺术博所藏《春山看山图》相类。或为接相近时期之作。





Lot 423

高凤翰(1683-1749)仙鹤

1741年作

立轴 设色绢本

162.5×82cm 约12.0平尺

估价:RMB 200,000-300,000


来源:镇江文物商店旧藏。

说明:清代著名收藏家戴植旧藏。







Lot 426

汪士慎(款)乞水图轴

1740年作

立轴 水墨纸本

67×26cm 约1.6平尺

估价:RMB 100,000-120,000







联系我们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工作时间

周一到周五 10:00-18:00


联系方式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总部)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25号17层

(86-10)-6415 6669 | www.sungari1995.com


北京圣佳艺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76号

(86-10)-6732 5717 | www.sungari1995.com


中贸圣佳·上海

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7178号B栋115室

(86-21)-5221 6411


上海圣佳艺术空间

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376号武康庭五层

(86-21)-5221 6411


中贸圣佳·香港

香港中环都爹利街,西洋会所大厦20楼

+852-9662 6102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09:30-18:00


办事处 


台湾办事处/林秀霞

+886-2-2700 0886 

台北市安和路二段5号11楼-4 


北美办事处/颜自强

+1(416)-567-8521  

606 Gordon Baker Rd.,Toronto, ON M2H 3B4, Canada 


广州办事处/刘典达

+86-010-64156669-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86号二楼 


日本联络处/当铭藤子

+06-6365-5554 

大阪市北区西天満2-3-20 


夏威夷联络处/郑景达

+1 (808)-382-9633 

1101 Maunakea St.Honolulu, Hawaii, HI96817 


旧金山联络处/伍永富

+1 (650)-922-4888 

No.415 Gellert Blvd., Daly City, San Francisco, CA 92505 


华盛顿联络处/叶鼎 

+1(240)-441-2834

37th and O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20057

推荐阅读

古代玉器精览 | 中贸圣佳2024秋


2024年秋璀璨——瓷器精品赏析


珍罕“粗文”清内府藏文徵明赠卢襄石湖雨景山水 | 中贸圣佳2024秋拍


中贸圣佳拍卖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