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静日长-琳琅夜场江南书画导赏 | 中贸圣佳2024秋拍

文化   2024-12-04 21:48   北京  

(点击图片进入专场小程序预览)

中贸圣佳2024秋季拍卖会


琳琅

—重要中國書畫及古籍夜場


预展时间

12月4日-5日

10:00-18:00


拍卖时间

12月7日  19:00 A厅


展拍地点

圣佳艺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76号



拍品精选


文徵明于诗文书画成就极高,他不仅是“明四家”之一,更是在沈周之后接续“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兼擅山水、人物、花卉,名满天下,因其长寿,加上门生弟子众多,直接从其学画者就有周天球、王谷祥、陈淳、陆治、钱谷、陆师道、居节、朱朗等人,使吴门画风影响持续扩大,延续不绝,明人谢肇淛《五杂俎》高度评价他的绘画:“文徵仲远学郭熙,近学松雪,而得意之笔往往以工致胜,至其气韵神采独步一时,几有出蓝之誉矣。”


LOT 651

文徵明(1470-1559)

写唐子西诗意图轴

1538 年作

水墨纸本 立轴

54.5×28cm 约1.4平尺

估价:RMB 1,800,000-2,500,000


题识: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麋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间,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野叟,问桑麻,说秔稻,量晴较雨,探时数节,相与剧谈一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人(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而月印前溪矣。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彼牵黄臂苍,驰骋于名利之场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耳,乌知此句之妙哉!人能真知此妙,则东坡所谓“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所得不已多乎!嘉靖戊戌三月晦日徵明写时年六十九。

钤印:徵明(朱)、文仲子(白)、文璧徵明(白)、衡山(朱)(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文徵明第94印)

题跋:文衡山先生写唐子西诗意图真迹精品,博陵苏庚春拜观并识。钤印:苏(白)、庚春(朱)

鉴藏印:庞戎(朱)

来源:庞莱臣家族旧藏。

说明:经近现代著名文博专家书画鉴定家苏庚春鉴题。

苏庚春(1924-2001)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书画鉴定家。他字更淳,河北深县人,自小秉承家学,又博闻强识。先后供职于广东省博物馆和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以其学养和独特的鉴赏能力,为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海关等国家机构鉴定或征集文物达数万件,保护和挽救了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参阅图:文徵明《绿阴草堂图》无锡博物院藏


此画作于“嘉靖戊戌三月晦日”,即嘉靖十七年(1538)三月三十一日,文徵明六十九岁,《文徵明年谱》失载。本月,文徵明的多数时间应忙于《停云馆帖》卷二“唐抚晋帖”的刻石活动,内收唐人摹《万岁通天帖》并岳珂、张雨等跋,李怀琳《绝交书》并汤垕、文徵明跋。画中所书文字内容出自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四,首句有“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后人遂以《山静日长》称之,文徵明多次书写,存世有嘉靖三十二年(1553)本(济南市博物馆藏)及嘉靖三十三年(1554)本(湖州市博物馆藏)。此作以小楷题写,清劲秀润,一丝不苟,无愧于后世“小楷名动海内”的评价。


《唐子西诗意图》中的意境极为雅致,画有落花满径,松影参差,可能尚有禽声上下,惹人遐想。一高士端坐于池边,或许已经潄齿濯足,此时静观水流,不远处有二位童子正在走来,手中所持之物,应当就是主人所藏的法帖、墨迹、画卷。兴到之处,则吟小诗,或写《玉露》一两段,再煮苦茗一杯,惬意十足,恰似宛若桃花源一般。文徵明早年曾与友人唐寅论画:“作画须以六朝为师,然古画不可见,古法亦不存,漫浪为之,设色行墨,必以闲淡为贵。”可见他对用墨之道的体悟,此轴用笔既精,用墨亦妙,古意盎然,有冷逸出尘之感。此作来源于庞莱臣家族,裱边有现代著名鉴定家苏庚春的鉴定意见“文衡山先生写唐子西诗意图真迹精品”,识者宝之。




LOT 649

冒襄(1611-1693) 行书六言联

1689年作

水墨纸本 立轴

62×20cm×2 约1.1平尺(每幅)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题签:冒巢民先生(上、下)。

款识:己巳春夜,巢民冒襄。

钤印:巢民冒襄辟疆(朱)

鉴藏印:鹿胎仙馆鉴藏(朱)

释文:飞羽觞而醉月,依烟景咏夕阳。

冒襄(1611-1693),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江苏如皋人。明朝副使起宗之子,明末清初文学家,明末四公子之一。出生于世代仕宦之家,六次去南京乡试,六次落第,后与张明弼结盟,参加复社,同陈贞慧、方以智、侯朝宗过从甚密,人称“四公子”。清兵入关后,回归故里隐居,后以山林隐逸及博学鸿词举荐皆不就。能诗善文,博学多才,一生著作繁富,有品茶、古玩、植花等科学杂著。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岕茶汇抄》《水绘园诗文集》等。

说明:鉴藏印中“鹿胎仙馆”为近代著名画家郑午昌斋号。

郑午昌(1894-1952)名昶,号弱龛、丝鬓散人,以字行,斋名鹿胎仙馆;浙江嵊县人,曾任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擅山水、花卉,尤长画柳树、白菜。亦善诗词、书法。精画学理论。



明朝末年政治衰败,战乱频发,时局动荡不安,在此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思想与文化往往产生巨大变革。太仓,因娄江东流而过又称娄东,自古便是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之地。在这段动荡的历史时期,娄东的士族不仅在科举上科甲鼎盛,名士辈出,更是推动着文学和绘画走向了一个古往今来的高峰—“娄东画派”和“娄东诗派”自此诞生。


王时敏和吴伟业既为同乡又为同僚,两人关系之密切梅村自称“交于王氏者最深”,验诸史实,洵非虚言。至于二人之交往始于何时,确已难考。《吴梅村年谱》一书的作者叶君远先生曾认为两人交往始于明朝灭亡之时,之后南京师范大学李忠明教授反驳了这一观点,并认为应在梅村崇祯四年(1631年)钦点榜眼,走上仕途之初。梅村曾说:“初余早岁忝太常公执友。”此处“太常公”即指王时敏。但两人究竟相交于何时或许我们可以从本场琳琅呈现的王时敏《为吴伟业作山水扇面》这件作品中找到答案。


LOT 665

王时敏(1592-1680)为吴伟业作山水扇面

1627年作

水墨泥金 镜心

16.5×51cm 约0.8平尺

估价:RMB 300,000-500,000


外沿题:王时敏山水。丙。

题识:丁卯六月,为梅村词兄画,王时敏。

钤印:王时敏印(白)(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王时敏第14印)

鉴藏印:千金阁(朱)、吴(朱)、显荣审定(朱)、雪庵所藏(朱)、吴氏珍藏(朱)、显荣(朱)


说明:鉴藏者吴显荣多蓄明代泥金扇面,如董其昌,在拍场中屡有所见,以“千金阁”为室号,可见一斑。


本件王时敏山水扇面题识:丁卯六月,为梅村词兄画,王时敏。时年,王时敏三十六岁,吴梅村十九岁。由此可知二人应相识于丁卯(1627年)或者之前,要早于梅村钦点榜眼之时。从人际关系推断,梅村于一六二四年十六岁时,拜复社领袖张溥为师。同时,张溥与王时敏相交甚笃。一六二四年十月三日,王时敏生母周太君殁,张溥为其作《周氏墓志铭》,由此可窥二人关系之一斑。


从时间线上推断,据《梅村家藏稿》卷五十七记载:“吾少多疾病,两亲护惜,十五、六不知门外事。”梅村十六岁时正是一六二四年。这年夏,王时敏升尚宝卿,仲夏游于长安,过秋而返。一六二六年春,北上入都,至秋“以使事闽中”,十二月,父王衡灵柩归葬,时敏应于此之前返回太仓。他归来后直至本件拍品题识中提及的一六二七年六月应一直在太仓及周边地区。所以根据所查现有资料推测,王时敏与吴梅村二人大概率是在一六二五年至一六二七年六月之间通过张溥引荐相识,这期间王时敏并多有作品传世。从时间节点来看,也完全符合梅村自述的“初”与“早岁”。


从其他方面来看,吴伟业参加科举以《春秋》入闱获取功名,而王氏世代亦专精于《春秋》。据民国《太仓州志》卷二十五记载,王锡爵著有《春秋日录》三十卷、《左氏释义评苑》二十卷,王衡有《春秋纂注》四卷。自王时敏祖父王锡爵始至孙辈王原祁共五代,除王时敏以荫补官外,其余四代都精于《春秋》并以《春秋》获取功名。王时敏也必承家学,精研于此。因此梅村早年结识王时敏为求教《春秋》学问,钻研八股,以期考取功名也不无可能。


如此赘述王时敏、吴伟业二人早年交往之可能实属必要,现在回到作品本身。本件拍品绘制时恰逢六月酷暑,王时敏绘制山水扇面赠吴伟业以摇扇纳凉足以体现其用心之处。此图以润笔为主,受董其昌影响,画仿元人黄公望,水墨淋漓。构图以视野开阔的平远法取势,远处山峦叠嶂,草木成荫;近景平湖碧水,蜿蜒曲折。在水际、山坳处房舍、板桥穿插隐现,俨然世外仙境,深得文人画淡泊清幽的审美意趣。此扇构图疏密得当,错落有致,于充实中不失空灵。山峦多用披麻皴,侧锋卧笔点苔,既得石体坚硬的质感,又不失山峦葱郁深秀的气韵,是王时敏早期山水画的典型风貌。


这件作品无疑是两人情感的见证也是历史的见证。在时代的洪流下两人共同出仕过风雨飘摇的明朝,历经王朝灭亡,做出过作为晚明文人士大夫群体归顺清廷,违背气节操守的抉择,而后归隐田园。吴伟业建旧学庵,王时敏筑西田,吴伟业曾多次到西田造访,并写有《西田招隐诗四首》,可见两人晚年时期交往频繁、感情亲密。时敏之长子王挺、次子王揆、五子王抃、七子王摅追随梅村拜入其门下,吟诗作赋,乃属自然。


王时敏、吴伟业二人别开诗、画之一派先河,一为画坛巨擘,一为文坛领袖,于明清交替的动荡乱世之中,画坛诗坛的双峰对望相守,究心文艺,交相辉映,当为时代的精神领袖。这件作品蕴含的两人诗画共情无疑有着更难得可贵的意义。


本拍品实物“王时敏印”(白文)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对比



LOT 653

文徵明(1470-1559)

临流高士图

水墨泥金 镜心

19×53cm  约0.9平尺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题识:徵明。

钤印:文徵明印(白)(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文徵明第35印)

鉴藏印:□行(白)、平(朱)

出版:

1、《明代绘画》第28页,湖南美术出版社。

2、《无锡民间藏宝掇英》第124页,中国美术出版社,2007年。

参阅图:文徵明《仿吴镇山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后世将文徵明的作品分为“细文”“粗文”,其实“粗文”就是以沈周为开端,继而上追到吴镇为源头,如其弟子王稚登就在《吴郡丹青志》说道:“书名雄天下,画师李唐、吴仲圭,翩翩入室。”此扇《临流高士图》左边只露出山体的一小部分,以重墨钩轮廓与结构,再以浓墨点苔,与远处的杂树、坡渚形成对比,突出前后的位置关系。右边有二位高士,临流对谈,似乎忘却了时间。高士背后为凸起的一块巨石,并将画面与其他位置隔离开来,瀑布倾泻于其中,树石掩映其中,一派天然之景。整幅画面具有明显的仿吴镇风格,多以湿笔写之,辅以厚重的点苔,呈现山川幽深的感觉。文徵明仿其风格者还有《仿吴镇山水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仿梅道人笔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旧藏)等作品,可作参照。



LOT 655

尤求(明)

蕉荫诗思图

水墨泥金 镜心

17×50cm 约0.8平尺

估价:RMB 300,000-500,000


题识:凤丘尤求,为云谷先生作。

钤印:凤丘(白)

鉴藏印:平(朱)

出版:《嘉树堂藏明人扇面书画集》编号44,2013年。

展览:“日月光华—嘉树堂藏明人扇面书画展”,2013年10月。


尤求(明),字子求,号凤丘(一作凤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移居太仓,明代画家。仇英之婿。擅人物,为一时能手。亦善山水,得文徵明逸韵。虬松湖石,墨渖淹润,作人物之背景,最得情韵,雅俗共赏,遂为世重。工写山水,兼人物,学刘楹年、钱舜举而精妙不及。尝画小西门关庙壁作行军势。又画弇山藏经阁壁,作诸佛像皆绝技。兼长仕女,继仇英以名世,尤擅白描。



LOT 656

仇英(约1509-1551)

桐荫拨阮图

1549 年作

设色泥金 镜心

18×55cm  约0.9平尺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题识:嘉靖己酉仲夏,为近莲先生画。吴门仇英。

钤印:十州(朱)

鉴藏印:平斋真赏(朱)

说明:此作经清代著名收藏家吴云、近代画家惠孝同递藏。

1.吴云(1811-1883),字少青,一作少甫,号平斋、榆庭、愉庭、抱罍子,晚号退楼主人。浙江归安(今湖州)人,一作安徽歙县人。斋堂号有两罍轩、二百兰亭斋、敦罍斋、金石寿世之居。收藏鼎彝、碑帖、名画、古印、宋元书籍甚富,精鉴别与考据。

2.惠孝同(1902-1979),北京市人。原名惠均,字孝同,号柘湖,别惠孝同号松溪、晴庐。1920年入中国画学研究会,拜金城为师,专攻山水。



LOT 658

陈洪绶(1597-1652) 桐荫演教图轴

设色绢本 立轴

162×54.5cm 约7.9平尺

估价:RMB 2,800,000-3,500,000


题签:陈老莲人物。

题识:洪绶写于无见阁。

钤印:洪绶(朱)、章侯(白)


陈洪绶(1597-1652),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汉族,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儒客大家。书法遒逸,善山水,尤工人物,与崔子忠齐名,号“南陈北崔”。


参阅图:陈洪绶 餐芝图 天津博物馆藏


在明末清初的人物画坛,陈洪绶绝对是最耀眼的一位,他笔下的人物高古奇骇,被后世誉为变形主义大师。陈洪绶早慧,几岁时见李公麟画孔门弟子能指出其中的错误,十四岁就将作品悬在画市换钱,成名较早。长年参加应试,最后也只能捐贽做了国子监生,受赏识召为舍人,但很短暂就选择离京南归。入清出家为僧,后在杭州以卖画为生,兼善人物、山水、花鸟,以人物画成就最高,远超乃师蓝瑛。张庚《国朝画徵录》说陈洪绶的造诣超过了仇英、唐寅:“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清圆细劲,有公麟、子昂之妙,设色学吴生法,其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唐之上,盖三百年无此笔墨也。”评价之高,无以复加。



《桐荫演教图》作于诸暨故里无见阁,画有一棵被云气笼罩的桐树,树枝若隐若现,桐树之下是一块巨大的太湖石,一位高僧坐于石侧讲法,面前有盛开的莲花,背后是持禅杖的小童,右端是一位凝神倾听的高士,人物造型与天津博物馆收藏的《餐芝图》近似。陈洪绶画罗汉、僧人的丑怪形象学习了五代贯休,他又将这种雄奇的形象移植到他笔下的高士中,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效果。此作构图巧妙,这种位置关系陈洪绶在别处也利用过,此轴的处理更加精准。设色尤为细腻,浓淡得宜,人物形象鲜明,高士服装参考了明末流行的“时样”,线条浑圆流畅,装饰性极强,突出了主题,耐人寻味。


陈洪绶的绘画深得古法之渊雅,有太古之风,尤其是所作博古人物,有晋唐意味,世所罕见,周亮工就特别提到“人但讶其怪诞,不知其笔笔皆有来历。”谢堃《书画所见录》说:“老莲人物,高出千古。在津门旧家所闻十余种,各具己意,参以古法,精妙莫名。”陈洪绶与崔子忠并称“南陈北崔”,生前就广受世人追捧,毛奇龄说:“朝鲜、兀良哈、日本、撒马尔罕、乌思藏购莲画,重其值,海内传模为生者数千家。”他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晚清的“海上三任”,至今不衰。



明清的江南是最为接近士夫理想中的桃源,当时的江南人家都以有无倪画定清浊,因为渐江的艺术成就与师生传播,新安画派一直被牢牢笼罩在倪瓒的风格之下,相比于渐江的冷峻奇倔,在新安画派中查士标是另一位成就斐然的代表人物,同时他还兼开扬州、金陵画坛风气的先导。“康熙初,维扬有士人查二瞻,工平远山水画及米家画,人得寸纸片缣以为重。又有江秋水者,以螺细嵌器孤,最精巧工细,席间无不用之。时有一联云:‘杯盘处处江秋水,卷轴家家查二瞻’,亦可见一时习尚也。”


LOT 661

查士标(1615-1698)清溪烟林图轴

水墨绢本 立轴

186×54cm 约9.0平尺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题识:石桥斜度万山阴,云满清溪烟满林。

知有人家住深处,坐令羁客动归心。查士标。

钤印:士标私印(白)、查二瞻(朱)

鉴藏印:□龙光印(白)、审定真迹(白)、□□画船(朱)


查士标 《仿梅道人山水》广东省博物馆藏


本作是查士标的成熟期精品,绢本巨障,浑厚华滋,是他学习吴镇等元人风格的精品。黄宾虹先生曾评价查士标“晚年直接梅道人”,查氏对于以倪瓒、吴镇为代表的整体元人风格的精研探索,是当时查士标得以屹立新安画派之巅的本钱。和倪瓒那样以简胜繁的方式不同,这幅画面着墨不多,胜在用水,多用湿笔在绢本上营造出来蔼蔼江南的氤氲风貌。“石桥斜度万山阴,云满清溪烟满林。知有人家住深处,坐令羁客动归心”,是他作为遗民和寓居金陵的笔下常见的思乡题材。石桥上的高士,柱杖缓行,眺望山坳中的人家,几乎每一位中国画家的笔下的高士都倾注过自己的影子,眺望的哪里是房子,是自己所惦念的生活,亦或是近乡情怯的试探。





“墨花零乱也生香,湘管拈来意自长。色即是空空即色,何须脂粉助新妆。”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女性地位似乎总是成正比发展,在清代的江南,女性不光能够发表作品,还积极第参与结社,与当时的文坛耆老唱和往来,在当时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对礼教世俗的冲击挑衅,但用骆绮兰自己的话来说,如同“妇人不宜瞻泰山仰北斗”一样愚昧可笑。


左右滑动查看

LOT 677

骆绮兰(清)佳人芳草图卷

1794年作

水墨纸本 手卷

引首:21×76cm 约1.4平尺

本幅:21×447cm 约8.4平尺

题跋:21×75cm 约1.4平尺

估价:RMB 400,000-500,000


引首:难得佳人写芳草。牧轩、惜之贤伉俪珍之,季海书。

题识:墨花零乱也生香,湘管拈来意自长。色即是空空即色,何须脂粉助新妆。乾隆甲寅秋八月,买舟白下,趋谒随园夫子,以拙稿呈政,适遇梦楼先生挥麈清谭,顿消俗尘万斛,嘱绘百花长卷,行箧未携画具,泼墨写花果十余种,手生腕弱,聊以塞责即希诲政。佩香女士骆绮兰并题。

钤印:骆绮兰印(白)、佩香女士(朱)、我□醉眠芳草(白)

鉴藏印:随庵(朱)

题跋:1.《解语花》(词略)梦坡仁兄词家教政,敬观倚声。钤印:夏敬观(朱)2.《玲珑四犯》(词略)依石帚四声,以应梦坡词长雅令,曾然倚声。钤印:曾然小印(朱)3.《绮罗香》梦坡社长正拍,王蕴章呈稿。钤印:西神(朱)


骆绮兰(清),清代嘉庆间女诗人。字佩香,号秋亭,上元(今南京)人,一作江苏句容人。江宁诸生龚世治妻。早寡,少耽吟咏。袁枚、王文治诗弟子。工写生,所作芍药三朵花图卷,宗恽寿平。尤喜画兰,以寄孤清之致。有自绘《佩兰图》及《秋镫课女图》,题者不多作。字格清秀,惜少骨干,字则清轶尘俗,都极可诵。著有《听秋轩诗稿》。


来源:近代上海大收藏家周铭谦旧藏。

说明:是卷骆绮兰画赠王文治,后为近代著名收藏家周庆云旧藏,并请近代词人夏敬观、白曾然、王蕴章题词,后为近代上海大收藏家周铭谦旧藏,并请近代著名学者朱季海题引首。

1.周庆云(1866-1934),字景星,号湘龄,别号梦坡,浙江湖州南浔人。是近代有名的民族资本家,爱好诗词、书画、文物、藏书,以及著述。著有《浔溪诗征》《梦坡室获古丛编》《梦坡室藏砚拓本》等。 

2.夏敬观(1875-1953),近代江西派词人、画家。字剑丞,一作鉴丞,又字盥人、缄斋,晚号吷庵,别署玄修、牛邻叟,江西新建人。以诗词名播南北。任江苏提学使兼上海复旦、中国公学等校监督,后以遗老自居。所作山水,气清而质朴,骨苍而神腴。 

3.白曾然(近代),字中磊,顺天通州人。周梦坡、白曾然皆为舂音词社社友。舂音词社于1915年倡立于上海,至1918年止。周梦坡常与陈师曾、徐宗浩、金城、罗停愚、俞明、白曾然等人社集。 

4.王蕴章(1884-1942),字莼农,号西神,别号窈九生、红鹅生、西神残客等,江苏省金匮(今无锡市)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副榜举人,任学校英文教师。上海沪江大学、南方大学、暨南大学国文教授等。通诗词,擅作小说,工书法,善欧体,能写铁线篆。是“中学为主、西学为用”的鸳鸯蝴蝶派主要作家之一。中国近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书法家、教育家。

5.周铭谦(近代),字牧轩,又字达斋,江苏吴县人,寄居上海,性好书画,善鉴赏,喜收藏。周铭谦、胡惜之夫妇与海上文化人的渊源颇深,国学大师朱季海、民国十大名女子之一的郁达夫前夫人王映霞等都是家中的常客。周氏幼年师从著名书画篆刻家赵叔孺,能山水,有出蓝之誉。大学毕业后开办了“行余书画社”“一知书店”。当时在书画社任教师和画师的著名画家有张大壮、孔小瑜和张石园,与名画家冯超然等多有交往。他与陈巨来同为赵叔孺弟子,因此周氏家族的用印也都为陈巨来操刀。 

6.朱季海(1916-2011),名学浩,孔文子,苏州人,当代国学大师。16岁时师从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是章太炎先生最小的弟子。学术领域广泛,自音韵训诂之学而治文史,博通精微,著作丰富。


骆绮兰不光是随园女弟子,她的诗作清丽,王文治与袁枚同收骆绮兰作为学生,王文治不光常为骆绮兰改诗评诗,为骆氏诗集作序,两人更是常以诗书画往来,交往方式的多元化不光使得他们自身饶有兴致,也为士夫闺秀这个圈层更添了许多故事和趣味。“乾隆甲寅(1794年)秋八月,买舟白下,趋谒随园夫子,以拙稿呈政,适遇梦楼先生挥麈清谭,顿消俗尘万斛。”以《听秋轩赠言》中的称谓来看,她喊袁枚和王文治都必称师,所以至少在乾隆甲寅年之前,骆绮兰尚未拜师。


墨花零乱也生香,湘管拈来意自长。色即是空空即色,何须脂粉助新妆。


“嘱绘百花长卷,行箧未携画具,泼墨写花果十余种,手生腕弱,聊以塞责即希诲政。佩香女士骆绮兰并题。”折枝花卉这一题材,壮大于明代中晚期,骆绮兰也擅长此道,本卷不光记载了他们师徒二人早期订交的资料,更是两人鱼雁往来的直接实物见证。


本作经由上海著名大收藏周庆云、周铭谦等旧藏,周梦坡与白曾然皆为舂音词社社友,周梦坡常与陈师曾、徐宗浩、金城、罗停愚、俞明、白曾然等人社集,舂音词社于1915年倡立于上海,至1918年止。是当时上海最为活跃的词社。从卷后的题词来看,这卷骆绮兰的折枝花卉卷当时也是民国上海词坛争相唱咏的名品。




左右滑动查看

LOT 679

郑板桥(1693-1765) 等 行楷书杂记卷

1735年作

水墨纸本 手卷

31.5×130cm 约3.7平尺

估价:RMB 1,800,000-2,200,000


款识:

1.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日,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仲春,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雍正乙卯小春月,书似翼周年学先生清赏,楚阳板桥小弟郑燮。

2.丹木生何许,乃在地山阳。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鹏翁老道翁祝,薛廷瓒。

3.(诗略)过高斋喜遇姜君韫伯□赠□政,翼周年亲翁,弟李炳竹稿。

4.和李老师韵,书呈翼翁姻翁教正,(诗略)姻弟姜炜即席具稿。

钤印:二十年前旧板桥(朱)(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郑燮第18印)、燮印(白)(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郑燮第15印)、克柔(朱)、薛廷瓒印(白)、敬居(朱)、李炳竹印(白)、□文(朱)、松寿(朱)、姜炜之印(白)、韫伯(朱) 

1.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著有《郑板桥集》。 

2.薛廷瓒(清),字敬居,江苏盐城人。工书法,先后与李允清、姜有庆、徐景沅等有名邑中。

3.李炳竹(清),兴化人,其祖父李清,为明朝嘉靖状元、隆庆初年内阁首辅李春芳的嫡玄孙,以撰著《三垣笔记》和《南渡录》蜚声海内、载誉史坛,娶东林党人乔可聘孙女。

来源:原为南京市文物商店旧藏。

出版:《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六册第334页,文物出版社,1993年。

著录:

1.《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第五册第2335页,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

2.《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第1864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年。

3.《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第4022页,故宫出版社,2021年。


出版物

《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六册



LOT 681

杨法(1696-1762后) 篆书诗轴

1756年作

水墨纸本 立轴

167×35cm 约5.3平尺

估价:RMB 180,000-250,000



题签:杨己军草篆立轴。

款识:乾隆丙子秋书,上元杨法草。

钤印:已军(朱)、杨法(白)

鉴藏印:之谦审定(白)、二金蜨堂藏书(朱)


杨法(1696-1762后),字已军,号孝文、孝稚,又号白云帝子。江苏南京人,寓居扬州,“扬州八怪”之一。工书擅画,亦精刻印。所书篆、隶、行、草,奇古苍劲,别具一格。长于花卉,潇洒清逸,颇有韵致,与华岩相类。其书名大于画名,绘画作品流传亦极少。

说明:清代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赵之谦旧藏。


金农很欣赏杨法的草篆:“金陵杨孝父天性狷妙,善奇篆,有佚籀之遗。见人辄谩骂不已,予最爱之。”桂馥在《国朝隶品》中如此评道:“杨己军如左手持螯,睥睨食肉人。”马宗霍甚至认为:“杨法早已自立门户,不求法度,纯以气势取胜。”这件《篆书诗轴》作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用笔灵动,方圆互用,融合草书、篆书、隶书于一体,书风奇古,自辟蹊径,是开一代新风的作品。结字造型方面,他比前人更为开张,变化无端,因而使古朴的篆隶书具有一种生动感。本年他还画有一本《写生花卉册》,现藏故宫博物院,此轴与故宫所藏乾隆十八年(1753)所作《篆书五言诗轴》书风极为近似,可作参照。


此轴所书为自作诗,杨法一生都是布衣,没有出仕,他在扬州以卖文、书画为生,诗歌主学汉魏,创作甚富,著有《瓠尊集》,凌霞说他“诗情古淡惟白描”,可惜大多数诗作都已不存。这篇立轴一共书写了十五首五律:《饮蕃厘观道院》《上方寺》《闻梵》《送客之武昌》《寒原》《忍冬》《空山石上菖蒲》《春水》《鼓琴》《逢北客》《题弘济寺故蒲入人经台》《冬日》《登阿育王塔》《雨》《石坛》,不见于著录,较为珍贵。据藏印可知,《篆书诗轴》还是赵之谦的旧藏,其价值不言而喻。


杨法《篆书五言诗轴》1753年作 故宫博物院藏






联系我们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工作时间

周一到周五 10:00-18:00


联系方式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总部)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25号17层

(86-10)-6415 6669 | www.sungari1995.com


北京圣佳艺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76号

(86-10)-6732 5717 | www.sungari1995.com


中贸圣佳·上海

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7178号B栋115室

(86-21)-5221 6411


上海圣佳艺术空间

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376号武康庭五层

(86-21)-5221 6411


中贸圣佳·香港

香港中环雪厂街16号,西洋会所大厦20楼 

+852-9662 6102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09:30-18:00


办事处 


台湾办事处/林秀霞

+886-2-2700 0886 

台北市安和路二段5号11楼-4 


北美办事处/颜自强

+1(416)-567-8521  

606 Gordon Baker Rd.,Toronto, ON M2H 3B4, Canada 


广州办事处/刘典达

+86-010-64156669-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86号二楼 


日本联络处/当铭藤子

+06-6365-5554 

大阪市北区西天満2-3-20 


夏威夷联络处/郑景达

+1 (808)-382-9633 

1101 Maunakea St.Honolulu, Hawaii, HI96817 


旧金山联络处/伍永富

+1 (650)-922-4888 

No.415 Gellert Blvd., Daly City, San Francisco, CA 92505 


华盛顿联络处/叶鼎 

+1(240)-441-2834

37th and O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20057

推荐阅读

古代玉器精览 | 中贸圣佳2024秋


2024年秋璀璨——瓷器精品赏析


止水擷英—中国古代铜镜


中贸圣佳拍卖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