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高校大有可为

时事   2024-11-03 06:30   北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并作出了具体部署,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指明了方向。当前,媒体技术飞速进步、传播格局深刻变革,除政府部门和主流媒体外,各级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学术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普通个体等,也应当成为参与我国国际传播实践的重要力量。教育领域具备其他领域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尤其是作为知识、人才、文化生产与传播中心的高等教育,是传播链条上的关键一环。高等教育要精准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积极转变国际传播理念,推进国际传播实践落地,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发挥作用,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高校力量。


积极转变国际传播理念


领悟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之道。当下中国已经深度介入世界传播格局,而其话语体系以及传播能力尚较薄弱,强化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传播格局中的使命担当,亟待提升国际传播效力。高校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其中也包括服务构建战略传播体系。纵观世界,国际传播强国都在推行多层次、多元主体参与的国际传播体系,将官方和民间同时纳入国际传播的顶层设计方案,国际传播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国家、多元主体、多元文化和文明价值观交织而成的庞大复杂网络系统。高校要提高站位,主动把自身纳入国际传播体系之中,把国际传播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当然,多元主体参与的国际传播格局包括城市、高校、民间、企业等各个层面,高校要结合不同的办学特色,结合自身的各项主要职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提升国际传播效力。

明确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之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高校要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提高中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充分认识国际传播不仅是国家间的对话,更是文明层面的交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高校应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着力点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尤其要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创新内容和方式方法,统筹做好“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利用世界重要教育资源,融通中外、贯通古今,让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兼收并蓄,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用好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之术。在技术平台层面,高校的国际传播主体和对象主要是青年,其成长与社会的数字化和平台化进程同向互构。在数字革命赋权多元个体、数字平台链接多元社群的国际传播新生态中,尤其是面对以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架构的新技术、新媒介和新平台,做好数字空间内的国际传播,搭建基于青年群体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高校应以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作为重要突破点。在媒介载体方面语言传播既是“硬联通”的基础,也是“软联通”的纽带,使海外受众听懂中国故事,理解中国文化,语言传播是关键。高校要切实筑牢国际传播的语言基础,重视语言承载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强化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素养,提升国际传播的文化品质。在管理机制方面,面对“强化国际传播效力”这一时代命题,高校应将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全面融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职能中,推动国际传播和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双向赋能。


推进国际传播实践落地


用心培养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时代新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崇高使命。高校应提高站位,培养更多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人才。一是在提升政治素质上下功夫,让讲故事的人有自信。国际传播本质上是一项政治属性极强的工作,对中国故事讲述者的政治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高校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毫不动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二是让学生在练就过硬本领上下功夫,让国际传播更有底气。国际传播人才不仅要在语言基本功上持续用力,掌握讲好中国故事的“金钥匙”,也要在理解语言对象国文化文明方面久久为功,实现语言与专业的深度融合,更要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方面与时俱进,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升级。三是在培养全球视野上下功夫。新时代的中国故事讲述者一定是既能站在中国的视角看待世界,也能站在世界的视角看待中国,要大力提升国际传播人才文明交流互鉴的意识和国际理解力,全力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

用力建设能够推动国际传播的硬核支撑。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战略性工程。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排头兵,应通过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库、新型智库、教育人文交流机制等,形成讲好中国故事、助力国际传播的倍增效应。一是加大统筹配置,利用高校的人才高地优势,集聚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为讲好中国故事、助力国际传播提供人才支撑。同时加强和改进国际化人才引进服务工作,制定更加多元、开放、积极的人才政策。二是建设高水平新型智库,为讲好中国故事、助力国际传播提供科研支撑。加强学科建设,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通过建设高水平智库等平台促进有组织科研,推动国际传播理论创新,更高质量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三是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高校要利用自身优势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美美与共、和合共生,不断拓展文明交流互鉴内容,开展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文明交流创新合作。比如,构建全球性的汉学家联络沟通机制,推进与各语种、各国别、各领域汉学家保持定期性和专业性交流与合作,实现全球汉学家的数据共享、信息相通和学术交往,促进汉学人才多方面、深层次的友好交流。

用情打造加强国际传播的渠道平台。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要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国际交流合作是高校的五大职能之一,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奔赴拓宽交流合作的平台渠道。一是“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让海外青年以中文学习为桥梁,深入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同时要充分发挥赴国外交流访问的专家学者、青年学生的作用,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合作机构等平台和渠道发声。其中,不能忽视海外出版社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引进来”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主动邀请世界各国的知华友华专家、学者、青年来到中国,亲身体验中国的发展与变化。通过小切口、有温度、接地气的故事,实现“耳听”与“眼见”的无缝对接,让其听得懂、听得进、切实理解中国,从而提升国际传播价值。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吸引更多留学生来华学习,从贴近海外受众接受习惯与需求出发,借助“外嘴”更加客观真实地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三是利用网络平台讲好中国故事。高校要适应信息媒体平台分众化、差异化、社交化、碎片化的传播趋势,建好自己的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平台。充分利用国际舆论平台,特别是国际上的网络新媒体,增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影响力、传播力和渗透力。

国际传播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高校要统筹人力优势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国际传播人才,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大力拓展国际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打破中国在国际传播中“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僵局,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校长)

 • end •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4年11月1日第6版

本期编辑:翟月荧


学习时报
《学习时报》1999年9月创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管主办,面向全国,服务全党,以各级党政干部和广大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党唯一专门讲学习的报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