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冬藏,萝卜很忙——世纪飞虹学前教育集团佳丰北苑园区中二班项目课程

职场   2025-02-03 07:04   浙江  


01

项目缘起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每个班级门口都创设了“秋日小景”,一天早上,孩子们蹲在门口围在小景旁边。

      “这个萝卜怎么了?”有一个孩子的声音传了过来。顺着孩子的视线看过去,一个干瘪的萝卜出现在了面前。另一个孩子说:“这个是萝卜我带来的,怎么变成这样了!”



教师的思考


      “一日生活皆课程”,生活中处处都存在教育价值,同时人们常说“秋收冬藏”,冬天是储藏秋收果实的季节,正好契合了项目课程开展的时间,因此我们以“秋收冬藏,萝卜很忙”为主题和孩子们一起深入研究有关萝卜的储藏问题。


02

项目实施


随着幼儿发现干瘪了的萝卜后,“那我们该如何保存萝卜呢”?这个问题成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于是顺应着孩子们的兴趣,针对这个问题孩子们作的猜测,我们开展了有关储存的小实验。


材料准备:萝卜、清水、保鲜膜。

实验步骤:将萝卜分成三段,分别通过三种不同方式放置一周,幼儿观察其变化。

水储存组:将萝卜放入装有清水的容器中。

保鲜膜储存组:用保鲜膜将萝卜包裹起来。

对照组:将萝卜直接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室内环境中。


实验结果


·  储存实验结果




   原来,保鲜膜储存法最适合萝卜。

  在得出“保鲜膜储存法”最适合萝卜的储存时,最开始提出这个办法的小朋友说:“我妈妈在用保鲜膜的时候,都是放进冰箱的。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到着。


“用保鲜膜的东西都是放进冰箱的。”

“那我们把萝卜放进冰箱会怎么样?”


       于是孩子们决定将一个新鲜的萝卜对半切开,都用保鲜膜包起来,一个放在室内,一个放在冰箱里,两周后再来进行对比观察。



 两周过后两个萝卜的状态其实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所以我们将这个问题遗留下来,待到气温变暖再和孩子们进行探究。



教师的思考


      指南中指出“幼儿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的。”我们通过小实验的方式让孩子们亲身参与,能够更直观地观察到不同储存方法对萝卜的影响。而面对一些常识的理论,比如室温和冰箱相比,是冰箱更易于食物的保存,我们应该要支持他们去探究那些我们所谓的“客观事实”,而不是直接灌输式传授知识。



02

美味萝卜大作战




   那怎么样既能储存萝卜,又能吃到萝卜美食呢?


孩子们对萝卜干和醋萝卜这两种萝卜美食都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决定分成两组,开启有关萝卜的美食大作战。

晒萝卜干


在晒萝卜时,孩子们发出了不同的疑问。

萝卜怎么晒啊?”

“萝卜晒在哪里?”


       有的孩子们认为可以晒在竹子做的箩筐里,因为他看到奶奶就是这么晒的。有的孩子则认为应该像我们查阅资料时看到的视频那样,挂在绳子上,那到底哪种晾晒方式更好呢,我们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晾晒方式,进行了实验。

对照组实验


实验操作:

平铺组:将切好的萝卜块均匀平铺放入竹箩筐中,放置野炊区晾晒。

挂晒组:将切好的萝卜块放在绳子上,挂在野炊区晾晒。


       教师思考:当面对疑问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底哪种方式更好,我们把这个答案交给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幼儿在兴趣的驱使下,会更加关注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从而锻炼了他们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突发情况

下雨了!

随着冷空气南下,气温逐渐变低。在我们开始晾晒萝卜干的第二天便迎来了多日的阴雨天气,我们只能将箩筐和绳子搬到了教室的阳台上。



由于缺少太阳的照射,萝卜干的特别的慢。“该怎么办呢?”孩子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用扇子扇,萝卜会干得快吗?

我的手酸死了,萝卜没有变干呀。

用电风扇,那就不累了。

我们回家了也要开着吗?

用烤箱吧,我妈妈给我用烤箱烤菠萝干。

幼儿园里有烤箱,我们来试试看吧!

1

第一次实验

初始设置,时间15分钟,温度130摄氏度。

可是萝卜干还是湿湿的,猜测温度太低了,于是开始第二次实验。

2

第二次实验

时间15分钟,温度230摄氏度(最高温度)。

15分钟还没有到,孩子们已经闻到了烤糊的味道,只见萝卜的顶部已经变黑,看来最高的温度是不行的。

3

第三次实验

温度80摄氏度,用时5小时。

萝卜干烤制成功啦!


教师的思考


     在项目课程的预设中,并没有“烤箱”这一相关知识点,但是由于天气原因,孩子们想到可以用烤箱来烘干萝卜,于是我们便顺应着孩子的兴趣探索烤箱的使用,孩子们见过烤箱,但对于烤箱温度的设定没有概念,所以才会认为“最高温度”是可以迅速将萝卜烤干的我们并没有立刻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究和发现。


晾晒结果(9天后)

通过晾晒对比实验,幼儿直观地看到了不同晾晒方法的产生的结果。结合第一个萝卜储存小实验,孩子们知道了原来水份是萝卜发霉的重要因素,想要长时间储存萝卜,去除水份是最重要的。


   延伸活动 • 了解萧山萝卜干

了解萧山萝卜干


通过晾晒萝卜干,孩子们了解了这一萝卜的储存方法,那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萧山萝卜干,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呢?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科普了有关的小知识。


原来萧山萝卜干是通过“三晒三腌”的方式来进行腌制的,“一腌”出脆度,“二腌”出色泽,“三腌”出鲜度,装坛更是讲究,坛子半埋地里,放入萝卜干用力压实,300天后可以开坛食用,能保存1-2年都不变质。


晒萝卜干

材料准备

洗萝卜

削萝卜

     “那小小的萝卜可以做醋萝卜吗?”在切萝卜的时候孩子们不禁说出这样的疑问。

     于是我们继续分成两组进行了“不同形状的萝卜腌制的醋萝卜会怎么样?”的探究小实验。

  实验步骤:将萝卜按照形状大小分成等量的两组,分别加盐进行揉搓,静置15分钟后,将水挤干。

       实验结果:十五分钟后,方形的萝卜粒挤出的汁水更多。

    将挤干水份的萝卜条和萝卜粒用矿泉水进行冲洗,装进罐子中,再加入白醋和糖,盖上盖子放入冰箱,美味的醋萝卜就完成了。

教师的思考


      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如何腌制醋萝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看到孩子对之前经验的迁移与运用,并且越发熟练。当孩子提出问题时,我们追随幼儿的兴趣开展活动,把项目课程的主导权归还给孩子。


向上滑动阅览对话

醋萝卜酸酸甜甜的。

长条的萝卜好淡啊,小小的萝卜好吃。一点。

是呀我也觉得,小小的更好吃。

       孩子们在品尝成果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形状的萝卜浸泡一夜,味道不同。小块的萝卜粒比萝卜条更入味,结合“脱水”实验,说明小块的萝卜脱水更多,同时吸附料汁的能力更强,这就是小块萝卜更好吃的秘密。


03

课程回顾


  区别于传统项目课程的脉络图,我们采用了三张“项目行进脉络图”来体现项目课程的实际走向。其中包含实线、虚线和粗线。实线部分是教师前期预设,虚线是幼儿根据兴趣生发的活动,而粗线就是最终教师和幼儿实际操作的路径。


问题链助推项目课程

      “秋收冬藏,萝卜很忙”项目课程从一个干瘪的萝卜开启,通过小实验了解最适合储存萝卜的储存方式。并且顺应孩子们的兴趣点,开展了“晒萝卜干”“制作醋萝卜”两个活动,在活动中,遇到了不同的疑问以及突发状况,又延伸出了不同的对比实验,通过收集问题,形成问题链。再从中研判其价值、操作可行性等,使一个个小实验环环相扣,助推项目课程的行进,幼儿在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得出结论,获得经验。

园本理念的结合

      在“晒萝卜”活动中,孩子们最终成功晒出了萝卜干,我们想到可以结合园本理念中的“爱之小家大国”,借此此机会引导孩子们了解家乡的传统美食——萝卜干,这份独属于萧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它的制作工艺和文化背景,以及体会萧山人民对于美食的追求与热爱。


      虽然在“晒萝卜”活动的最后有科普萧山传统美食——萝卜干,但只是停留在了解的部分,并没有做过多的深挖,或许我们可以邀请会做萝卜干的祖辈来给孩子们讲解正宗萧山萝卜干的做法,或许我们可以用萝卜干继续做美食,这些都是可以继续带领孩子们来实践和体验的,希望接下来有机会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和孩子们亲自感受这份传统美食的魅力。


萧山网教育
汇品质教育,建师生家园,萧山特色教育金名片,萧山各学校展示教育成果新平台,市民和教育工作者教育信息发布媒介。
 最新文章